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教育部網站發佈了《教育部等五部門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的若干意見》,明確就加強高校用以認定學分的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提出意見。

《意見》在第三部分“高校要嚴格學生在線學習規範與考試紀律”中強調,嚴禁出借個人學習賬號給他人使用,嚴禁通過非法軟件或委託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術服務等方式獲取學習記錄和考試成績的“刷課”“替課”“刷考”“替考”行爲,嚴禁以任何形式傳播課程考試內容及答案。

違規違紀行爲一經查實,由涉事學生所在高校根據學生管理規定、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等,取消課程成績,視情節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相應處分,並記入學生檔案。對參與組織“刷課”“替課”“刷考”“替考”並構成違法行爲的學生,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此外,《意見》表示,根據高校教學需求,及時準確提供相關高校學生學習數據。發現“刷課”“替課”“刷考”“替考”的學生,應當予以記錄並通報學生所在高校,由高校按照學生管理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爲規範普通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維護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現就加強高校用以認定學分的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提出以下意見。

一、高校要切實履行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責任

1.高校是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的責任主體,要制定本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辦法,規範課程選用、教學、評價、督導和學分認定等管理制度,將在線開放課程納入日常教學管理,做到線上與線下課程同管理、同要求。

2.強化課程選用管理,實行嚴格的意識形態審查、內容審查和質量監督,確保課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符合科學性、適用性要求。不得選用內容陳舊、服務質量差的在線開放課程。

3.對選用的在線開放課程要配備課程責任教師,全面負責課程教學服務與管理,加強學生誠信教育,健全學生違紀行爲認定與處理辦法。

4.嚴格考覈評價管理,根據課程教學實際,嚴格學習過程和考試監管,在考試中通過人臉識別、雙機位等技術手段強化考試監督。不得將在線開放課程考試完全交由在線課程平臺等第三方負責。

二、高校要加強對在線開放課程教師的管理

5.高校在線開放課程主講教師及教學團隊應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實施完整的教學活動,並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做好在線服務,確保上線課程質量。

6.選課高校責任教師應當配合在線開放課程主講教師及教學團隊的教學活動,加強學習組織和課業輔導,強化課程考覈監督管理。

7.對造成教學事故的在線開放課程教師或選課高校責任教師,由其所在高校根據教師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教學事故處理辦法等給予相應處分。

三、高校要嚴格學生在線學習規範與考試紀律

8.高校學生應當按照其所在學校選課要求,通過教務系統選修在線開放課程,簽署在線學習誠信承諾書,遵守課程學習紀律和考試紀律。

9.嚴禁出借個人學習賬號給他人使用,嚴禁通過非法軟件或委託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術服務等方式獲取學習記錄和考試成績的“刷課”“替課”“刷考”“替考”行爲,嚴禁以任何形式傳播課程考試內容及答案。

10.違規違紀行爲一經查實,由涉事學生所在高校根據學生管理規定、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等,取消課程成績,視情節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相應處分,並記入學生檔案。對參與組織“刷課”“替課”“刷考”“替考”並構成違法行爲的學生,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四、完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自我監督機制

11.提供學分課程的平臺必須嚴格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履行安全保護義務,平臺安全保護等級不應低於第三級。

12.嚴格執行在線開放課程上線基本規範,建立課程內容、質量審查和運行保障制度,嚴把政治關、學術關、質量關。未經高校審查並正式推薦的課程不得受理,達不到基本規範要求的課程不得上線。

13.強化學習過程監控,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依法依規對身份認證、課程內容、討論記錄、學習數據實施監控,有效識別“刷課”“替課”“刷考”“替考”行爲。

14.根據高校教學需求,及時準確提供相關高校學生學習數據。發現“刷課”“替課”“刷考”“替考”的學生,應當予以記錄並通報學生所在高校,由高校按照學生管理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15.嚴格遵守國家網絡安全管理規範,確保意識形態安全、信息內容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運行服務安全,有效防範有害信息傳播、在線服務中斷、數據篡改和師生個人信息泄露。

五、健全課程平臺監管制度

16.建立課程學習過程監管機制。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委託第三方機構建設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對在線開放課程教學過程實施大數據監測。提供學分課程的平臺必須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提供開放用戶身份數據,開放課程訪問數據、學習行爲數據以及相關運行數據,便於教育行政部門對課程質量和教學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監測情況,及時對異常學習行爲集中的高校、平臺進行通報。

17.建立課程平臺“黑白名單”制度。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對提供學分課程的平臺進行備案審覈,監管規範、課程質量高、管理服務好的平臺進入“白名單”,並在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政務網站上公佈,“刷課”問題頻出、課程質量低劣、管理服務落後的平臺列入“黑名單”。高校必須從列入“白名單”的平臺上選用學分課程。

六、建立多部門協同聯動機制

18.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負責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工作,統籌指導和監督學校落實主體責任,會同國家和省級網信、電信主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聯合治理。

19.網信部門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研判意見,依法對“刷課”APP和違法售賣課程的平臺、賬號進行處置。

20.電信主管部門依法處置經有關部門認定的違法違規“刷課”網站和APP。

21.公安部門依法打擊利用黑客手段提供有償“刷課”服務違法犯罪活動。

22.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依職責查處相關違法違規市場經營活動。

請各地各高校根據本意見,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制定具體實施辦法。職業教育以及高校舉辦的學歷繼續教育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參照實施。

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

2022年2月11日

“付費刷課”爲什麼屢禁不止?

我們問了問專家↓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截至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超過5.2萬門,學習人數達8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數3.3億人次,慕課數量與學習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隨着大學生上網課的討論越來越多,卻出現一些 “付費刷課”“寧刷不上”的現象

據法治日報消息,2021年,遼寧警方偵破一起“付費刷課”案件。警方通報,5家刷課平臺數據顯示,僅2019年至2020年,全國範圍購買刷課服務的學生就超過790萬人,刷課數量超過7900萬科次。

爲何會出現屢禁不止的刷課現象?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多位教育界專家。不少專家表示,一方面要呼籲學生規範自己的行爲,加強自律意識,同時也應反思大學的網課究竟出了哪些問題,讓大學生們“寧刷不上”。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陳何芳表示,大學生選擇“刷”與“不刷”,實際上是在對自己的精力和時間進行一種資源配置。

“這些學生經過多年的競爭進入大學,實際上一直處在資源的篩選中。大學生對於自己的時間精力、興趣、特長、人生髮展如何安排都會有自己的思考,爲什麼很多學生不願將精力放在看網課上,那是因爲他們認爲這不是自己的‘剛需’,它無法爲自己的學習生活乃至未來發展帶來好處。作爲學校,應當重視並且認真看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體選擇,而不是無差異地統一要求上網課。”陳何芳說。

陳何芳認爲,現在的大學生多是00年以後出生的,他們對於視頻這種新興的授課形式已經非常熟悉,也缺少一定的剛需。“因此學校一方面要在‘起點’把好關,在網絡課程的設置和選擇上做好篩選工作,不能把很多東西都塞給學生。另一方面要強調‘輸出’,要檢驗學生上網課後的知識轉化情況,而不是簡單地看系統刷沒刷夠時間。”

不少專家認爲,學生“刷課”,更反映出一些大學老師的不負責任,他們不加篩選地把網課任務扔給學生,只要達到觀看時長,就認爲學生已經學好學會,這種教學模式本身就是不可取的。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郭文革表示,“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對於線上教學而言,老師對學生的第一個服務就是篩選優質內容,而不是籠統地推薦一門慕課課程。”

教學“上網”

更要“上心”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整理:陳茜)綜合教育部官網、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記者 葉雨婷)、澎湃新聞、法治日報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