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茅”隆基股份在雲南的優惠電價被取消事宜引來市場廣泛關注。

受此消息影響,隆基股份今日開盤後持續走低,跌幅一度超過6%。此外,在雲南有光伏佈局的通威股份晶澳科技也受到一定“拖累”,板塊整體“綠多紅少。”

針對公司在雲南優惠電價被取消可能造成的影響,有接近隆基股份人士表示,電費上升確對公司利潤造成一定影響,公司在雲南投資項目中未完成的部分存在發生變更的風險。

雖然電價上升給公司利潤帶來一定不利影響,但該人士進一步稱,縱觀全國雲南電價仍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今後若有優質項目公司將繼續保持在滇投資。

在滇優惠電價被取消

“光伏茅”確認利潤受影響

隆基股份於4月5日晚發佈公告稱,公司於4月1日收到《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明確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用電價格的函》(雲發改產業函[2022]103 號),函告:根據國家有關部門清理優惠電價政策的要求,取消公司在雲南省享有的優惠電價政策和措施,自2021年9月1日起,公司全部用電價格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方式形成,直接與電網企業結算。

事實上,太陽能資源豐富、水力發電量富足的雲南已成爲隆基股份硅片產能的主要佈局省份。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雲南已投產的切片產能佔公司總產能的比例約爲54%。

回顧來看,隆基股份於2016年3月10日與雲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公司在雲南省投資建設單晶硅棒硅片、高效電池組件、特色農業光伏電站產業鏈,帶動千億級單晶光伏產業集羣和雲南省給予相關優惠政策支持達成合作戰略合作意向。

在達成合作意向後,隆基股份近年在雲南的投資逐年加大,公司陸續分別與雲南省發改委、能源局,雲南省保山市、麗江市、楚雄彝族自治州、騰衝市及曲靖市人民政府等雲南省多地簽訂了項目投資協議,推動上述戰略協議的有效落實。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隆基股份已在雲南省形成約67GW的拉晶產能和57GW的切片產能,麗江三期年產10GW單晶硅棒建設項目、曲靖二期年產20GW單晶硅棒和30GW單晶硅片項目、曲靖年產30GW單晶電池項目尚未開工或投產。

記者注意到,曲靖二期年產30GW單晶硅片項目還是在今年3月宣告擴大投資的。回溯公告,今年3月7日,隆基股份披露稱,公司將曲靖(二期)單晶硅片項目投資規模由年產20GW變更爲30GW。公司表示,該項目的實施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提升高效單晶硅棒和硅片產能。

對於此次優惠電價被取消事宜,隆基股份表示,鑑於公司在雲南省內的投資項目不能再執行原合作協議中雙方約定的電價,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雲南省內投資企業的生產成本。

“電費佔硅片全工序加工成本比例爲15%左右,對公司利潤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隆基股份進一步表示,此外公司在雲南投資項目中未完成的部分存在發生變更的風險。

雲南電價相對較低

已有光伏企業表示:未享受優惠電價

事實上,此番雲南取消電價優惠政策並非只是針對隆基股份。早在2021年雲南省及雲南保山發改委先後取消了電解鋁、工業硅行業的優惠電價,當時暫未觸及光伏行業。

雖然優惠電價被取消將給公司利潤帶來一定不利影響,但隆基股份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縱觀全國雲南電價仍處於相對較低的位置,今後若有優質項目公司將繼續保持在滇投資。

進一步來看,通威股份在雲南保山的二期年產5萬噸多晶硅料項目也暫未受到影響。有熟悉該項目人士表示,該項目的電價政策已與保山市政府簽訂,享受市一級地方政府優惠,每度電價應該在三毛錢以下。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在雲南投資新能源產業的企業表示未享受電價優惠政策。以晶澳科技爲例,公司在今日早間回覆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在雲南曲靖有投資建設拉晶及切片生產基地,電費執行的是市場化電價政策,友商發生的優惠電價政策調整事件對公司無影響。

“新能源上市公司已落地雲南項目,包括硅料、硅片、負極一體化、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等,我們發現大部分項目電價處於合理區間,並無特殊優惠。”有熟悉情況的投資人士分析稱,在雲南投資的新能源企業絕大部分電價在三毛錢以上,屬於無優惠的正常水平。

有券商研報測算,目前單晶硅片非硅成本約爲0.11元/W,按照目前含稅電價預計0.25元/kWh,電力成本約爲0.0165元/W,約佔總體非硅成本15%左右。

“測算雲南電價每上漲1毛/kWh,工業硅對應成本提升約1.16元/kg,硅料對應成本提升4.87元/kg。”該券商研報進一步表示,此次電價調整對光伏產業鏈成本提升有影響,但影響可控,2022年上游產能逐季釋放支撐終端供應,下游需求旺盛維持大年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