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黃興利 北京報道

在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下,老牌食品飲料企業達利食品出現利潤下滑。3月28日晚,達利食品發佈2021年財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收入222.94億元,同比上升6.4%;實現淨利潤37.25億元,同比下降3.2%,這是自2013年以來其淨利首次出現負增長。在這份財報發佈後,達利食品在資本市場並未呈現大幅波動,3月31日收於4.11港元/股,跌1.44%,總市值約562億港元。

休閒食品拖後腿

在年報披露後,達利食品因爲淨利潤下滑數據引發關注。

這是近9年來,達利食品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2015年達利食品淨利潤增速分別爲71.93%、74.4%、40.24%,開始逐年下滑,尤其從2016年開始,其淨利潤增速繼續趨緩:2016年至2021年,這一數據分別爲7.71%、9.47%、8.26%、3.3%、0.2%、-3.2%。

目前達利食品旗下業務分爲三大板塊,分別是家庭消費、休閒食品及即飲飲料。在這三大業務板塊中,包括了達利園、可比克、好喫點等知名品牌的休閒食品板塊貢獻了營收的半壁江山,去年其全年營收同比下滑2.7%至99.43億元,毛利33.99億元,同比下降11.8%。

除了休閒食品外,達利其他兩大板塊業務均實現大幅增長,其中家庭消費分部收入同比上升22.7%至36.35億元,毛利同比上升12.4%、即飲飲料分部收入同比上升6.8%至65.96億元,毛利上升6.6%。可以說,休閒食品在去年拖了達利整體業績後腿。

對於休閒食品業務板塊業績下滑,達利食品在財報中表示,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休閒食品板塊對部分低毛利產品進行價格調整,由於渠道對提價的傳導反應時間,週轉有短期影響,下半年休閒食品銷售輕微下滑。

公開報道顯示,去年8月中旬,達利食品方面稱,隨着製造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市場費用成本的不斷提升,導致企業的運營成本有所上漲,經集團研究決定2021年8月16日起,集團將根據運營成本的上浮及回落情況,對達利食品旗下食品三大系列部分產品調價。但從年報數據來看,漲價並未阻止休閒食品板塊疲軟趨勢。

實際上,去年下半年以來,不止是達利食品,包括億滋國際、洽洽食品涪陵榨菜、海天味業等在內的一衆食品快消企業紛紛提價以應對成本上漲壓力。在行業分析人士看來,疫情在去年下半年多次出現反覆,整體社會零售數據出現放緩,提價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成本壓力,但由於快消零食等產品價格彈性相比較大,提價同時也存在銷量下滑風險。

對於達利市場表現,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3月31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整個達利來說,其在營銷方面非常有亮點,降維打擊,但在整個產品創新這一塊,基本上一直在模仿跟進,沒有太多創新。在朱丹蓬看來,達利老產品在萎縮,新產品沒有太多,已進入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所以,他預判,2022年達利也不會有太多亮點。

即飲喜憂參半

相比休閒食品領域出現降速,達利食品去年在即飲飲料方面可謂“喜憂參半”。

財報數據顯示,達利2021年在即飲板塊收入爲65.96億元,同比上年增加6.8%。在這一板塊中,功能飲料樂虎在去年實現收入32.22億元,同比增16.3%。

對於樂虎銷售猛增,達利方面在財報中透露,“2021年上半年,樂虎進行渠道利潤分配及團隊架構優化,經銷商及終端盈利能力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銷售團隊及經銷商隊伍專注度得到提升,渠道活力得到健康釋放,終端掌控力得以加強,原有市場滲透不斷提高。”

樂虎銷售猛增與中國功能飲料市場競爭格局重構大環境息息相關。受紅牛商標糾紛事件影響,券商研報數據顯示,2011-2021年,紅牛市佔率從89.6%下降至52.2%,國產主打中低價位帶的能量飲料品牌東鵬、樂虎等市佔率快速提升。以東鵬爲例,其去年營收與歸母淨利增幅均超過四成。

記者觀察到,在功能飲料市場格局重構期,不光是渠道改革,在品牌營銷上,達利對於樂虎也傾注不少營銷資源,在線上傳播上,積極贊助歐洲盃、世預賽等頂級體育賽事的播放平臺,同時與探險真人秀合作外,在線下活動上,也在贊助和參與全國性及地區性運動賽事,強化樂虎品牌形象。

不過,與樂虎加速搶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涼茶業務,去年營收同比下降2.3%至16.68億元。

對此,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隨着近年來0糖概念興起,在飲料市場上涼茶熱度已經過去了,市場規模低速擴張情況下,衆多涼茶品牌都需要尋找新的差異化競爭點。

銷售費用增近一成

2018年,達利營收首次突破200億大關,在這一過程中,開拓新領域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先是2017年推出了豆本豆進軍豆奶領域,隨後在2018年底又推出美焙辰進入短保麪包行業。不過也是從2018年開始,其營收增速就降至了個位數。

在2018年之前披露年報數據時,達利將旗下業務主要分爲食品產品和飲料產品兩大主要板塊。不過,從2019年年報開始,達利開始按照家庭消費、休閒食品和即飲飲料三大產業來公佈數據,一個細節是,儘管休閒食品一直是最大的營收來源,但家庭消費排序卻在最前面,這一業務板塊的優先級可見一斑。

2021年最新數據顯示,美焙辰實現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33.5%;豆本豆實現收入22.45億元,同比增長16.8%。家庭消費業務在達利總營收中佔比已約達16%。

值得關注的是,自2017年推出新品以來,達利在銷售及經銷開支上保持穩定小幅增長,2017年到2021年這一數據分別爲32.48億、33.77億、36.77億、35.55億及38.84億。2021年,達利銷售及經銷開支費用增幅達到9.3%,對於這一數據上升,達利方面指出,主要由於本集團繼續加大對新產品的廣告宣傳力度導致廣告開支上升,及家庭消費板塊銷售人員增加導致人工成本上升。

不過,從銷售費用率上來看,達利近年來這一數據保持在16%-17%上下,與新興的休閒零售企業及飲料企業相比尚屬“剋制”。作爲對比,從2017年到2021年前三季度,來伊份的銷售費用率均超過30%;三隻松鼠2018年到2021年前三季度,這一數據也保持在17%-22%這一區間;農夫山泉近幾年的銷售費用率也保持在24%-25%上下。

對於銷售及經銷開支上漲是否有相應管控措施等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3月30日向達利食品方面發送採訪提綱,但截至記者發稿並未獲得回覆。

值得關注的是,達利食品現金流強勁,去年現金增加42.14億元,淨現金達到165.96億元,猛增34.1%。作爲對比,蒙牛乳業在2021年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數據爲114億,農夫山泉2021年這一數據爲147.87億。

手握大量現金,未來動向也是一大看點。在財報中,達利指出,集團會堅持審慎的財務管理政策,保持充沛的現金流,維持健康的財務狀況。在強化內生增長的同時,將繼續關注併購和外部合作的機會。

責任編輯:盧曉 主編:寒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