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王峰报道 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教育部3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成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停教、停学危机。

目前,疫情仍在多地多点发生,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将如何助力“停课不停学”?

不断扩充中小学智慧教育资源

今年3月14日以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总体日均浏览量由3月份前两周的1291万左右提高至后两周的4619万以上,增加了2.6倍,其中疫情比较严重的辽宁、吉林、福建、山东等省份增幅均超过6.5倍。

改版升级前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是在2020年疫情突然暴发的情况下应急开发建设的,当时的主要目的就是应对疫情暴发情况下的“停课不停学”工作,有效支撑学生的居家学习。

“当时开发这个平台的时候,就有一个思想,学生们利用平台去学习是一种‘大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所谓的学科课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在疫情期间的多方面学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所以当时资源建设也是着眼‘五育并举’,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吕玉刚说,在新的形势下,最近的疫情又多点发生,给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心状况带来了重要影响,所以在这次平台建设中,特别注重怎么更好地适应“停课不停学”的需要,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

平台不仅提供了各年级、各学科的课程学习资源,更加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包括疫情防控知识、生命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资源,同时注重利用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加强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

这次改版升级当中,特别是课程学习资源又得到了新的扩充,覆盖了多个教材版本,更好地支撑了全国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各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据介绍,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目前上线了19个版本、452册教材的19508课时资源。

“同时我们进一步提供了大量的课外学习活动资源,包括专门设计增加了课后服务版块,还有家庭教育版块。在课后服务版块当中,包括科普教育、文化艺术,特别是还有体育锻炼。同时,还提供了心理援助热线,以及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资源,防止因为居家学习影响学生的视力,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学生的居家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吕玉刚说。

建设高等教育数字化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利用慕课与在线教学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不仅成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停教、停学危机,而且审时度势、化危为机,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领域的“学习革命”。

仅2020年春季学期,就有108万高校教师开设了110万门在线课程,2259万学生参与学习。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比例已经从疫情前的34.8%提升至84.2%,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理念、技术、标准、方法、评价等在内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方案。

吴岩说,高校现在已经开始实行大规模线上教学,下一步将进行深化和拓展。

在深化方面,要在在线课程的建、用、学、管四个方面做好深化工作。一是要高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下一步要在14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建立起每一个专业类1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国际一流、中国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

二是老师要高效率应用。要推动各类学校、各类老师善用慕课、会用慕课、不断创新教学应用的模式,自如娴熟地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融合式的教学方式。要大力推进慕课西部行计划,把优质资源输送到西部高校,让西部高校在有质量的公平和更高质量的公平方面,真正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三是在学生高质量学习方面下力气。现在的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我们要适应这种新的学习形态,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途径。因此,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开发,比如清华大学开发了“雨课堂”教学工具,北京大学建设了全媒体数字教学资源中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设了“智课平台”,浙江大学建设了“学在浙大”等。这些平台支撑了混合式教学、自适应学习和智能化管理。要让学生能够时时、处处、人人可学,而且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多、更深、更好。

四是要高水平管理。近日,教育部等部门已经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针对高校用作认定学分的在线开放课程,明确了高校、教师、学生、平台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为在线教育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拓展方面,除了建好课程平台的板块,还要建设其他的平台板块,构成十大板块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体系。

吴岩介绍,其余的九大板块分别为:实验空间、教材、教研、图书文献、教管、教学数字化资源库、质量监测、国际交流、高等教育管理决策等。

“我们要通过这十大板块的建设,把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向深入,着力质量革命和学习革命的进一步提升。”吴岩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