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其因。

3月已到尾聲,年報季即將結束,卻有數十家上市公司稱年報延期披露,更有多家公司在審計機構上出了“變故”。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初至3月31日,共有62家上市公司發佈了擬變更或已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有些公司已經找到審計機構,有的甚至還沒找到,有的找到後審計機構又臨時辭任。

對於找不到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而言,年報面臨“難產”風險,當下留給公司補救的時間只剩下最後一個月;對於臨時變更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而言也不容易,想要在短期內保質保量地完成審覈、交接、審計和出報,也並非易事。

上市公司年報爲何會難產?爲何臨近“交卷日”還要換所?會計所又爲何臨陣退縮?事出反常,必有其因。

多家ST公司臨時換所

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以來發布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公司中,有19家是ST甚至*ST的公司,其中包括*ST華訊、*ST星星、*ST聖萊、*ST昌魚、*ST中天、*ST當代等等。有的公司不只一次臨陣換所,有的公司在上一年就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有的則在退市邊緣徘徊。

比如3月22日,ST輔仁公告表示因公司業務發展和年度審計工作需要,經協商一致擬聘請深圳旭泰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夥)爲公司2021年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及關聯方資金往來審計機構。

被“替換”的北京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北京興華”)就曾對公司2020年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涉及資金佔用、違規擔保、訴訟案件、應收賬款、持續經營能力等多項事項。2021年11月30日,該所向輔仁藥業呈送了《關於解除2021年報審計業務的函》。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興華上任也不過一年。2020年12月,公司纔剛將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瑞華”)換下,理由同樣是“因公司業務發展和年度審計工作需要”。

彼時,瑞華在出具的審計報告上寫道:“我們不對後附的輔仁藥業公司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由於‘形成無法表示意見的基礎’部分所述事項的重要性,我們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作爲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

3月8日,*ST聚龍也宣佈擬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將原聘的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改爲擬聘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2020年度,該公司也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更有甚者,會計師事務所主動請辭。

比如*ST聖萊,原審計機構爲立信中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立信中聯”)就發函表示其所接ST項目受限,加之審計業務量繁重和疫情影響、人員調動困難等原因,無法繼續承接*ST聖萊2021年度審計工作,主動向公司提出及時選擇其他會計師事務所。*ST聖萊擬聘請北京興昌華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夥)(下稱“興昌華”)爲公司2021年度審計機構,聘期爲一年。

同樣的,2020年立信中聯也出具了帶有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的強調事項的保留意見審計報告,認爲公司在該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或追溯重述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爲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爲負值,或追溯重述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淨資產爲負值;並表示“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對本公司股票交易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又如*ST昌魚,1月27日收到年審會計師事務所中勤萬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下稱“中勤萬信”)發來的《關於辭任2021年審計工作的告知函》,中勤萬信表示由於業務量較大,至今尚未開展公司2021年度審計工作,經審慎評估審計工作量及項目排期、人員安排等實際情況,預計無法按期完成審計工作,提請不再繼續擔任公司審計機構。

根據最新的公告,*ST聖萊董事會、監事會已經審議通過聘請興昌華爲公司2021年度審計機構。

而*ST昌魚則不那麼幸運了。交易所發函要求公司回覆辭任會計師相關情況,儘快聘請年審會計師並積極配合,按期對外披露年報。然而,*ST昌魚不僅數次延期回覆問詢函,截至發稿仍舊未能披露選聘會計師事務所的進展。

根據3與15日的監管函,如監管覈實公司及相關方存在惡意拖延回覆重大事項、不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等信息披露違規行爲,將對公司啓動自律監管程序。

可以換,但一般不這麼換

從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理由來看,多家公司或表示“公司綜合考慮業務發展需要和審計需求、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員安排和工作計劃等實際情況”,或表示“某事務所已連續多年爲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爲更好地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客觀性、公允性,同時綜合考慮公司經營發展及審計工作需求”,更有“受疫情影響,審計任務繁重及人員調動,經審慎檢視人員及時間安排,爲保障審計質量,經與會計師事務所充分溝通、協商,雙方一致同意終止服務協議”等等。

“換所的理由雖然成立,但是背後的邏輯未必如此。”某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對記者表示。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與審計機構的合同一年一簽,並每年在通過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後完成續簽或做出換所的決定。

爲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允性,也確實有企業會進行定期輪換審計機構或簽字會計師。該合夥人舉例稱,按照規定,簽字會計師在提供審計服務一定年限後,應當進行輪換。

一般而言,國有企業會定期輪換會計師事務所,民營上市公司審計機構雖然不需要定期輪換會計師事務所,但上市公司的簽字會計師在提供審計服務一定年限年後需要進行輪換,通常的輪換時限是5年。

換言之,可以換所,按規則換所會打提前量。問題出在,究其原因爲何上市公司會臨時換所?有些可能是主動換,有更多的可能是被迫換,但都屬於“高難度動作”。緣何明知高難度卻仍舊一定要做,有可能因爲公司本身財務或者其他方面出現了問題。

“審計報告就像是上市公司的一份體檢評估報告,審計機構既是體檢醫生,同時也是服務機構。由於這份體檢評估報告是面向公衆投資者,若這份體檢報告報出問題,或者是與企業預期相左的結果,那麼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是重大的。當審計機構意識到潛在的審計風險越線了,就可能會選擇離開。”

同時他也強調,並不是每一次換所都意味着公司存在問題,也不代表“接棒”的審計機構沒有風險管控意識。只能說原來合作的雙方對於上市公司新發生的某些事項上的判斷和的態度上出現了差異。”

“通常來說,如果公告是在年底前發出的,距離發佈年報還有一定的提前量,是相對合理的。但現在已經接近年報尾聲,再提出換所留給後續接棒的事務所時間太短了,對於後任會計師事務所而言,按時完成年報的目標任務艱鉅。”

以監管對“上市公司受疫情影響難以如期披露2021年報的,可申請延長至2022年4月30日前披露”的安排計算,距離截止日期僅剩最後一個月。上述合夥人表示,此時換所不僅上市公司會面臨挑戰,對“接棒”的審計機構也有很高的風險。“一般而言,規模較大的審計機構不會在這種時間點上承接上市公司年報業務,工作量大,時間緊迫,而且風險也未可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