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最後一天,仍有多家房企年報失約,正榮地產(06158.HK)如期交出了答卷。

“相信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3月31日下午,正榮地產董事局主席黃仙枝在業績會上如是說。

在黃仙枝看來,2021年對正榮地產乃至整個中國房地產行業而言,是不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正榮地產面臨多重壓力接踵而至,融資遇阻,公司利潤下降。

根據業績報告,2021年正榮地產實現合約銷售1456億元,同比增長2.6%,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97.1%,完成率高於同期行業水平。截至2021年年底,正榮地產的總資產同比增長15%至2538億。

收益方面,數據顯示,2021年正榮地產實現營業收入370億元,同比增長2.4%。但受調控影響,疊加公司採取的加速銷售去化策略,使得盈利空間有所收窄,毛利、毛利率、以及淨利潤等均有下滑。

截至去年年底,正榮地產實現毛利53.82億元,同比減少22%,毛利率爲14.5%,同比下降4.6%;溢利同比減少66.4%至11.96億元,核心純利同比減少30.9%至22.84億元;歸屬股東淨利潤爲8.09億元,同比下降達69.47%。

對此,正榮地產執行董事、副總裁兼財務總監陳偉健認爲,目前公司已處於相對較低水平,若市場環境和成本控制情況得到改善,毛利率等有增長空間。

“地產高毛利高增長的時代已過去,在限地價、限房價持續情況下,土地增值空間很小,毛利率普遍都在下行。” 黃仙枝表示,伴隨土地市場迴歸理性,毛利率下行趨勢有望得以扭轉。接下來,正榮地產還將通過控制費用、提升運營效率、加強現金流管理等途徑改善利潤水平。

在業績會上,黃仙枝提到,正榮地產去年已補充430萬平方米的土儲,可確保2022年的可售資源。截止2021年底,正榮地產的總土儲規模提升到2595萬平方米,對應的貨值約爲4300億元。

82%土儲是位於一二線核心城市,項目銷售和溢價得以保證。在2021年,正榮地產一二線核心城市的項目實現了90%的銷售金額,合約銷售均價爲16545/平方米,較2020年的12295元/平方米,增長34.6%。

目前,正榮地產需要更聚焦於生產經營和回籠資金兩大工作來降低負債規模,以保證財務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年報顯示,在2021年,正榮地產的新開工面積達到506萬平方米,竣工面積接近800萬平方米,年底在建1901萬平方米。期內,公司已合計交付63個項目,達5萬多戶;2022年一季度也順利完成4600多戶的交付,預計二季度交付量會超過19000戶。

爲加速回籠資金,正榮地產還從盤活資產方面入手。據其盤點,正榮地產持有投資性物業12個,以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辦公樓爲主,分佈於南京、西安和上海等地,公允價值接近100億元,扣除貸款後的淨值約有40多億。

界面新聞從正榮地產業績會上了解到,公司已從合作項目中梳理了20-30個項目與合作方洽談股權轉移,以盤活項目受限資金,爭取在未來數月逐步落實。

具體到債務方面,截至2021年末,正榮地產剔除合約負債的資產負債率下降1.7個百分點至74.9%,現金短債比爲1.14倍,淨負債率爲85.5%。

至2022年,境外資本市場和經營環境發生變化,美元債在總融資中佔比29%的正榮地產也受到不小影響。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末,正榮地產未來一年內到期的債務約344億元(有61.8億元展期至2023年),境外債約64.9億。無實質性違約情況。

爲解決當前流動性問題,正榮地產還決定暫緩拿地。同時,黃仙枝也表示,考慮到今年市場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公司不再設具體銷售目標,但會繼續促銷售,加快資金回籠,儘快降槓桿。

正榮地產積極“自救”顯而易見。不過,對於未來的房地產行業,黃仙枝仍持謹慎態度。

他認爲,接下來房地產行業仍面臨控負債、降槓桿和資本市場重塑信心的難點,“但政策已見底,後期或許會慢慢回暖”,預計市場還需要3-5個月的時間來修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