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講真,被打上奸佞標籤的夏竦也有一顆宏亮的心。宋真宗東封西祀勞民傷財,丁謂、王欽若之流阿諛逢迎,爲宋真宗權力任性鳴鑼開道大造聲勢。夏竦當時只是一個普通官員,卻發聲說老天並不喜歡大手大腳亂花錢,你們一定是表錯了情會錯了意。再小的聲音也是聲音,那時的夏竦像一棵小白楊,年輕、正直。

在襄州和洪州任上,夏竦恪守職業道德。襄州大災,夏竦多方籌措開倉賑災,解百姓燃眉之急。洪州民衆冥頑不化,生病不去看醫生而是問鬼神,於是裝神弄鬼的巫師和巫術大行其道禍害鄉里。夏竦上書宋仁宗,請求批覆革除封建迷信。夏竦藉着巫師誤人性命把境內的巫師全抓起來,收繳像、符籙、神仗、魂巾、魄帽、鍾、角、刀、笏、沙羅11000餘件,全部焚燬。對那些冥頑不化惡意造謠的人抓起來臉上刺字,驅除出境。此舉有效遏制了洪州屢禁不止的妖風邪氣。夏竦再接再厲,提倡洪州百姓愛科學、愛發明,鼓勵原創,大興科研創新,促進社會發展進步良好風尚。

在發明創造方面,夏竦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他剛調任青州任不久,洪水把交通樞紐上一座大橋沖毀了,兩岸百姓往來十分不便。夏竦帶人到現場勘測查看,湍急的水勢以及河牀複雜的地形很不適合確立橋墩,夏竦回到州府想了又想,一拍腦袋,設計出由一根根大木頭榫卯結構,引力向上的飛橋。竣工後的飛橋穩固監牢,刷上紅漆,遠望如虹。後來這個先進經驗被推廣到京城、山西等,天子腳下汴河之上,一座虹橋飛架南北,飛到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永垂不朽。開封人民除了感謝張擇端,還應該感謝大宋TV和夏竦。

夏竦因此獲得創新科技獎,調任京城。西夏很涼快,可是李元昊卻很燥,寧當雞頭不做鳳尾,忤逆之野心昭然若揭。宋仁宗派夏竦去教訓李元昊。其實我不想吐槽,但就是不明白爲什麼有了戰事,大宋朝廷總是委派文官當剿匪司令,那些平時帶兵訓練的武將只能聽命於這些文官,專業的事情不交給專業的人去辦?就是爲了擰巴。更何況,文官也從內心害怕上前線,聖命難違,夏竦戰戰兢兢像傘一樣撐着,來到西夏。這一路上文武搭配,不倫不類,誰都不服誰。在對西夏作戰上,夏竦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議,卻被副手否決。他長了一個心眼,把這些建議封存的到櫃子裏,以備將來有據可查。

他在西夏邊界很不開心也很無聊,於是在紙上劃拉一首詞《鷓鴣天》。看看這張紙還有空白的地方,他在空白處寫了一則懸賞啓事:如果誰能取了李元昊的腦袋,賞錢五百萬,封西平王。李元昊看到這個啓事,讓身邊文書也寫了100條啓事:如果誰能取了夏竦的腦袋,賞錢兩元。然後讓士兵把100條啓事撒到街市上,夏竦尷尬了,文案和創意,心胸與格局,人家李元昊甩夏竦八條街。

當年老前輩一句“真宰相器”的心理暗示,讓夏竦堅定不移認爲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能當宰相。爲此他除了努力工作,還十分努力經營各種關係,因爲他知道世界上除了父母是枷鎖,必須要掙脫之外,所有的關係的都要想對待文物和易碎品一樣,小心翼翼的維護,他甚至悄悄地違背組織規定結交內臣,《清平樂》中他和皇宮教習賈姑姑的緋聞也絕非是子虛烏有。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夏竦60歲出頭的時候,終於被宋仁宗拜相,可是那些思想激進的同事們堅決不答應,反對的聲音一邊倒,生生把他從宰相位置上掀了下來。國子監的石介老師給爲人君止於仁的宋仁宗進獻《慶曆聖德頌》,這篇頌文高度讚揚宋仁宗爲國爲民勤勤懇懇,石老師的文章讓宋仁宗很開心。但是石老師筆鋒一轉直指夏竦:惟竦若訥,一妖一孽。夏竦是奸佞小人,陛下一定要清君側。沉浸在前文字字珠璣的讚美中的飄飄然、陶陶然的宋仁宗,欣然答應。

夏竦被罷相,閒賦在家。他精於考古,年輕時候就對金石銘文進行研究,不懂的地方反覆揣摩,晚上睡覺時還在肚皮上寫寫畫畫。但是哥依然無聊,拜石介所賜。他夜以繼日問候石介十八代祖宗。並且在各種場合放話,要石介走着瞧活久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同事假裝關心給石介傳話:夏竦說你不得好死。

經過運作,朝廷啓用夏竦做樞密使,石介好漢不喫眼前虧,主動辭去高校教師的工作,千里走單騎。可是江湖上很快傳來他謀反的追殺令,石介連夜逃跑,從驢背上摔下來死了。反賊被鎮壓的名單呈給宋仁宗,夏竦在一旁說石介是假死,我聽說他逃到了關外。宋仁宗說那就派人去查看一下虛實。

特派員找到京東管物流的轉運使呂夷簡,說明來意,讓呂夷簡同意他需要打開一個特殊“快件”。呂夷簡說此時不妥,如果打開包裝,裏面是空的,欺君之罪必然滅了石家九族。可是“快件”如果貨真價實,怎麼給天下交待?羣衆的力量,輿論的海洋,深深太平洋的滔天巨浪,沒有人替你擋。不如這樣,石介下葬時肯定有許多親朋好友鴻雁來賓,你去找到這些目擊證人讓他們給你寫個書面證明,呈給陛下豈不兩全其美?

聽人勸,喫飽飯。特派員拿着證明材料給宋仁宗覆命,並且說這是京東轉運使呂夷簡的主意。宋仁宗這時忽然明白夏竦的險惡,借刀殺人,借到朕的手上了。宋仁宗從此冷落夏竦。

夏竦很怕冷,小時候是體質原因,老了之後忍受不了精神暴力怕冷,鬱鬱而終。宋仁宗親往夏府慰問弔唁,他敬逝者一杯酒。剛要放下酒杯,大臣老吳恭恭敬敬湊在他耳邊說陛下我聽說這是夏竦刷的花招,他是假死。宋仁宗舉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中,他讓小太監揭開棺材中夏竦的面巾,小太監何其聰明,慢慢揭開夏竦的面巾,細長的指頭特意在夏竦的鼻子下面稍作停留,夏竦氣息全無。他朝一臉疑惑的宋仁宗點點頭:夏竦死啦死啦。

夏竦的葬禮如期舉行,他曾經提點過的宋庠時任宰相,爲他撰寫了輓詞,高度讚揚夏竦的一生無私奉獻忠君愛國,一塵不染光明磊落。

參考資料:《宋人軼事彙編》丁傳靖 中華書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