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大壩造成東南亞地區國家缺水?外交部:指責毫無根據

澎湃新聞記者 於瀟清 劉惠

3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一個名爲“湄公河大壩監測(MDM)”的美國項目近年來多次發佈數據指責“中國大壩造成東南亞地區國家缺水”。但近日,清華大學水利系團隊使用衛星遙感監測技術和高精度實測數據發現,有關項目發佈的數據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比如有關項目對小灣水庫2020年三個時段的監測數據誤差高達3到10米不等。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我也注意到清華大學專家團隊有關的研究發現。雖然“湄公河大壩監測”項目事後承認其發佈的數據有嚴重錯誤,並且作出更正,但是有水文專家指出,修正後的數據仍然和真實水位測量值存在高達8米的誤差。類似這樣的巨大誤差,很可能被錯誤解讀爲“中國大壩截留河水”,也正是這樣的錯誤數據成了“中國大壩造成東南亞國家下游乾旱”的所謂“證據”。

我們還注意到有媒體公開報道指出,這個所謂的“大壩監測”項目得到美國國務院的資金支持,其中一些人近年來持續在湄公河問題上對中國進行毫無根據的指責。

汪文斌指出,事實上,國際科學界和湄委會對瀾滄江上游大壩的作用已有公論。湄委會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爲,中國瀾滄江梯級水庫具有“雨季蓄洪、旱季放水”的功能,有助於維持湄公河的流量穩定。目前瀾湄水資源領域信息共享合作深入發展,中方已於2020年11月起向湄公河國家和湄公河委員會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對該流域人民共享共用水資源,共同應對洪澇災害作出積極貢獻。

汪文斌最後強調,瀾湄水資源合作需要域內國家的互信和實幹,不需要外來的指手畫腳和挑撥。希望美方充分尊重瀾湄國家爲促進該流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所做的努力,爲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多做實事好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