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紀錄片排片不足0.1%,這位金牌製片人爲何堅守16年

陳玲珍告訴第一財經,紀錄片的很多無形的價值遠遠大於有形的價值,能夠達成的社會效應是很可觀的。

上映第11天,紀錄電影《“煉”愛》累計票房來到36.3萬元,排片率小於0.1%。在仍舊營業的影院,它的排片場次大部分避開了黃金時段,被安排在上午或是晚上九點以後。

目前,全國半數以上影院暫停營業,包括上海在內的幾大票倉城市影院關閉,在電影市場整體較爲冷清的情況下,紀錄片的處境更加艱難。

“但是這個真沒辦法,對嗎?除非我們能一直放映下去,等到全部的人都能回到電影院了,那可能還有機會。”《“煉”愛》總製片人陳玲珍無奈表示。去年年初,由她擔任製片人的紀錄片《黃河尕謠》院線票房同樣僅爲22.2萬元。

紀錄片的市場困境長期存在。陳玲珍的職業生涯前半程曾在大型諮詢公司任職,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她表達了對紀錄片創作生態和投資環境的思考。在她看來,紀錄片所能產生的影響力並不直接與票房規模關聯,對紀錄片的投資,不應只專注於眼前的數字,還應當看到它更深遠的社會效應。

記錄社會現實

2006年,陳玲珍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同創辦CNEX視納華仁,在過去十多年中爲中國紀錄片領域貢獻了諸多佳作,並扶持了許多創作者。其中,由陳玲珍擔任監製或製片人的電影和紀錄片達數十部,包括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音樂人生》《街舞狂潮》《大同》,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評審團大獎《少年·小趙》,FIRST青年影展最佳紀錄片的《棒!少年》等。

從繁華商界轉身,投入冷清的紀錄片行業,陳玲珍覺得,二者之間存在共同點,那就是洞察人性與人心。在一個組織機構乃至更大的社會機制中,最關鍵的便是如何影響人。調動人心,創造同理心是影視作品的功能,紀錄片則與人性和人心更爲貼近,這也是她以及許多創作者在這行持續耕耘的原因。

比如《“煉”愛》呈現了一個現實,大都市單身女性尋找愛情,設法建設終身幸福的過程中,面臨着周邊人羣帶給她們的壓力。影片的內核是討論社會機制應當以怎樣的態度和方法與女性互動。“不要將女性當作一個附屬品、生育的工具,就不再會有那麼多可悲的、壓迫女性的故事存在。”陳玲珍說。

與《“煉”愛》相似,大多數紀錄片創作者的初衷不是以商業爲目的,而將其對社會議題的觀察和思考放在首位,比如政府管理機制,人性的自私或是漫無目的消費、對弱勢羣體的剝削、對環境的破壞等問題的呈現,進而找到修正和解決的方法。

在陳玲珍看來,紀錄片還是相對小衆的創作,它的受衆大約僅佔觀影市場的20%。“大多數人還是更關注貼近自己的故事,與幸福快樂直接相關的事情。比如說,如果一個人的日子已經過得很辛苦了,還要思考和操心那麼多的事情,人生不是更辛苦了嗎?他們的處境本就值得更多關注和支持。”

CNEX每年都會設定一個與社會密切相關的年度主題,創作者圍繞這一主題各自提案。第一年的主題是“錢”,探討人對金錢的觀念以及財富分配方式的變化。除了徵集影像作品之外,還舉辦了裝置展覽,攝製組採訪路人,問他們同一個問題:如果有100萬元,你會怎麼用?路人將這100萬元的分配寫在白板上,攝影師拍下他們各自答案。

“我們看見許多人自己並不是特別富裕,但當他有100萬元的時候,很少有人會只拿來做自己的事情,而是選擇幫助他人,或者和教育有關,或者是解決村子裏的貧困問題等,然後自己可能就留下很少的錢。”陳玲珍說,正是因爲第一年的鼓舞,她纔有動力堅持做到今天,“因爲我知道在芸芸衆生中,一定有這樣的人”。

資本支撐藝術

2010年,講述香港音樂神童黃家正人生故事的紀錄片《音樂人生》,通過網絡預訂的方式(若預約人數達到70%以上則開放場次),在香港百老匯藝術影院放映了8個月,場均上座率達到90%以上。

2020年年末上映的《棒!少年》採用了相似的策略,與大象點映這樣的發行公司合作,取得了789萬元票房。在陳玲珍看來,對於相對小衆的電影,這種發行模式是很好的選擇。但紀錄片想要走得更遠,讓更多人看到,在更大範圍內形成議題的討論,還需要其他面向的支持。

在中國,藝術院線的概念提出多年,尚未真正落地,致使藝術電影、紀錄片等與商業大片仍舊混雜在同一個池子裏競爭,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陳玲珍提到,在電影藝術發展較早的歐洲有大量的藝術影院,通過少量但持久的方式,專門播放優秀的藝術電影、紀錄電影,只要想看,永遠能在城市的角落裏找到它們;在法國,一些大型院線品牌同時擁有商業線和藝術線,它們在商業院線獲得的利益,能夠支撐有藝術追求和文化高度的作品。

陳玲珍談到,除了分衆發行和藝術院線等渠道建設,創作者也需要與時俱進,在創作的過程中,考慮到互聯網環境等不可逆的趨勢,並與之共存甚至共融。“除了自我的表達之外,是否能夠用觀衆可以進入的方式,也許是更賞心悅目的,或者使用一些創作方法,緊扣觀衆的注意力,去調動大家的想象力、同理心和思考。”

此外,資本也可以拿出少部分的資金,爲紀錄片的創作起到關鍵作用。近年,ESG(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成爲國際投資界的熱門詞彙,即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備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指標。陳玲珍認爲,一些資金的流向可以是有想法的,“所謂investing for good,它並不追求50%的回報,而是追求5%~10%的回報,至少不要血本無歸”。

陳玲珍告訴第一財經,她在投資回報領域已經工作了很長時間,這令她意識到,很多無形的價值遠遠大於有形的價值。通常,這筆資金相對於企業的整體資金規模是很小的部分,但能夠達成的社會效應卻是可觀的。

這在過去一些紀錄片案例中得到了印證,比如環保題材紀錄片間接促成了法律法規的變化。眼下,陳玲珍正在籌劃一項公益慈善意識推廣和建立的工作,希望通過一些關注殘障人士、女性意識、生態環保、老年照護等紀錄片案例推介,引導一部分資金進入紀錄片領域,讓他們意識到紀錄片所能夠達成的寬廣的社會效應,當他們對紀錄片領域抱有信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