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多地出臺樓市鬆綁政策。

3月23日,哈爾濱取消了實施近4年的區域性“限售”政策;青島近期也調整了遠郊區限售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超60個城市出臺鬆綁樓市政策。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各地樓市調控政策也越發趨向靈活。

在這輪樓市政策“鬆綁”動作中,走在全國最前列的則是河南省會鄭州市。

3月1日,鄭州市發佈《關於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該通知包含19條有關房地產的新政策,被稱爲鄭州樓市新政19條。

放寬限購、取消“認房又認貸”、推行棚改貨幣化安置……鄭州由此成爲今年全國首個全面放鬆限購限貸的城市,被推到聚光燈前。

鄭州打響“第一槍”

“就目前全國樓市政策來講,鄭州新政力度是比較大的”,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鄭州不但放鬆了限購限貸,更重要的是給了市場更多的想象空間。

具體政策層面,鄭州率先放鬆了限購政策,規定子女和近親屬在鄭州工作、生活的,鼓勵老年人來鄭投親養老,允許其投靠家庭新購一套住房,還明確對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爲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這意味着,以家庭爲單位,本市戶口可買第三套,單身可買第二套,外市戶口也可買第二套,這實際上是取消了限購的規定;而針對改善型需求取消“認房又認貸”,則放鬆了限貸的標準。

此次鄭州19條樓市新規,還明確土地競拍保證金最低比例下調至掛牌價的20%,土地出讓金可在成交後1年內實行分期繳納。同時還宣佈,將集中利用3年時間,大力推進貨幣化安置,確保2024年羣衆回遷安置全部完成。

輿論指出,下調保證金、分期支付土地出讓金,可以進一步降低開發商拿地成本,減輕資金壓力,提振開發商信心;重提貨幣化安置,可以釋放一批需求,有利於商品房市場去庫存。

宋向清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鄭州樓市新政出臺之後,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據他觀察,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交易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多。宋向清說,“核心區、中心區反響較大,交易量增長較快,市郊或者遠郊區縣變化相對不太明顯”。

多家機構數據顯示,鄭州新政出臺後,市場確實有所活躍,成交上也有積極表現。諸葛找房數據顯示,政策發佈後2周,鄭州新房共成交2819套,較前兩週上升4.3%;鄭州二手房共成交1795套,較前兩週上升10.9%。

值得注意的是,鄭州是全國除北京外,又一座嚴格執行高差額稅的城市。即非滿五唯一的住宅,交易時差額稅按差額的20%徵收。高昂的差額稅之下,鄭州二手房市場活躍度一直不高。

不過,鄭州新政發佈不久,二手房稅費政策便出現調整。鄭東新區、經開區、航空港區已開始執行新政,個人轉讓住房時,無法提供完整房屋原值、有關合理費用憑證的,按核稅價的1%徵收個人所得稅。

這相當於取消了執行7年的20%差額稅,對於二手房市場來說自然是重大利好。多位當地房產中介稱,3月新政出臺後,房地產市場轉熱,成交量已有所上漲,但房價還算穩定。

“大漲七成”“開盤排號”“熱起來了”,央視財經3月21日報道鄭州樓市新政時如是說。

據報道,新政發佈20天后,鄭州樓市已經有明顯回暖。在新房方面,新政發佈後看房人數明顯增多,尤其是核心熱門區域增量明顯,不少樓盤還沒有開盤,但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排號了。

二手房方面,央視財經的數據顯示,與去年12月周均相比,3月前兩週周均帶看量提升38%,而成交增幅則更明顯,提升70%。

在宋向清看來,鄭州樓市新政還處於不斷髮酵的初期。他認爲,未來1-3個月,是一個重要的觀察窗口期。

“最理想的狀態是成交量上漲了,大家的情緒釋放,對經濟發展的預期提升,但商品房的價格沒有出現劇烈上漲、暴漲現象。”宋向清說。

樓市“鬆綁”背後

事實上,在出臺樓市新政前,鄭州樓市持續疲軟,房價已連跌4年。

鄭州樓市在2016年7-9月發展勢頭迅猛,但僅持續3個月就開始下行。郊區限購、嚴格限貸、高昂首套利率等高壓調控,使鄭州樓市自2017年下半年至今一直處於疲軟態勢。

而過去的一年,由於洪水、疫情以及房地產行業自身原因,在鄭州有超過40多個樓盤宣佈延期交付,更有不少的房企陷入困境,河南本土房企建業地產甚至還向政府發出求助信。

易居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份鄭州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爲2228套,環比下跌36%,同比下跌44%;諸葛找房的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1月鄭州新房成交6686套,較12月環比下降30.7%。

外界分析,這很可能是此次鄭州樓市新政出臺的重要原因。

宋向清對中國新聞週刊說,去年經歷洪水災害和重大疫情,鄭州樓市進入了冰點,整個樓市瀰漫着悲觀情緒,且在持續發酵。他表示,如果房地產領域的這種情緒蔓延到其他行業,對整個經濟發展,對於增強信心,提升經濟發展的預期是不利的。

而從供需關係的角度來看,鄭州樓市供大於求,去庫存壓力很大。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鄭州全市(含下轄縣市)住宅用地成交面積2.2億平方米,同期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7億平方米,土地存量大,去庫存壓力較大。近幾年,鄭州推動的城中村改造規模大,這部分的存量亦較爲突出。

宋向清說,樓市新政出臺以前,鄭州供大於求這種現象持續存在,很多的樓盤銷售比較困難,雖然有一些促銷、打折、降價政策,但多重因素下整個樓市需求沒有釋放出來,很多的樓盤銷售並不是很順暢。

我愛我家集團原副總裁、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這幾年鄭州新房的供應量偏大,雖然也有很多產業和人口遷入,但是市場需求不振,如果不做一些調整和放鬆的話,對於房地產行業壓力可能會比較大。

宋向清認爲,新政出臺之後,需求得到釋放,尤其是信貸政策的靈活放開,爲需求提供了更多的增長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大量閒置的樓盤得以消化,樓市供求關係會更加趨於平衡,樓市的這種積極面會進一步放大。

在2月15日召開的鄭州市委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上,代市長何雄對鄭州房地產業做了分析判斷:“以前鄭州每年人口淨流入40萬,住房需求非常旺盛。僅大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兩項,差不多就能把鄭州商品房存量消化掉。”

樓市新政的實施,無疑一定程度上可以把上述需求釋放出來。

今年全國兩會,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樓市時,在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同時,增加了“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這一表述。

這讓很多城市開始積極嘗試調整樓市調控政策。分析認爲,庫存高企、供大於求,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鄭州,走在全國前列出臺較大力度的寬鬆性樓市政策,也在情理之中。

哈爾濱的情況與鄭州相似。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哈爾濱樓市下行明顯,疊加數次疫情反覆影響,市場成交量一直探底,購房者保持觀望態度。所以,與鄭州一樣,也率先出臺了穩定樓市的政策。

哈爾濱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取消實施近4年的區域性“限售”政策,主要目的是方便市民交易,刺激市場活躍度,也有利於促進改善性、剛性需求的釋放。

改變正在發生

除鄭州、哈爾濱之外,多地樓市調控政策也越發趨向放開,差別只是“鬆綁”的程度不同。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開年以來,全國有超60個城市鬆綁樓市政策,涉及放鬆限購限貸、降低首付比例、下調房貸統計利率、放鬆限售限價等。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房貸利率方面有所下調;哈爾濱、青島、南昌、寧波等城市在限購、限貸方面有所放鬆;重慶、福州、溫州、贛州、佛山、寧波、南寧、北海、防城港、駐馬店、唐山、菏澤等城市在首付比例方面有所降低。

3月19日廣西防城港、北海、南寧同時宣佈降首付,南寧二套房商貸降至30%,防城港與北海,首套首付降至20%。一天三個城市同時降首付,足見當地鬆綁樓市動作之迫切。

中央層面,多部委也密集表態釋放積極信號。

國務院金融委稱,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範化解房地產風險應對方案。

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機構召開會議,對房地產發展作出安排,通過權威媒體表態支持房地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財政部也明確表示,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中原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全國超60個城市發佈了各種穩樓市的政策超過70次,疊加部委發佈的政策更是已經接近100次。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中央對地方樓市鬆綁政策的容忍度有所提高,政策放鬆的空間正在擴大是受訪專家的廣泛共識。

以鄭州樓市新政爲例,胡景暉表示,鄭州樓市新政出臺之後,沒有像前兩年有些政策那樣出現“一日遊”的情況,而且央視還進行了報道,可以看作是房地產市場“吹暖風”的一個積極信號。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放鬆將使得購房者認購的門檻降低、機會增加,客觀上釋放了積極信號。

在胡景暉看來,各地樓市“鬆綁”是一個趨勢。但他認爲,市場的觀望情緒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不會有馬上立竿見影效果。“得到市場普遍的響應,估計還需要兩三個月”,他說。

全面放鬆限購限貸,鄭州打響了“第一槍”。在宋向清看來,鄭州樓市新政是全國樓市由冷向暖轉換的一個信號,但是不是能夠真正的回暖,現在還不能下確切的結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改變正在發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