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受深圳航空虧損影響,深圳國際2021年淨利下滑11%

記者|戈振偉

2021年,在新冠疫情反覆、市場下行等背景下,物流基礎設施開發運營商深圳國際的核心業務雖然保持快速增長,但受到聯營公司深圳航空虧損的影響,公司淨利潤錄得11%的跌幅。

據深圳國際(00152.HK)3月30日發佈的2021年業績報告,2021年,公司實現收入166.8億港元,同比下降3%;經營盈利96.04億港元,同比下降6%;股東應占盈利35.63億港元,同比下降11%。其中,核心業務股東應占盈利同比上升47%至港幣27.04億元。

報告稱,公司去年收入微跌主要原因在於物流園轉型升級業務中梅林關項目交付進度影響。2020年,梅林關項目二期“和雅軒”住宅單位全部售罄並交付買家,並確認收入港幣 46.97 億元,而2021年度僅確認二期住宅裝修收入3.09億港元。

同時公司稱,目前前海首期辦公及商業項目尚處於前期招商和運營期,招商情況符合預期,預計2022年可爲本集團帶來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國際是深圳市屬直管企業中唯一一家整體境外上市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以收費公路、現代物流、港口及環保爲主業的國有產業集團,並持有深圳航空公司49%股權及持有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10%股權。

深圳國際的收費公路及大環保業務由旗下A+H股上市公司深圳高速統籌經營。隨着國內宏觀經濟復甦並進入平穩,收費公路營運表現重回正軌,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12.81億港元,同比上升22%。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公司收費公路板塊收購了H股上市公司灣區發展(00737.HK),獲得廣深高速和廣珠西線高速經營權益,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市場份額。

2021年,公司物流園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及股東應占盈利較去年同期上升56%及229%至港幣13.8億港元及5億港元,主要受惠於三個因素:

其一、公司在上海、天津、重慶、成都、義烏等8個城市新增了71萬㎡運營面積,帶來相應增量租金收入;

其二、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國已投營的30個物流園項目綜合出租率達93%;

其三、綜合物流港“投建融管”商業模式取得突破,南昌綜合物流港成功實施資產證券化爲公司貢獻股東應占盈利約港幣1.75億港元。

截至2021年年末,深圳國際在大灣區共佈局9個物流項目,其中已經運營/管理項目共 4 個,建設中的項目包括深圳的龍華黎光項目;此外,平湖南項目、鹽綜保項目、坪山項目計劃於2022年開工建設。

2021年,公司港口板塊及相關服務業務收入及股東應占盈利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92%及19%至港幣27.12億港元及1.08億港元。

整體來看,過去一年,深圳國際的核心業務板塊表現相對亮眼。同時,前海、梅林關的物流園轉型升級項目亦持續貢獻收益,主要包括前海頤灣府交付帶來的投資收益8.75億港元,以及轉讓房地產子公司聯合置地35.7%股權帶來的股東應占盈利28.52億港元。

但受到聯營公司深圳航空錄得淨虧損約人民幣33.44億元(深國際應占虧損約19.93億港元)因素影響,公司整體股東應占盈利錄得11%的跌幅。

公司董事局建議向股東派發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0.125港元及受惠於一次性收益所帶來的特別股息每股0.703港元,每股合計爲0.828港元,派息率爲52.7%。這是公司連續5年保持高比例分紅,分紅累計達107.89億港元。

股價表現上,截至3月30日收盤,深圳國際(00152.HK)報7.99港元/股,市值181億港元,相對疫情前,跌幅超過一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