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打造流量密碼的當下,千篇一律的模型預測分析思路後,“風水研報”總是能快速出圈,賺取足夠的關注度。

近期,針對部分證券公司從事發布研報業務、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時,利用天干地支、陰陽五行等對證券及證券市場走勢進行分析、預測或提供投資建議服務等問題,證監會組織證監局進行了現場覈查,並依法對違規證券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採取了行政監管措施。相關人員還被採取撤職降級、扣發全年獎金等內部追責措施。

兩大“風水研報”成典型

去年末,網絡流傳着《仁者無敵-2022中國股市預測》的報告。該報告通過天干地支及金木水火土的玄學理論預測:2022年中國股市處於五年大牛市開端;2022年是政策市,年初和年末貨幣寬鬆,預測股市行情爲前高後低。更爲細緻的是,報告還對2022年每個月的行情進行了預測。

本次通報中,該證券公司某分公司未嚴格根據內部制度要求對微信羣消息進行監控管理,未對投資顧問相關執業行爲進行有效管控,違反了《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和《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證監局對該投資顧問及其所在分公司分別採取監管談話和出具警示函的措施,同時證券公司對相關責任人員採取撤職降級、扣發全年獎金等內部追責措施。

而在通報的另一個相關案例中,某證券公司研究所分析師、研究所副所長製作PPT 材料《天干地支在擇時中的應用初探》,運用天干地支分析、預測股票市場走勢,並提供給公司客戶,實質從事了發佈研報業務,但未遵守發佈研報業務法規要求和公司內部管理制度,私下交流外傳,導致該研報被媒體廣泛轉載,事實上被髮布;利用天干地支紀曆分析股票市場走勢,研究方法不專業審慎,研究結論不客觀科學;未經公司審覈,未進行登記、備案,將研報提供給特定第三方,未公平對待發布對象,違反了《發佈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相關規定。G證券公司未對員工行爲進行有效管控,未對研究人員的研究產品進行有效管理,未對聲譽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與評估,未採取有效措施防範化解風險,違反了《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和《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證監局對該分析師和證券公司分別採取監管談話和出具警示函的措施,同時證券公司對該分析師採取了免除研究所副所長職務、扣發全年獎金等內部追責措施。

兩點監管要求

近年來,持續強化證券投資諮詢業務監管執法,不斷完善業務規則和監管機制,證券投資諮詢業務總體規範運行。目前,部分證券公司證券分析師、證券投資顧問等未能遵守執業規範和職業道德,發佈研報或提供投資建議服務不客觀、不專業、不審慎,甚至娛樂化、低俗化,反映出部分證券公司合規管理不到位、人員管控存在漏洞,部分從業人員合規意識淡薄,專業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對照上述兩起案例反映出的問題,現重申、強調如下監管要求:

一是證券公司應當強化合規管理和人員管控,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各證券公司應當建立健全證券投資諮詢業務事前、事中、事後內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法規要求和內部制度。各證券公司應當加強對證券分析師、證券投資顧問等人員管控,嚴格要求相關人員發佈工作信息或言論前履行內部審批,並持續開展專業培訓。

二是證券分析師、證券投資顧問等從業人員應當規範執業行爲,提升專業能力。證券分析師發佈研報應基於客觀、紮實的數據基礎和事實依據,審慎提出假設,確保分析結論具有合理依據。證券投資顧問作出投資建議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勤勉、審慎地爲客戶提供證券投資顧問服務。相關人員在提供證券投資諮詢服務時,應當強化責任擔當,審慎評估對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自覺維護資本市場秩序。

證監會機構部未來將持續關注,從嚴查處發佈研報業務、證券投資顧問業務違法違規行爲,堅決落實“零容忍”工作方針,發現一起、處置一起,推動行業持續規範健康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 攝圖網_4017830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