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魔幻!京東方扣非淨利增長八倍,股價爲何跌了一年,價值投資邏輯失效?

華夏時報 記者 盧曉 北京報道

雖然面板價格出現回落,但面板企業在2021年依然有一個豐收年。

3月30日晚間,京東方宣佈其2021年實現營收約2193億元,同比增長約62%,同時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58.31億元,同比增長約四倍。扣非後近240億元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則接近八倍。

但對於面板企業來說,2022年卻不一定有去年的好光景。4月1日,截至《華夏時報》記者發稿,京東方A盤中價格4.3元,下跌0.23%。它7.53元的52周的股價最高點,還出現在去年4月下旬。

顯示器件貢獻超九成營收

顯示器件是京東方的最大業務。

去年,京東方的顯示器件業務,實現營收約2022億元,同比增長約64.3%,佔據京東方去年總收入的92.21%,比2020年提升了1.4個百分點。這一業務去年26.36%的毛利率,同比增加近10%。

財報顯示,去年顯示器件業務的產品銷量同比增長9%,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7%。其中,京東方在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顯示器顯示屏和電視顯示屏等五大主流產品銷量市佔率,繼續佔據全球第一。此外,京東方還在財報中披露,其柔性OLED在2021年12月的單月出貨量首次突破千萬級。

《華夏時報》記者看到,今年3月,京東方在投資者平臺曾回答投資者提問稱,其目前已投產三條柔性AMOLED產線,分別爲成都、綿陽、重慶第六代柔性AMOLED產線,目前三條產線均已量產。

京東方內部第二大業務,是包括智慧終端、智慧交通等在內的物聯網業務,在去年取得約283.79億元的收入,約佔據京東方的總收入的12.5%,同比增長約48%。此外,傳感器及解決方案、MLED、智慧醫工這三個業務,合計佔據京東方總收入的1.15%。

而分地區來看,京東方近43%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接近44%的收入來自亞洲其它地區。歐洲市場只佔據京東方2.5%的收入,美洲市場則接近11%。在前兩個市場,京東方的毛利率都超過29%。

截至去年年末,京東方第一大股東爲持股10.57%的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是持有其3.56%股份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此外,京東方再無持股超過3%的單一股東。

液晶價格持續下跌

雖然去年日子總體看上去紅火,但面板廠需要面對的一個現實是,大小尺寸的液晶面板,在去年年中先後出現價格拐點,持續走跌。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小尺寸液晶面板自去年4、5月份,大尺寸液晶面板自去年6月起,價格一直在跌,面板廠去年12月的“業績壓力比較大”。

這一點,從京東方去年四個季度淨利潤率的波動中,也能窺見一斑:去年四個季度,京東方的淨利潤率分別約爲10.4%、13.1%,12.9%和10.4%。

北京迪顯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易賢兢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看液晶市場需求不好,主流品牌還在減量,液晶面板的價格可能會跌到Q2。他認爲,Q3因爲北美備貨旺季以及世界盃備貨的推動,可能會迎來2-3個月的溫和回升,“然後繼續下行”。

易賢兢還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液晶面板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在於,過去兩年市場需求被透支,“今年初步來看,TV面板業務壓力很大,MNT面板今年也是供過於求的狀況。”

在液晶之外,面板企業也一直在尋找其它的顯示技術方向。

MLED已經成爲面板企業發力的一個重要方向。京東方也在年報中提及,其已應用自己獨有的玻璃基主動式驅動技術,發佈了75英寸、86英寸電視背光產品、34英寸顯示器背光產品。此外,其Mini LED背光筆記本產品,實現頭部品牌客戶量產交付,Mini LED VR產品也實現頭部品牌客戶量產導入。

不過,需要提及的是,京東方的MLED業務在2021年約實現了4.52億元營收,僅佔據其總收入的0.21%。

此外,對於另一個顯示方向OLED領域,此前多位業內人士在跟記者交流時都認爲,全球芯片短缺對於OLED面板影響較大。易賢兢還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國內的OLED面板廠,“短期內肯定還是虧錢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