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伍月明 廣州報道

近期,一份《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辦公室關於徵求我省醫療美容外科項目及其分級管理目錄意見的函》(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的文件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徵求意見稿指出,爲了推動醫療美容機構進一步規範執業行爲,廣東省衛健委計劃對2009年發佈的《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進行調整完善。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在上述目錄中,原來44項低級別醫美項目被提高分級,比如隆鼻術從一級提高到三級,脂肪抽吸術(1000ml≤吸脂量<2000ml)從二級提高到三級。此外增加了176項三、四級手術項目(包括上瞼下垂矯正、鼻整形、脂肪和乳房整形等)。

徵求意見稿顯示,“有關修改意見請於 2022 年 3 月 16 日前反饋廣東衛健委醫政醫管處。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將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另行進行調整。”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廣東省衛健委求證上述文件的真實性。廣東省衛健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部門並未對外發布這一文件。”而廣東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方面則回應,“上述醫美項目分級的文件屬於內部文件,主要是面向機構公開的信息。不方便進一步接受採訪。”

部分醫美手術級別提高

徵求意見稿指出,爲了推動醫療美容機構進一步規範執業行爲,推動醫療美容項目備案管理工作,保證醫療安全,現根據《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220號)要求,根據我省實際,對美容外科項目及其分級進行適當調整,形成《廣東省醫療美容外科項目及其分級管理目錄(2022年版,徵求意見稿)現徵求各地級以上市衛生健康局、部屬、省屬駐穗醫藥院校附屬醫院等機構的意見。

根據要求,醫療機構應當結合醫療機構的級別、類別、診療科目、人員設備等實際情況,確定本醫療機構可以開展的美容外科項目,並按照《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管理的通知》要求進行備案。

記者注意到,目錄顯示,部分醫美項目被提高分級。例如,鷹鉤鼻矯正術等手術在此次徵求意見稿中被列爲三級。而在此前原衛生部辦公廳印發目錄中,則屬於二級。

中國政府網顯示,2009年原衛生部辦公廳印發《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提及,美容外科項目共分爲四級。具體來看,一級:操作過程不復雜,技術難度和風險不大的美容外科項目。二級:操作過程複雜程度一般,有一定技術難度,有一定風險,需使用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靜脈全身麻醉等完成的美容外科項目。三級:操作過程較複雜,技術難度和風險較大,因創傷大需術前備血,並需要氣管插管全麻的美容外科項目。四級:操作過程複雜,難度高、風險大的美容外科項目。

根據目錄規定,可以開展一級項目的機構爲設有醫療美容科、整形外科的一級綜合醫院,不設牀位的醫療機構。可開展一級、二級項目的機構爲醫療美容醫院、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二級綜合醫院、設置麻醉科的醫療美容門診部和整形外科門診部。

對於廣東省此次出臺的徵求意見稿,引起衆多醫美從業者的關注。

深圳市整形美容行業協會官網文章顯示,該會已於3月6日就相關目錄召開了討論會,並向廣東省衛健委醫政醫管處遞交了《美容外科項目分級管理目錄(深圳市整形美容行業協會建議稿)》。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徵求意見稿的調整規則來看,有些項目從原本的一二級調高到三四級,例如眼綜合手術,之前在門診部、診所也可以做。但是現在調整後,需要去三級醫院、專科醫院。如此大幅度的手術項目升級將導致很多民營的門診和診所沒有手術可做。這意味着,如果按照此次徵求意見稿的要求落實,廣東的部分民營醫院以及門診將難以生存。”

廣東地區的一位資深整形科醫生表示,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因爲醫生職稱聘任和手術分級相關。私立醫院的醫生職稱聘任至主治醫師,就很難再晉升,這也就導致無法開展三、四級的手術(高年資主治可以開展三級手術),而國家倡導是三級診療,不應該把各級手術都集中在三甲醫院。如果大幅提高三、四級醫美手術可能會對剛發展起來的優質正規的私立醫院、門診部帶來較大的影響。

而廣東地區三甲醫院的整形科醫生徐可(化名)則表示,“相對於民營醫院來說,上述徵求意見稿的調整內容對我們公立醫院的美容科,衝擊不算大。我個人比較贊同將脂肪移植、下頜角手術等風險較大的手術放在三甲醫院或者整形醫院。相較於部分民營診所追求利益最大化,公立醫院的醫生在選擇手術方式時往往更爲純粹。”

徐可進一步指出,“關於醫美手術分級標準管理目錄本身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能夠保障患者的利益。我認爲是將一些風險較大、安全性要求比較高的手術提升到較高的級別。但我不贊同將醫美手術項目整體上調級別。民營機構可以去開展一些醫美項目,但關鍵在於如何進行監管。這纔是難點所在。比如監管醫美中使用的產品是否能夠被溯源、手術醫生的資質以及門診本身的資質情況是否合規。”

多地提高手術准入門檻

實際上,近年來,醫美行業野蠻生長的背後,亂象屢見不鮮。

“目前醫美行業的亂象主要包括美容外科的醫生的資質良莠不齊、美容產品以次充好、誇大宣傳、濫用未批准的技術方法、使用不合規的渠道引入客流量以及價格戰等。”據徐可觀察。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投訴數據,2015年到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5年間投訴量增長近14倍。

記者注意到,在醫美行業整治方面,國家有關部門早有行動。

2020年4月,國家衛健委聯合7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2021年5月,國家衛健委聯合中央網信辦等7部門印發《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於2021年6月至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除了上述強監管的舉措以外,對醫美業的嚴管已延伸至醫美手術分級管理層面。

記者登錄國家衛健委官網發現,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496號(醫療體育類632號)提案答覆的函中,國家衛健委於2020年9月5日對此指出,2009年發佈了《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對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美容中醫科開展的項目及分級作出了明確劃分,各省份也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對醫療美容項目和項目分級進行適當調整。

有業內人士透露,除了廣東省以外,湖南等地也出臺了新版的醫美手術分級標準。

記者留意到,上海市衛健委官網於2021年12月31日公佈了《上海市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管理辦法》的通知,通知強調,醫療美容主診醫師應嚴格遵守相關規範、常規,恪守職業道德,實施與其自身專業能力相適應的醫療美容服務項目,按照《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上海市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中的醫療美容項目名稱,規範書寫醫療文書。

2022年3月8日,湖南省衛健康委關於印發《湖南省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的通知顯示,湖南省衛健委結合工作實際,針對美容外科與美容皮膚科部分項目交叉的情況,組織專家制定了上述目錄。其中,美容外科項目實行分級管理,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項目暫不實行分級管理。

記者注意到,湖南的醫療美容項目的三級項目較原衛生部辦公廳印發目錄有所增加,包括眼整形修復術、瞼外翻矯正術、上瞼下垂矯正術、鼻整形修復術、肋軟骨鼻整形術、複雜鼻畸形矯正術等。

對此,有三甲醫院的整形醫生向記者表示:“目前醫美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確實普遍較低,需要加強。但單純從醫療分級的角度來看,我個人更傾向於湖南的意見稿,湖南的改動不大,只把部分二級項目調整爲了三級項目,比如肋軟骨鼻整形術,重瞼修復,我個人認爲這是合理的。”

上述人士講道:“意見稿應該爭取更多從業者的意見和建議,決策者再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方案。政策的制定並不容易,決策者既要做好質控,也要顧及一些機構人員或者醫生是否能夠安心從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