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去年,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持續演繹,公募基金規模超過25萬億元。在此背景下,去年券商的基金分倉佣金收入超過200億元,較2020年增加近80億元,增幅57.52%。

券商分倉佣金排名也隨之浮出水面:中信證券蟬聯冠軍寶座,長江證券位列第二,廣發證券上升1位躋身前三。5至10名的排位競爭則較爲激烈,海通證券從去年的第10名升至第6名,中泰證券下滑3個位次,排在第9名。

廣發證券躋身前三

數據顯示,公募基金2021年年報披露的股票交易量爲27.03萬億元,2020年爲17.1萬億元,增幅58.07%。由於股票交易量大幅增加,2021年券商的基金分倉佣金收入達213.06億元,較2020年增長57.52%。

整體來看,共有37家券商的分倉佣金收入超過1億元,2020年的家數爲31家。其中,中信證券、長江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等4家券商的分倉佣金收入超過10億元。

去年分倉佣金排名前三的券商名單略有變化。具體來看,中信證券分倉佣金高達14.69億元,較2020年增長43.51%,再度蟬聯冠軍寶座;長江證券以11.62億元的分倉佣金繼續位列第二,較2020年增長57.38%;廣發證券分倉佣金也實現高速增長,較2020年增長73.79%,躋身前三。

此外,第5至10名的排位也出現較大變化。和2020年相比,老牌券商海通證券迎頭趕上,排名從第10名升至第6名,興業證券排名也從第8名上升至第7名。有人歡喜有人愁,中泰證券排名從第6名滑落至第9名。

在公募股票交易量大增的這一年,有券商借機實現快速增長。具體來看,24家券商分倉收入翻倍,例如,德邦證券分倉佣金收入同比增長902.54%,排名也從69升至44。類似的還有萬和證券、金元證券、開源證券等,分倉佣金收入增長均超300%。

從分倉收入增幅看,德邦證券研究所成爲最大“黑馬”。2021年2月份,任志強正式加盟德邦證券出任研究所所長,從零開始發力賣方研究業務。對於研究所未來的建設,任志強提出了2022年建立180人的研究團隊,並挑戰全年收入增速200%以上等目標。

此外,也有11家券商分倉收入同比增速爲負。

表:2021年基金分倉佣金排名前十的券商

佣金費率降至萬八以下

二級市場交易活躍,爲券商帶來豐厚的佣金收入。不過,機構整體的佣金率仍在下降。

一直以來,基金公司與券商間的佣金費率約定俗成地定在萬分之八,俗稱“機構批發價”。去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量大增,但基金租用券商席位支付的佣金佔股票交易量的比例則下降到萬分之八之下。

數據顯示,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廣發證券、東方財富證券的佣金費率均在萬八以下。收入大增的同時,德邦證券降傭較爲明顯,佣金費率從上年的萬8.5降至萬6.8;九州證券佣金費率則大幅上升,從上年的萬3.8升至萬9.3。

近年來,券商對研究業務的重視程度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小券商重金打造研究團隊,基金佣金的競爭也更加激烈。滬上一券商研究機構人士說道:“研究機構爲搶佔市場份額,會主動提出降低基金公司的佣金費率,以換取分倉收入。”

有業內人士認爲,這種變化將倒逼券商研究所加快商業模式轉型。從去年開始,一些以賣方研究爲主的研究所已紛紛提出轉型戰略,轉型的主要方向是開拓新的服務對象,尤其是要加強對內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