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孫桐桐    每經編輯 孫磊    

曾經的“微型電動車之王”知豆汽車在退市多年後,或將重新迴歸市場。

日前,處於重整風波中的*ST銀億(000981,SZ;昨日收盤價1.41元)發佈公告稱,爲加快推進公司在新能源整車製造領域的戰略部署,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計劃出資不超過4億元參與知豆汽車的重整。

*ST銀億表示,目前已與知豆汽車管理人簽訂《備忘錄》,即公司有意作爲知豆汽車新重整投資人,取得知豆汽車的實際控制權及自主經營權,使知豆汽車實現再生。

“*ST銀億參與知豆汽車重組,與微型電動車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有一定關係,看好這一細分市場巨大發展空間,也看好知豆汽車的生產資質,這都是很有價值的資產。”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不過,作爲“白衣騎士”的*ST銀億仍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知豆汽車能否藉此翻盤也是未知。

看重知豆生產資質?

身陷重整風波的*ST銀億之所以參與重整知豆汽車,與後者手握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有很大關係。

“知豆雖然退市多年,但它還有生產資質、產能等資源,*ST銀億接手後,可以有效盤活這些資源,對汽車產業的生產資質和產能進行有效利用,是很有價值的事情。”崔東樹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知豆汽車是於2015年由新大洋機電集團與吉利控股集團等共同合資成立的公司,推出知豆汽車D系列車型。知豆汽車旗下涵蓋了電動汽車研發、生產、銷售、運營等業務。知豆汽車官網顯示,其是全國僅有的8家通過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雙部委審覈的、擁有獨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知豆汽車總部位於浙江寧波寧海縣,核心資產爲其全資子公司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州知豆),蘭州知豆擁有獨立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於2017年2月28日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年產4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覈准的批覆》,蘭州基地佔地超過800畝,擁有完整落成的新能源整車生產線和專業設備,具備正常的整車生產運營條件。寧海基地佔地563畝,具有非獨立新能源整車生產資質,目前該基地建設的新能源整車總裝車間已完工。

此外,近年來,國內微型電動車市場飛速發展也是吸引*ST銀億入局的重要原因。根據乘聯會數據,我國微型電動車的銷量已從2013年的2.8萬輛上漲至2021年的89萬輛,成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大增長點。

在崔東樹看來,微型電動車市場今年銷量仍將保持很高的水平,預計可達到150萬輛左右,市場需求和增長潛力巨大。

“未來5年內,微型電動車市場仍會處於上升通道,知豆作爲在這一市場中曾經的佼佼者,有資本關注並參與進來並不意外。”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向記者表示。

實際上,知豆汽車正是較早踏入微型電動車領域的車企之一。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知豆汽車的年銷量分別爲2.53萬輛、2.4萬輛和4.3萬輛。其中,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榜中,知豆D2更是取得了第6名的成績,比肩傳統車企。但好景不長,隨着2018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知豆汽車銷量開始一路下滑,先後陷入產銷驟減、欠薪欠款等風波,最終在2019年走到了破產重整的境地,此後慢慢淡出公衆視野。

重整與吉利有關?

*ST銀億最新公告顯示,目前,公司已進入重整計劃執行階段,若《重整計劃》執行期間,如公司不能執行或者不執行《重整計劃》的,公司將被法院宣告破產清算。如果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清算,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2年修訂)》,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ST銀億和知豆汽車這兩家經營不善的公司背後均有吉利的背景。*ST銀億的重整投資人梓禾瑾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梓禾瑾芯)的股東方包括赤驥控股集團、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吉利邁捷)、青島海麗匯銀投資合夥企業和寧波市鄞工創業投資合夥企業等,其中,吉利邁捷正隸屬於吉利控股集團。

知豆汽車則是由新大洋機電集團、吉利控股集團、寧海銀石投資基金、金沙江創投基金等共同合資成立。

有消息人士透露,*ST銀億與知豆汽車的結合與吉利有很大關係。*ST銀億以4億元參與知豆汽車重整,吉利在*ST銀億的投資款再回流到吉利投資的知豆汽車中來,這很可能是吉利當時參與*ST銀億重整時的約定。

對此,記者聯繫雙方相關負責人求證,雙方均未進行回應。不過,*ST銀億似乎正在加深與吉利的綁定。*ST銀億稱通過全資子公司擬出資2.6億元收購小靈狗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靈狗出行)部分股權。而小靈狗出行也是吉利投資的一家公司,其第三大股東爲吉利100%持股的杭州普照科技有限公司。同時,小靈狗出行的第六大股東是知豆汽車。

因存在關聯交易,此次收購案也引來了深交所的關注,對*ST銀億相關收購事項涉及的高估值、潛在利益輸送等問題逐一提問。截至發稿前,*ST銀億並未做出回覆。

知豆能否藉機翻盤?

實際上,依靠房地產起家的*ST銀億一直在尋找新的支柱產業。直到2016年,掌門人熊續強開啓轉型之路,將以房地產爲單一主業的上市公司*ST銀億轉型爲“房地產+高端製造”雙主業的綜合性公司。

當年,*ST銀億一口氣花了120億元收購了三家行業領先的國外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美國ARC、日本艾禮富和比利時邦奇,並將其中兩家注入*ST銀億股份。目前,*ST銀億的主營業務爲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動力總成系統的研發與生產。

*ST銀億表示,本次擬參與知豆汽車重整事項,是公司基於自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而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與公司現有汽車零部件製造業務形成明顯的協同效應,是公司長期戰略佈局的重要舉措。同時,本次投資事項也有助於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符合上市公司和全體股東的長遠發展利益。

對於知豆汽車來說,藉助*ST銀億“白衣騎士”的力量,不僅可以盤活產能和生產資質,還有望在空間廣闊的微型電動車市場中重獲新生。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越來越多車企都在搶奪微型車市場這塊誘人的蛋糕,隨着玩家持續加註,補貼退坡等因素,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環境也更具挑戰。

根據最新新能源車補貼政策,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其中,續航里程在300km以下的小車無補貼;續航里程在300km~400km的電動小車補貼減少3900元。這無疑將給微型電動車的銷售增加一定難度。

此外,在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瘋漲的背景下,具有“性價比”優勢的微型電動車將面臨挑戰。日前,因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等因素影響,“網紅”微型電動車五菱宏光MINIEV已於近日宣佈漲價4000元~8000元不等。

“微型電動車市場的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動了微型電動車價格的上漲,加上疫情影響,或將打擊部分消費者的購車慾望,因此預計今年微型電動車的市場規模在100萬~110萬之間。”任萬付表示。

在任萬付看來,知豆汽車因經營不善於2019年退市,3年時間微型電動車市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對知豆汽車來說,想要重回巔峯的困難比較大,但僅僅生存下去還是有較大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