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彭博社4日報道稱,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計劃在當地時間5日舉行的閉門聽證會上告訴國會議員,中國戰略和核武庫的“驚人擴張”對美國而言是快速升級的風險。

報道引述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理查德發佈在衆議院國防撥款委員會網站上的書面證詞中稱,去年7月,中國首次試射了裝備有高超音速滑翔器的洲際彈道導彈,這是一項“對戰略穩定具有嚴重影響的技術成就”。

理查德在證詞中寫道,當時,滑翔器在100多分鐘裏飛行4萬公里,是迄今爲止各國所試射的射程最遠、飛行時間最長的對地打擊武器。彭博社稱,這是迄今爲止美國對此次測試最詳細的描述。理查德還聲稱,中國在高超音速、定向能武器等領域投入巨大,用於提升全球打擊和擊敗導彈防禦系統、反衛星、反導和反無人機能力。他還聲稱,中國加強了中國西部核導彈基地的建設,每個基地都有大約120個導彈發射井,這使得中國能夠擁有“強大”的彈道導彈,能夠打到美國大陸。

美國官員及媒體已非首次炒作“中國測試高超音速導彈”及“核威脅”,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曾回應說,這完全是操縱話術、混淆視聽。近年來,美方爲維護自身絕對安全和絕對軍事優勢,在軍控問題上毀約退羣,陸續退出《反導條約》《中導條約》等,對國際軍控體系產生嚴重消極影響;美方在已擁有最龐大核武庫的基礎上,還在耗費巨資推進核武現代化,發展低當量核武器,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挑起全球核軍備競賽,給國際安全帶來嚴重隱患;美英澳開展核潛艇合作,美海軍核潛艇水下碰撞事故,加劇地區核擴散風險,嚴重威脅世界和平穩定。

理查德自去年9月以來一直在炒作中國“擴核”,並讓美國軍隊做出反應。軍事專家宋忠平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頻繁炒作中國高超音速武器以及核武器的“威脅論”,是需要樹立一個靶子,以打造新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尤其美國高超音速武器在全球範圍內落後於中國和俄羅斯,就需要通過不斷炒作中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來鞏固美國核力量的發展,爲自身發展更強大的核力量來做相應的鋪墊。”

宋忠平指出,美國所擔心的就是他國對美國本土構成直接威脅,但事實上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目的是爲了維護自身的國家安全以及領土主權。恰恰是因爲美國的“帶頭作用”,當前世界核軍備競賽日趨白熱化,比如,法國已經在試驗新型的空基核力量,英國要將核彈頭數量提高40%。“這些都表明,在美國帶領下,有核國家開始搞核軍備競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軍高官上述證詞被披露的同一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美國在3月中旬成功試射一枚高超音速導彈,但爲了避免加劇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一直保持沉默。(郭媛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