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攜妻兒違規舉牌遭處罰,前“福建首富”陳發樹的退與進

陳發樹不停轉換賽道。

作者 | 劉欽文

七年前,陳發樹爲了買入雲南白藥(000538.SZ)幾乎變賣或抵押了自己名下的所有資產,另一邊自己手中的新華都虧損不停、閉店不止。七年後的今天,陳發樹選擇再次攜妻兒一起買入森特股份,同時剝離新華都零售業務。

因爲持續買入森特股份(603098.SH),持股比例超過5%卻未進行公告,陳發樹等人於3月23日收到北京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七年前陳發樹瘋狂買入的雲南白藥如今面臨轉型陣痛,七年後瘋狂買入森特股份能讓陳發樹重回輝煌嗎?

花10餘億元買入森特股份爲哪般?

此次陳發樹違規增持森特股份的行爲還要追溯到2021年12月。

首先,陳發樹及其夫人林玉葉、兒子陳焱輝,新華都集團及旗下兩家子公司爲森特股份股東的一致行動人,2021年12月6日,陳發樹名下證券賬戶陸續買入150萬股森特股份股票,導致上述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由4.78%上升至5.06%。

按照規定,持股比例超過5%應在3日內進行公告,但陳發樹等人並未進行公告,而是繼續買入,隨後最高至5.2%。

直到2021年12月29日收盤後,陳發樹收到短信提示風險。新華都進行自查,聲稱在自查過程中發現,由於疏忽,遺漏計算了陳發樹個人購買的216.29萬股森特股份股票,致使出現了在12月6日當天合計持股比例超過5%的情況,表示誠摯歉意。

經計算,12月6日至12月29日共18個交易日,其中11個交易日爲下跌,7個爲上漲,累計下跌12.52%。

事實上,陳發樹等人自2021年6月30日起就陸續在二級市場上買賣森特股份的股票。公開信息顯示,陳發樹等人共計購買了森特股份2799.34萬股。期間森特股份股價爲38.79元/股-42.76元/股,按此計算,陳發樹爲購買森特股份要花費10.85億元-11.96億元。

陳發樹爲何選擇增持森特股份?事實上,森特股份可謂是2021年十足的“大牛股”,從年初每股最低的7.74元,一路漲至11月最高時的54.93元,股價漲幅約7倍,全年累計漲幅達477.03%。

森特股份主營產品爲金屬建築圍護系統公司,客戶包括奔馳、寶馬、雄安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甚至還有馬爾代夫機場、沙特船塢。去年還接了香港機場,中標金額7.1億港元(摺合人民幣5.77億元)。

2020年森特股份進軍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板塊,俗稱光伏屋頂,該板塊也被納入“雙碳”概念。據天風證券測算,我國潛在裝機規模爲245 GW,以5.5元/w價格計算,市場空間將達1.3萬億元;長江證券則按照15%市場滲透率,計算出總髮電功率爲7.1億KW,對應的市場規模達3.9萬億元。

光伏板塊的切入也吸引了全球光伏巨頭隆基股份的注意,2021年3月,隆基股份收購森特股份27.25%股權,成爲公司第二大股東。

光伏巨頭入股的消息公佈之後,森特股份的股價開啓一路向上的走勢,合作也紛至沓來。2021年1-9月,森特股份累計承接新業務(含中標)127項,金額達34.33億元,累計新籤合同90項,合同金額21.60億元,。其中,7-9月共累計承接新業務(含中標)43項,承接新業務金額達17.57億元,新籤合同22項,累計合同金額8.42億元,

合作者不乏簡一集團、三棵樹集團、徐工集團、山重集團等知名企業。

一邊買買買,一邊賣賣賣

作爲知名牛散的陳發樹,目前是新華都(002264.SZ)實際控制人,同時通過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位列雲南白藥(000538.SZ)、隆基股份(601012.SH)、中國中免(601888.SH)、必創科技(300667.SZ)、久日新材(688199.SH)雷電微力(301050.SZ)、森特股份(603098.SH)7家A股公司的前十大股東。

陳發樹一邊買入森特股份,另一邊卻在出手賣出新華都的部分資產。

2021年11月25日,新華都發布公告表示,擬出售零售業務板塊的全部資產和負債,共涉及11座購物廣場和一家物流公司的部分股權。截至2021年9月30日,11家子公司總資產爲25.99億元。該交易也引發深交所關注,向其下發問詢函。

新華都是陳發樹發家的地方,也是其踏入資本市場的開始。陳發樹出生於1960年,1987年陳發樹在廈門盤下一家雜貨店,取名“華都百貨”,做起了零售生意,隨着越做越大,在廈門、福州等地開設了多家華都購物廣場。1997年,也就是十年之後,陳發樹將自己當初的雜貨店,做成了閩南最大的民營百貨企業。

但是,1998年陳氏兄弟鬧出“分家風波”,最終華都百貨被一分爲二,弟弟陳晉江執掌“大華都”,陳發樹則另立“新華都”繼續發展。到了2007年,新華都已經擁有32家超市。2008年7月,新華都在深交所上市,市值近50億元。同年,神奇“逆襲”的紫金礦業迴歸A股,當時陳發樹持有該公司33%的股權,市值高達155.29億元。

2009年陳發樹以218.5億元的個人財富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1位,併成爲福建首富。

但自2013年起,到2019年新華都的淨利潤雖時正時負,但扣非歸母淨利潤始終爲負數,分別爲-1.7億元、-0.18億元、-3.65億元、-1.2億元、-0.53億元、-0.14億元和-6.36億元。“報表盈利但實際虧損是指,企業在會計年度內公佈的財報淨利潤是盈利的,但在扣非後的淨利潤是虧損的。有些上市公司爲了逃避ST股票特別處理的命運而採取這種手法--主業不盈利,通過一些財務技巧來使報表盈利。”財稅專家馬靖昊表示。

2019年新華都關店56家減負,2020年業績終於有所回升,營收51.91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1.57億元,成功實現扭虧爲盈。

此次將11座購物廣場和1家物流公司部分股權出售後,意味着新華都將徹底剝離零售主業,“爲了優化公司的資產結構,增強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公司擬出售零售業務板塊,從而聚焦互聯網營銷業務,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質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保障公司股東的利益。”新華都在《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中表示。

陳發樹的“新歡”值得愛嗎?

一邊向光伏、互聯網營銷前進,另一方面退出經營多年的零售業務,陳發樹的轉身順利嗎?

“冒着違規風險增持森特股份着實有些‘心急想喫熱豆腐’的感覺,也許是看中了其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的概念吧,這個概念自從光伏龍頭隆基股份入股森特股份以來,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一直很熱,股價也是大幅上漲,雖然近期有些回調,但相對於入股增持前漲幅依舊很大。”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分析。

但任何行業在起步階段也面臨着各種問題,祁海珅認爲,目前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項目的經濟效益相對傳統的BAPV(光伏附屬建築物)差很多,也存在缺乏和建築節能真正一體化的匹配問題。BIPV的未來是很好的,但目前的現實着實很骨感,因爲目前95%以上存量的建築屋頂和牆面等都是在應用BAPV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