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查沁君

元宇宙应用最有潜力的方向可能就是教育领域,其沉浸交互性会大幅度改善学习效果,其状态大概界于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中间。未来的元宇宙就是一个大课堂。

322日,在由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主办、慧科集团承办的元宇宙教育论坛上,中关村教育投资管理合伙人于进勇表达上述观点。

慧科集团合伙人、首席战略官陈滢进一步解释了元宇宙+教育”的六大特征,分别是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教育内涵、知识升华以及智能分析。

陈滢告诉界面教育:“UGC(用户创造内容)也是元宇宙的一大核心内容,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之所以估值高,是因为里面的用户能够创造场景、创造游戏让别人来玩。在元宇宙里,人人都是消费者,也是创造者。

此外还有AIGC(人工智能创造内容),就好比电影《失控玩家》里的NPC,是由AI生成的虚拟人,可以进行自我学习和创造。对应到教育领域,如果AI智能性够高,甚至不需要老师设计实验,AI会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不同的实验。” 陈滢称。

如何利用元宇宙在高校进行数字化人才培养?

陈滢例举了慧科集团在上海科技大学数字孪生校园、东北大学及济南职业学院XR实验室建设、浙江传媒影像陌生化虚拟仿真实验、北航空天防御雷达虚拟仿真实验等院校的落地应用。

例如,在机械的拆装、汽车的检修、脑部的构造展示等领域,慧科的元宇宙教育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还原实体模型的构造。

在心理应激反应、虚拟演讲训练等领域,通过外接皮电测试仪等设备,能分析学员在不同情境下的生理状态。

在雷达原理分析、电视媒体、土木等学科中,则可以构建符合两性一度要求的虚拟仿真实验。

论坛当天,慧科集团宣布即日起面向全国征集20所高校,首批共建试点高校为北方工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建筑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高校在这一领域寻求合作驱动力很强,从以前的慕课到虚拟仿真课,再到共建元宇宙教育,这其实是一个自然升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快速崛起的市场。” 陈滢在接受媒体群访时称。

陈滢表示,未来,元宇宙教育的课程范围将更加广泛,不再会只限于工科,医学、体育、艺术等学科。在元宇宙技术到位的前提下,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几乎都能在数字世界里构建出来。

关于元宇宙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陈滢提到,由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常常需要跟生产工具发生联系,“元宇宙+教育”能够更加促进他们在沉浸环境里面的技能获取,应用空间是非常大的。

“元宇宙是数字化的终局,但并非一蹴而就。它的落地要和需求绑定,做教育的就提供教育完整的解决方案,做仿真的就提供完整的仿真解决方案。总有一些行业会率先拥抱数字化,拥抱元宇宙,教育就是其中一个。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戴若犂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