原標題:裝什麼白蓮花?細數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七宗罪”

觀察眼下的俄烏衝突,最蹊蹺的事莫過於,美國明明是危機始作俑者,卻一夜之間把自己粉飾成“聖人”,挾道義以令天下。

▲自詡“民主燈塔”的美國借民主之名行干涉、侵犯之實,成爲世界麻煩的製造者。(漫畫 | 宋晨)

連日來,美國高喊“自由將永遠戰勝暴政”,滿世界鼓譟“挺烏反俄”,還誣陷中國是俄羅斯的“同謀”,要求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然而,事實不容歪曲,黑白不容顛倒,烏克蘭問題的客觀敘事和集體記憶由不得美國肆意篡改!讓我們一起細數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七宗罪”,讓“僞聖者”現出原形。

第一宗罪 

固守冷戰迷思,加劇全球撕裂:美式民主的傲慢。

冷戰結束見證了美國登頂“單極時刻”,也埋下了美式傲慢與偏見的桎梏,那就是“民主對抗威權”的“二元假想”。

數十年來,美國到處製造分裂對抗,以一樁樁人道主義災難爲“美國優先”墊背。比如,冷戰時期奉行反蘇反共的“麥卡錫主義”,強行將世界一分爲二;小布什政府逼迫世界選邊站隊,放言只要不支持美國就是“支持恐怖主義”;大國博弈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煽動“自由世界”對“賤民國家”的新“十字軍東征”,進一步撕裂全球……

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策動北約連續五輪東擴,極限擠壓俄羅斯安全空間,終極目標就是要用戰爭泥潭和制裁大棒拖垮、擊垮俄羅斯。俄烏衝突正是這種冷戰思維在歐洲地緣版圖的沉重反彈。

第二宗罪 

挑起地緣衝突,禍亂世界和平:美式同盟的虛僞。

美國善於操縱“離岸平衡”。去年以來,美歐同盟尚未走出特朗普時代的嫌隙,就先後遭遇美國通過丹麥監聽歐洲醜聞、美國在阿富汗倉皇撤軍、美國“撬單”法國核潛艇訂單等接連重擊。

爲儘快在安全和戰略上捆綁歐洲,美國不惜以烏克蘭和歐洲利益爲代價,在歐洲種刺埋雷、空言蠱惑,拱火俄烏、挑起戰禍,只爲斬斷歐俄利益紐帶,將歐洲盟友緊緊拴在膝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曾在記者會“口誤”中“流露真情”:“普京選擇戰爭,這並非我們想避免的結果。”

就這樣,歐洲失去了“北溪2號”等歐俄關鍵合作項目,拋下了戰略自主,頭腦發熱緊跟美國大搞對俄極限制裁,在經濟、能源、難民、安全等多重危機中越陷越深。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接受採訪時坦承,在發展對俄關係問題上,歐盟犯了錯,錯過了拉近與俄羅斯關係的機會。

第三宗罪 

釋放輿論迷煙,操控信息暗戰:美式“真相”的陰險。

封鎖信息、移花接木、顛倒黑白是美西方輿論戰的慣用伎倆。俄烏衝突被稱爲社交媒體時代第一場大規模戰爭,美西方直接將信息攻勢推到最大烈度,大肆炮製假新聞,持續攻擊俄羅斯政府網站。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公然慫恿黑客對俄發動信息戰,直言“阿拉伯之春”時美國就是這麼幹的。

臉書推特、YouTube等西方社交平臺再次撕破“言論自由”的遮羞布,直接禁止俄羅斯官媒投放,封鎖親俄賬號,自甘成爲“反俄溫牀”。 

更卑劣的是,美國部分政客、智庫和媒體還趁亂渲染炒作“中方在俄採取軍事行動前瞭解其計劃”“中方願向俄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等涉華陰謀論,擺明了要拉中國“下水”、讓中國“背鍋”。

第四宗罪 

吸血世界經濟,收割全球“韭菜”:美元霸權的貪婪。

俄烏衝突以來,全球股市劇烈震盪,能源價格一路瘋漲,國際糧價創11年來新高,供應鏈產業鏈紊亂加劇。

聯合國貿發會議最近發佈報告指出,衝突導致食品、燃料和化肥價格上漲,世界經濟前景迅速惡化,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形勢尤其令人擔憂;金融不穩定性加劇,全球貿易成本上升,給世界經濟帶來衝擊。牛津經濟研究院數據顯示,若俄烏衝突曠日持久,歐元區通脹率可能達到7%以上,英國通脹率將超過10%。

反觀美國,可謂“槍炮一響,黃金萬兩”。衝突爆發後,美股應聲大漲,軍工、能源出口擴張,“歐盟跌倒,美爹喫飽”又一次變成現實。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進一步推高金融危機風險。

第五宗罪 

“添柴火”“遞刀子”,突破道義底線:美式人權的“雙標”。

美國自居“人權衛士”,卻總是“擔綱”戰爭製造者和禍亂輸出機。放眼望去,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國在美國所謂普世價值的“關照”下,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地區乃至整個世界都在爲亂局埋單。

烏克蘭危機以來,美國步步緊逼、處處拱火,衝突爆發前支持烏克蘭當局對頓巴斯實施“閃電戰”,向烏克蘭大量售武、培訓兵員,衝突爆發後鼓動波蘭、德國等軍援烏克蘭,加強對俄羅斯制裁同時直接向烏輸送武器,帶頭對俄羅斯搞“窒息式”施壓。

挑起俄烏衝突的當口,美國又派“約翰遜”號導彈驅逐艦過航臺灣海峽,組織“跨黨派資深代表團”訪臺,試圖藉機在臺海再攪渾水,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第六宗罪 

暗藏生物武器,無視人類命運:細思極恐的美國“祕密”。

生物武器因其極端危害性、極不受控制的特性而長期被國際社會所禁止。據俄羅斯方面披露,美國在世界各地有數百個軍事生物實驗室,許多設在俄中周邊的前蘇聯國家境內,僅烏克蘭就有近30個。普京發表電視講話時直言,烏克蘭已在美國支持下製出生物武器部件。

面對指控,美國先是用“虛假信息”含糊其詞,後又用一句“我遵約了”敷衍了事。聯想到二戰後美國收留臭名昭著的731部隊負責人石井四郎等日本戰犯爲其研發生物武器,在朝鮮戰爭中空投帶有各種病菌的老鼠、跳蚤、蚊蟲、蟑螂等,以及20年來獨家反對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框架下建立覈查機制,這些過往的斑斑劣跡,不得不讓人疑問,美國究竟有沒有研究和儲存生物武器?美國欠世界一個明確的交代。

第七宗罪 

收割戰爭紅利,轉嫁國內矛盾:美式霸權衰落的掙扎。

挑起外部戰爭、轉移國內矛盾是美國“內病外治”的老方子。恰如列寧所說,帝國主義就是戰爭,每當帝國主義陷入政治或經濟危機時,就會發動戰爭來轉嫁和擺脫危機。

當前,美國深陷制度困境,政治極化、貧富分化、種族衝突、社會動盪、疫情肆虐,唯恐霸權旁落,自然要再次借外部衝突爲自身霸權“續命”。

但戰爭代價高昂而殘酷,戰火所至,平民傷亡,家國破碎。隨着俄烏衝突影響外溢,美國牽頭的極限制裁更使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在疫情背景之下雪上加霜,全球民衆苦不堪言。恰如中國領導人在同美國總統視頻通話時指出:“實施全方位、無差別制裁,受罪的還是老百姓。”

“美國生病,全世界喫藥”正在失去市場。待衝突燃爆後的喧囂漸漸沉澱,世界終會看清美國的自私虛僞。

▲美國纔是那個妄圖坐穩世界“鐵王座”,打着民主旗號肆意干涉別國內政、任意施加單邊制裁、到處發動軍事侵略的國家。(漫畫 | 劉蕊)

回溯歷史,從中東戰火到“阿拉伯之春”,從歐亞“顏色革命”到拉美“新門羅主義”,美國一直在破壞地區和全球秩序。

眼下,美國不惜攪動兩洋,也執意要稱霸世界:大西洋方向,拱火不滅火、挑事不擔事,把歐洲國家綁上戰車、製造安全困境;太平洋方向,聯手日本、澳大利亞等盟友,妄圖破壞亞太安全局勢,打壓遏制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七宗罪”,也只不過是美國維霸連續劇中的一集而已。

別忘了,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世界已經進入新的“覺醒年代”,自立自強、相互尊重、共同發展更是歷史的必然。美國若還沉迷於你輸我贏、陣營對抗的舊夢,終將給世界帶來更多衝突和災難,終將被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所拋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