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李依農 上海報道 當地時間3月31日,白宮發表聲明,宣佈美國將釋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石油儲備(SPR)。在接下來的6個月裏,美國將平均每天在市場上增加釋放100萬桶石油儲備,以應對油價上漲。

這是美國總統拜登爲了緩解不斷攀升的能源價格與通脹所採取的新措施。據央視新聞報道,新措施由兩部分組成,即立即增加石油供應,以及實現真正的美國能源獨立。

受此消息影響,國際油價回落;美國三大股指當日下挫,均收跌逾1.5%。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跌1.57%,報4530.14點;道指跌1.56%,報34678.35點;以科技股爲主的納指跌1.54%,報14220.52點。

整體來看,美股市場3月迎來反彈,三大股指集體上漲。標普500指數累漲3.58%;道指累漲2.32%;納指累漲3.41。隨着3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落下帷幕,一季度美股總體呈下跌趨勢。標普500指數累跌4.95%,爲兩年來首次季度下跌;道指跌4.57%;納指跌9.1%,爲兩年來最大季度跌幅。

同日,美國2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出爐。數據顯示,美國2月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6.4%,續創近40年新高。備受美聯儲決策者關注的通脹指標——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5.4%,爲1983年以來最高水平。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傑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來看通脹短期將維持,預計下半年有機會迎來拐點。如果通脹水平持續上升,那麼美聯儲定一會執行較緊縮的方式來對抗通脹。往後看,考慮到逐漸明朗的加息前景、地緣局勢等將對整體風險資產帶來的提振,王昕傑表示,“我們仍然維持對美股以及全球風險資產樂觀的態度”。

通脹下半年或見拐點

據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3月31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2月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6.4%,與預期相符;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5.4%,爲198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前值爲5.2%。

值得注意的是,在連續上升環比數據當中,2月的環比數據有所下降,從1月的0.5%下滑至0.4%。這是否意味着備受美聯儲與市場關注的通脹有放緩或即將降溫的跡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水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相較,PCE指數對通脹的衡量更爲全面。目前來看,美國通脹仍會繼續攀升,尚未見頂。環比增速確實略微放緩,但僅意味着整體增速基本趨於穩定。受俄烏局勢進展影響,能源供給端的問題在全球範圍內推高通脹,也對美國居民的消費端造成影響。

王昕傑則指出,高企的通脹在短期仍將維持,但預計有望於下半年迎來拐點。王昕傑分析道,由於疫情所引起的供應鏈終端造成通脹的基數抬升;最近原油和大宗商品的衝高繼續增加了通脹的粘性。能源價格在短期波動加大,抬升了整體能源價格的基數。但下半年,供需關係如能進一步達到平衡,能源價格則有企穩回落的機會。

王昕傑稱,從能源價格和通脹預期的走勢來看,兩者高度相關。因此,如果俄烏地緣局勢明朗,可能會使得能源價格回落,繼而看到拐點產生。

王昕傑還指出,大宗商品對於通脹的貢獻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則是勞動力水平。“雖然我們看到美國的失業率數據轉好,但是在某些出口國家,勞動力的下降會繼續造成供應短缺,增加通脹的粘性。因此,迴歸到疫情前的狀況還需時間去修復勞動力市場。”

通脹困擾加強美聯儲“轉鷹”決心

美國不斷攀升的通脹目前已超過美聯儲2%通脹目標的3倍之多。價格上漲對美國消費者帶來的困擾仍在日益加劇。

王昕傑向記者指出,由於通脹超過工資增長,美國的實際收入已經受到擠壓。隨着大部分新冠疫情的補貼措施結束,個人消費者無法忍受更高的食品和汽油價格。消費者情緒已降至接近於上次消費者支出停滯的水平;商業活動也有所放緩。

楊水清也指出,美國消費者對持續上升的通脹已十分不滿,尤其是很多價格的上漲是體現在基本的消費品之中的,導致美國居民面臨着無法忍受,卻又不得不買的局面。

楊水清認爲,供給端與需求端的失衡與財政刺激可能是導致美國通脹高企的重要原因;通脹問題在俄烏衝突前就已存在,複雜的國際局勢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不是決定作用。“核心因素仍是美國大量放水,導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需求量大增,而供給端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無法跟上。一系列的問題逐步將通脹推到了歷史高位。”

王昕傑也表示,俄烏衝突對美國貿易的直接影響有限。但間接地,通過商品價格上漲和供應鏈中斷,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

面對高企的通脹,王昕傑認爲,在通脹水平持續上升的情況下,美聯儲一定會執行較緊縮的方式來對抗通脹。比如更大幅度的縮表,以及不排除在第二季度加息100個基點,“因爲通脹目前是各央行首要的問題。”

王昕傑指出,雖然美聯儲3月FOMC會議的點陣圖顯示,未來每次會議都可能加息,全年一共加息7次,但目前期貨隱含的加息概率表現出今年剩餘的加息次數已達到8.5次;隱含的政策利率在今年底達到2.47%;5月份加息50個基點的預期已經超7成。

不過,王昕傑稱,“未來的預期還是要通過4-5月的宏觀數據來決定,並不一定不存在反轉的可能。”

美聯儲後續緊縮路徑對市場影響幾何?

鑑於多位美聯儲官員在近期的講話中均傾向支持大幅加息,以對抗通脹,投資者密切關注美聯儲後續的緊縮步伐,以及更爲“鷹派”的轉向可能對市場帶來的影響。

楊水清向記者指出,通脹數據出爐後,通常會影響黃金與白銀的價格出現波動。但此次2月PCE物價指數的出爐,並沒有對金銀的價格走勢造成明顯的影響。這表明市場對通脹數據,以及美聯儲後續或將採取的相應舉措,已有所預期和消化。

數據公佈後,COMEX黃金期貨於31日小幅收漲0.17%,報1942.3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收跌0.57%,報24.97美元/盎司。

王昕傑認爲,自今年以來,投資者都在演繹從預期過度到預期下降,再到預期過度的過程;而市場也在演繹着從估值下跌到估值修復的進程。目前短期的市場走勢決定於市場如何定價加息預期,與如何定價地緣局勢邊際緩解以及加息路徑清晰之後的估值修復之間博弈。

王昕傑還指出,目前的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漲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雖然以往有過對於加息預期過度反應後趨於正常的例子,但目前來看仍取決於兩個關鍵點:一是此後公佈的通脹數據;二是鮑威爾會不會像3月議息會議前所做的那樣,對市場進行加息的預期管理。

(作者:李依農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