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派點季”來臨,賣方也是拼了: 某券商研究所疫情期間幫上海機構客戶在線“搶菜”引爭議!知情人士:活動已經取消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昨天以來,由於疫情防控相關傳聞在網絡發酵,上海一些地區出現了搶菜的情況。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不少上海地區的券商人士也在朋友圈發佈了搶菜的消息。而就在此時,某券商研究所上海銷售團隊想到了一個爲機構“送溫暖”的辦法——爲買方客戶推出網絡“送菜”服務。

今天,這一特殊時期推出的特殊服務手段在網絡上引發了不少關注。而據記者最新瞭解,目前該券商已經把這一“送菜”服務取消。

券商幫機構“搶菜”引熱議

昨天以來,由於疫情防控相關傳聞在網絡發酵,上海一些地區出現了搶菜的現象。一些市民打趣道,以前只玩過“搶菜”遊戲,沒想到昨天晚上親身體驗了一回真實的“搶菜”。而記者注意到,一些券商人士也禁不住加入了搶菜的行列。

就在上海一些地區出現買菜難的情況下,某券商研究所上海銷售團隊想到了一個爲機構“送溫暖”的辦法——臨時扮演起“美團”“叮咚買菜”的角色,爲買方客戶推出了網絡“送菜”的專屬貼心服務。

據瞭解,只要機構人士在手機上填寫自己的姓名、公司、手機號、地址等信息,該券商研究所就可以負責送菜上門,不過由於疫情期間運力不夠,僅配送浦東陸家嘴、源深、花木等地區。

記者注意到,上述券商研究所爲機構“送菜”的行爲,今天在網絡上引發了一番熱議。有市場人士質疑, 本來買方機構爲了獲得券商研究所的賣方服務已經支付了比普通投資者更高的佣金費率,相關研究所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做好研究上,不應該用這樣的花式服務來營銷客戶。

某大型券商研究所銷售則向記者表示,有關部門應該對這種超出正常業務範圍之外的營銷行爲加以監管。

不過,據記者從知情人士處最新瞭解到,這一“送菜”活動持續的時間並不長,目前該券商已經取消了這項服務。

券商賣方行業“內卷”加劇

雖然上述“送菜”服務引發了不少的爭議,然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服務已經是見怪不怪。

例如,幾年前,在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對券商研究所和分析師仍然十分重要的時候,業內曾湧現出各式各樣的拉票手段,比如一些研究所的銷售會在評選期間爲基金經理送上“暖心”的下午茶,而分析師爲了拉票在微信羣撒紅包更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雖然現在上述新財富評選拉票行爲已經被協會明令禁止,但賣方行業“內卷”的激烈程度卻一點不減當年。

記者從某券商人士瞭解到,一般每個季度末至下季度初,都是機構給券商研究所打分、打佣金的高峯期。而上述券商此次推出的“送菜”服務恰好發生在一季度末的“派點季”。

“估計(送菜)只是一種常規服務,但沒想到鬧出這麼大動靜。”據她介紹,之前業內的一些券商研究所爲了營銷機構客戶,還會向機構客戶提供組織親子活動等各類所謂的“服務”。

在她看來,像這樣的所謂“服務”之所以花樣繁多,是因爲現在賣方研究行業競爭激烈,“券商太多了,卷出五花八門的招數是必然的。”

據Choice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全年,分倉佣金規模過億的券商有32家,而在2015年分倉佣金規模過億的券商有28家。儘管有實力來爭奪分倉佣金的券商總數增加不多,但這5年時間,又有不少“新面孔”加入了分倉佣金蛋糕的爭奪行列中。

最近幾年,一些中小券商出於發展機構業務、打造公司品牌等目的紛紛拋出了打造研究所的計劃,而這也加劇了業內本來已較爲嚴重的同質化競爭態勢。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只要這種“內卷”的態勢在賣方行業內沒有得到明顯的改觀,類似於“送菜”的所謂服務還是會有其存在的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