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  銘

編輯/劉珊珊

“視頻內容將成爲未來10年內容的主體。”

2021年微信之夜上,張小龍差不多花足足一個小時講了視頻號,他認爲從消費和個人表達角度,視頻化表達方式將成爲未來趨勢。

彼時所有人都已意識到,短視頻不僅是微信必須直面的戰場,更是騰訊面向未來時代最重要的一次搏擊。不過,基於短視頻競爭白熱化,以及過去佈局短視頻多次無疾而終,剛剛起步的視頻號到底能不能成還是疑問。

一年多過去,在視頻號強勢進攻,以及其他騰訊體系不斷加碼之後,騰訊持續All in短視頻的戰略,看上去已取得戰略階段重要進展。

一方面,在近日騰訊公佈的2021年四季報及全年年報中,視頻號作爲高頻詞彙,共出現13次,此前在財報中出現頻率未超過3次。另外,首次提及關於視頻號時長、播放量數據,且視頻號直播也開始帶來收入。這是視頻號上線以來,騰訊和微信官方首次公佈詳細增長狀況。

另一方面,騰訊其他業務線的短視頻佈局還在加速。有媒體稱,一個名叫“小世界”的新功能出現在社交軟件QQ上——這是騰訊推出的第三個短視頻平臺,可以直接使用QQ賬號發佈內容或觀看短視頻。

“再也不會有人說,騰訊不會做短視頻了。”諸多業界人士均認爲,對積極謀求轉型,降本增效、擺脫“遊戲依賴症”的騰訊來說,短視頻站上戰略生態C位,以及帶來的巨大電商潛力,將成爲新增長動能關鍵。

天風證券曾將視頻號形容爲短視頻時代的“最後一張船票”——伴隨互聯網紅利見頂,得益於“短視頻+社交”模式,視頻號流量入口優勢已越來越凸顯。那麼,騰訊是否已經成功拿到了最後一張船票?又會給行業格局帶來怎樣的變數?

不止打了個翻身仗

一個明顯趨勢是,隨着功能逐漸完善,視頻號過去一年通過快速迭代,以及現象級標杆案例的打造,正努力補足微信內容生態短板。

去年12月17日晚,衆多樂迷迎來了令人激動的時刻——出道23年的西城男孩(Westlife),在視頻號上爲中國歌迷奉獻了自己的第一場線上演唱會。

從視頻號團隊公佈的數據看,西城男孩直播演唱會吸引超2700萬人次圍觀,最高同時在線觀衆數150萬,創造視頻號誕生以來最大峯值。彼時,外界很多人才從刷屏中恍然意識到,小步快跑的視頻號已迅速崛起。

這是視頻號去年底以來多次標杆營銷中的一例。此外無論是五月天演唱會,還是虎年春節營銷等衆多玩法,都表明視頻號在生態構建上的提速。

這些刷屏數據,在財報中有所提及。如視頻號人均使用時長、總視頻播放同比增長一倍以上,證明視頻號具備打通微信內部各個內容板塊,成爲流量重要聚合入口的能力。

外界關注的DAU、MAU詳細數據上,騰訊官方在財報中沒有提及,視燈研究院發佈的《2021年視頻號發展白皮書》曾提到——2021年視頻號日活超過5億,同比增長79%,2022年DAU有望達到6億,在整個微信生態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這意味着,快速成長的視頻號後來居上,在微信內部已超過圖文爲主的公衆號,外部也遠超快手,逼近抖音。因此在一些媒體描述中,這被視爲騰訊在短視頻領域打的一次翻身仗。

視頻號天花板遠未到來。今年微信公開課上,視頻號團隊負責人張孝超曾介紹,作爲微信生態中的原子化組件,當視頻號跟微信內“其它原子組件”產生各種化學反應,將自然地在整個通信和社交體系內流轉。

“有點拗口”的表述,可以簡單理解爲,視頻號與公衆號、微信羣、朋友圈、搜一搜、直播、小程序等服務、應用深度打通後,那麼視頻號將在整個微信生態中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地佔據12.68億微信日活用戶視線。

不難想象,無論是微信內部,還是外界,對視頻號商業化巨大前景想象空間興趣之大。

因此進入2022年,視頻號圍繞交易場景落地的節奏明顯提速。2022年微信公開課上,再次站在C位的視頻號,用兩個分論壇向外界展現了商業化路徑框架,以及相關激勵政策。

根據視頻號團隊講師陶佳彼時透露,視頻號直播帶貨GMV在2021年末較年初增長了15倍,直播間平均客單價超過200元,整體復購率超過60%。

從業績看,視頻號在交易閉環促成角色上的表現相當不錯。一是視頻號直播服務、視頻付費會員服務以及自合併虎牙帶來收入貢獻的推動下,社交網絡收入增長8%至人民幣1173億元;二是社交網絡收入下降4%至人民幣291億元,由於遊戲道具銷售收入減少所致,部分被視頻號直播服務收入增加所抵銷。

隨着商業變現邏輯的補全,視頻號很可能在2022年迎來商業大爆發。“我們相信視頻號將會提供重要的商業化機會,包括短視頻流廣告、直播打賞及直播電商。”在財報中,騰訊就明確提及,將計劃在2022對短視頻信息流廣告進行測試和優化,加快商業化進程。

這不是騰訊在短視頻上的全部期待——如果“小世界”依託QQ,成功複製視頻號成長路徑,那麼“小世界”未必不能成爲QQ的重要抓手,對用戶數據不斷下滑的QQ來說,或許可以藉此抓住更多年輕用戶,煥發第二春。

微信的事,都可以在視頻號重來一遍

自2013年“微視”開始,騰訊進入短視頻賽道已9年。從媒體盤點看,騰訊對外公佈過的短視頻產品,不少於17款,但因種種原因,視頻號出現之前始終沒有踩對行業節奏,錯過短視頻紅利多年。

2018年,騰訊宣佈第三次重大組織架構調整,從機制上進行糾錯。2020年初,微信採取冷啓動方式,低調內測視頻號,彌補短視頻賽道空缺。

彼時,短視頻行業競爭紅海,快手、抖音月活已達3.8億和4.9億。這讓外界懷疑視頻號推出時間太晚,張小龍少有公開露面中,也不否認這一點。那麼,視頻號爲何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就超過快手直追抖音?

這方面的探討、分析已足夠多,但所有分析都認爲,微信成熟生態和巨大社交流量池,是視頻號崛起關鍵。

的確如此,但不能完全說明。比如微視,雖然缺少微信朋友圈下方一級入口,但過去多年PCG(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羣)在資金、流量上對微視的支持力度相當大,也開放微信、QQ入口深度直連,卻始終不溫不火,難上牌桌。

微視是騰訊多年來短視頻艱難嘗試的縮影。視頻號出現前,甚至有媒體按“公司基因論”,得出騰訊沒有做短視頻基因結論。但視頻號的成功,證明這種說法的謬論。

事實上,視頻號與此前十多次嘗試的根本性區別是——無論微視,還是速看視頻、閃咔、MOKA魔咔、貓餅等等,都是在“賽馬機制”下,以獨立APP形式推出。而視頻號從來不是一個垂直視頻內容產品,作爲“原子”,它始終是微信生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機制、執行、跨部門協調上,視頻號可以更順暢的複製朋友圈、公衆號、小程序成功路徑,得到微信12.68億用戶流量池,以及“C端內容+B端商業”完整生態所有養分的灌溉。它只需要順利吸收這些養分,對優質內容進行沉澱,那麼就很大可能走向領先。

這正是微信過去兩年中做的重要事情:通過數十次迭代,視頻號陸續與公衆號、朋友圈、小程序、企業微信、微信支付等其他基礎組件徹底打通,相輔相成,形成在微信生態體系內自然流轉的“內循環”。

這種迭代速度,在2021年尤爲猛烈,平均每個月進行了多次迭代更新,在騰訊和微信發展史上絕無僅有。

如今回頭看去,正是這種灌溉,讓視頻號從C端到B端的“內循環”生態活水已成,並且有着快手、抖音等難以具備的優勢。

從C端用戶流量層看,視頻號數次打通後,從鏈接公衆號文章、公衆號插入視頻號卡片、名片綁定、直播預約卡片等導向視頻動態,在2021年深入與視頻號直播打通。

圖文、直播相互導流意義在於,進一步激活、倒逼此前部分觀望、動作遲緩的公衆號作者佈局短視頻——公衆號沉澱的私域流量池不僅巨大,而且忠誠度高,給視頻號帶來的流量支持,是鬥快所不具備的能力。

從B端商業變現看,視頻號在允許添加企業微信好友,與小程序、小商店打通,直播增設一級入口等重要動作後,直播帶來的公域流量可以與小程序私域流量轉化結合,打通供應商、品牌等多方生態體系,形成直播電商交易閉環。這正是財報中,騰訊釋放的商業變現潛力。

從最新動態看,這種打通還在繼續,今年3月,認證企業視頻號主頁新增更多模塊展示功能,包括微信客服、小程序等。這意味着,視頻號不僅成爲企業形象展示陣地,還新增了一個類似“官網”的購買渠道——這正是張小龍曾經提出的視頻號發展願景,即希望視頻號成爲每個機構的“官網”。如今,視頻號已向這個目標邁出一大步。

最終,當C端和B端串聯,視頻號擁有同時面向C端和B端的能力。因此,儘管在內容成熟度上,還與抖音、快手有差距——視頻號缺少更多UGC爆款內容,沒有誕生下一個張同學、李子柒,還需要在泛知識、泛生活、泛資訊等內容沉澱上補課,但其獨特的生態、商業閉環優勢,已被越來越多的短視頻業內人士認同。

“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組合將是它和快手、抖音最大不同之處。”今年1月,有視頻號營銷行業人士就在一個論壇上公開表示:原來我認爲,快手、抖音做過的所有事情,適合在視頻號重做一遍。但後來發現這有點小,“微信做過的事情,都能通過視頻號重做一遍。”

如何重塑短視頻賽道格局?

其實,短視頻賽道早進入下半場,激烈戰爭很難爆發,反而陷入用戶增長瓶頸。比如,深陷鉅虧漩渦的快手月活、日活用戶增速環比下滑,難以跨越4億日活門檻;抖音並不具備熟人圈子和社交吸引力,也面臨用戶如何突破天花板的問題。

只有視頻號的發展速度,超出所有人想象,如同互聯網觀察家劉興亮早前感受的那樣:“微信10年,從未如此快過。”

因此業界普遍判斷,隨着微信各種生態場景變換,用戶“刷視頻號”的頻率只會越來越高,視頻號很可能是短視頻下半場爲數不多的高增長玩家,成爲比快手、抖音用戶量更大的短視頻平臺。

“視頻號日活會持續增長,今年再增長1-2億用戶沒有任何問題。”有業內人士預計,視頻號將在2022年迎來大爆發。

此外有業內人士提到,互聯網拆牆背景下,雖然微信已和阿里、字節等平臺互聯互通,但外鏈始終不會有生態內來得更方便快捷,加上視頻號用戶羣體幾乎與抖音、快手不重疊——相關數據顯示,視頻號與抖音用戶重合率近5%,最高不超過10%,對企業來說無疑是增量獲取重要渠道,因此紛紛“押注視頻號的未來”。

比如,曾喫到微信社交流量紅利的多位創業者就表示,希望在視頻號上再造一個新商業模式,並孵化出新的獨立品牌——並不侷限於電商帶貨,而是利用微信生態的多元化服務能力,將視頻號打造成重要的品牌營銷平臺。

從微信重視程度看,視頻號毋庸置疑已是未來核心。但目標顯然不是再造一個快手或抖音,而是基於微信社交優勢放大長尾,拓寬短視頻和直播邊界,成爲連接微信生態內所有組件的最關鍵一環。

對騰訊而言,短視頻戰略意義也很重要。儘管騰訊提出產業互聯網概念並深入推進,但在廣告大環境增長放緩,遊戲行業監管加強情況下,潛力巨大、未被充分挖掘的短視頻,無疑是尋找更多增長曲線的最佳選擇。

就短視頻佈局而言,視頻號+微視+小世界的組合,相比抖音、快手其實更爲合理、完整,加上背靠的微信、QQ是國內最大兩款社交產品,如果能更好打通微信、QQ生態體系,提升商業變現能力,那麼在短視頻下半場,未嘗不能掌握更大話語權。

但從長遠角度看,把內容做好,仍是所有短視頻平臺第一要務。在這方面,視頻號依然任重道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