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4月5日晚,山西男籃大比分2-1淘汰廣州男籃晉級八強後,張寧在社交媒體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這一晚,張寧替補出場11投9中,得到23分7個籃板,其中第四節獨得15分,7個籃板有5個進攻籃板。

從曾經的網紅球員,到如今山西隊的最佳第六人,張寧在兩個賽季的時間完成蛻變,不僅證明自己能打CBA,同樣證明了自己能打好CBA。

他是一個努力的球員,他的舞臺不在綜藝,不在短視頻平臺,而在賽場。

棄將的勝利

作爲12進8中唯一一組打到第三場的對決,山西和廣州不過伯仲之間。常規賽二者戰績同爲23勝15負,一個聯盟第八一個聯盟第九。

一個是以潮水般的進攻聞名,一個以強硬的防守著稱。最終在這場矛盾對決中,山西笑到了最後,他們以兩場大勝2-1擊敗了紀律森明的廣州男籃。

這是山西隊時隔十年再度在季後賽晉級——十年前的2011-2012賽季,山西在“褲衩組合”馬庫斯和查爾斯的帶領下,取得常規賽第三的佳績,並在首輪淘汰上海晉級次輪。十年後,山西在潮水般的進攻中拖垮了疲憊的廣州,與遼寧會師。

如果說,廣州隊是一支大學生佔半壁江山的“平民球隊”,那麼山西男籃更像“棄將大本營”。

主教練楊學增自從2017-2018賽季離開四川男籃後,便一直賦閒在家,甚至一度前往NBL廣西隊輔佐兒子;外援費爾德和西蒙斯,前者被新疆和廣廈接連放棄,後者則被遼寧視爲錯誤選擇。

原帥從遼寧轉會至山西,張寧進入CBA前飽受質疑,周湛東輾轉廣東、青島後又回到山西,張春軍賽季中期險些去了三人籃球賽場。。。。。。

除了這些,山西僅剩的老將便是葛昭寶、邢志強、閆鵬飛等人,他們沒什麼光鮮的個人履歷,甚至首輪季後賽打完,很少有人注意到閆鵬飛已經超段江鵬,成山西隊史得分王。

但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在楊學增的帶領下,常規賽打出聯盟第一的場均得分、聯盟第二的進攻效率和三分命中率。

面對季後賽的考驗,這支國產跑轟大隊依然出色。生死戰中,西蒙斯率先站了出來,23投12中拿到34分11籃板;隨後是飽受質疑的張寧,11投9中拿到23分7籃板,正負值+14。

雙方士氣的一個分水嶺來自第三節,彼時底角的張寧面對陳盈駿,一個轉身後殺入籃下打成2+1,進完這球后,他坐在地上肆意的怒吼。而在前一個回合,他更是成功防下了陳盈駿的進攻。

賽後張寧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我的第一個季後賽,真真切切的親身體會到了這種強度,真的跟打架一樣。”

等到理清思緒後,張寧在微博上寫道:“痛快!是真的痛快!球場上的壓力,生活中疫情的壓抑,所有的種種都促使着我們成長。縱使想說的很多!但比賽還未結束!”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黑紅”張寧

這場比賽之前,很少有人會想到張寧能打出如此出色的表現。畢竟在許多球迷眼中,張寧還是兩年前那個被口水淹沒的網紅球員。

自帶“黑紅”屬性的張寧,自從在《這就是灌籃》出圈之後,便始終處在球迷的風口浪尖上。球迷圍繞他“能不能打CBA”展開了無盡的口水戰,甚至就連年紀的話題就能發展成“張寧是1930年的,我爺爺跟他一起參加過游擊隊”的網絡熱梗。

新秀賽季前的兩場熱身賽,張寧打得都可圈可點,對陣北控甚至砍下了25分。但2020-2021賽季對陣福建隊的CBA首秀,張寧在9分鐘的出場時間裏一分未得,還身背1次失誤和1次犯規。

第一階段的十場比賽打完,張寧三場比賽掛零,得分最多的一場也是9投4中得到9分……

橫移慢、防守差、喫球權一度成了他無法適應CBA的證據,隨後他還一度被下放到發展聯盟……

但與之對應的,是張寧在網絡上的流量——剛進入CBA時的張寧,微博粉絲是母隊山西籃球俱樂部的6倍,抖音粉絲(109萬)是山西王牌外線原帥(2.4萬)的近50倍。

接受《籃球》雜誌採訪時,張寧回憶道:“那個賽季第二階段的比賽還有幾天就要開始時,教練把我叫到屋裏,問了我的意願,意思是,‘張寧你先別跟着大部隊去賽區了,先跟着小隊伍去銀川打發展聯盟’。”

“德不配位”是互聯網情緒中最容易共鳴的邏輯,綜藝中的大魔王與現實中的小嘍囉更是加深了這樣的衝突性。

但更加戲劇性的轉折還在後面。

彼時,已經跟二隊合練一週的張寧正準備前往銀川打參加發展聯盟比賽,卻接到了富蘭克林受傷的消息,於是他兜兜轉轉又回到了CBA賽場。

回來後的張寧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機會,3場得分20+的比賽,8場得分15+的比賽,都證明着張寧正在逐漸適應着CBA的節奏。

成長,從防守做起

張寧真正能在CBA站穩腳跟的並不是他的進攻,而是他一開始最被質疑的防守。

在最初質疑張寧是聲音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他防守能力和習慣上的不足。而他自己也承認,自己在比賽中經常會出現上頭的情況。

以和廣州隊生死戰爲例,張寧在第一節出場僅三分鐘,便已經身背三次犯規,許多犯規是在他盯防陳盈駿時的無球犯規。季後賽的三場球,張寧一共15次犯規更是高居聯盟榜首。

控制動作是張寧需要不斷學習的地方,但他同樣是每場比賽球隊最積極的那批球員。本賽季,身高1.91米的張寧,每場4.6個籃板中有2.1個是前場籃板,在生死戰中更是搶到了5個前場籃板。

本賽季季前賽,山西和江蘇的一場比賽,張寧便在一次突破中受傷,眉骨裂出約5公分的傷口,爲此張寧在沒有打麻藥的情況下縫了16針,但當他出院後直接在社交媒體寫道:“小小皮外傷,四天後賽場上見。”

顯然,張寧在CBA的起步是從防守開始的。這句話從他常規賽第一階段總結采訪中便能看出,彼時他這樣回答記者的問題:“我深記楊導提的要求,‘拼命地防,玩命地搶,勇於承擔,甘於貢獻’,這十六個字我一向銘刻,但願每場競賽都能做好。”

於是這個賽季,張寧的成長有目共睹——常規賽場均貢獻10.8分、4.6個籃板和2次助攻,投籃命中率46.5%,三分球命中率33.1%,所有基礎數據都在提升。

到了季後賽,他的數據提升到場均13.7分5.7籃板,投籃命中率48.4%,三分命中率33%。

大男孩張寧

賽場上的張寧性格張揚,場下的他卻有股大男孩的勁頭。

張寧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發有關自己的故事——3月初的微博上,張寧發了自己和父親的聊天截圖。在一張自拍照開啓的聊天中,張爸回了一段消息:“看回放你會發現有兩次你候補上搶方三分,前腳裏投籃人的腳太近,容易墊腳。”而張寧的回覆則是:“對噠,得注意!”

在與廣州隊交手之前,張寧發了一段與前北大隊友祝銘震相遇的視頻。當祝銘震回應好友“鄙夷”的眼神後,張寧感慨:“哎,以爲他會回一個愛的久別重逢的回眸一笑,結果成了大戰前夕的不屑,好吧。正如現在南昌的天氣,下着雨涼透了。”

其實張寧這樣大男孩的勁頭始終都在。在接受《籃球》雜誌採訪時,張寧分享了一則小故事:新秀賽季第一次和廣州隊碰面時,他在賽前握手環節,給北大隊友郭凱和祝銘震各偷偷塞了一個橘子。

“比賽出發前,我正在喫橘子,橘子很甜,就想着帶上兩個給他們。”

張寧先把橘子放在替補席,等到賽前握手時再把橘子遞給他們,“凱哥以爲是簡單的握手擁抱,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一個‘驚喜’,就沒接住掉地上了。教練、球員包括裁判員也都看到了,就覺得很逗吧,就在那笑。”

“我就在他身後喊,‘凱哥,凱哥,橘子。’凱哥回來撿起橘子,顛顛兒地跑走了。”

而如今,張寧送給北大前隊友的是一次次強硬的防守和精準的投籃——“我確實是從一步一步質疑當中走過來的。我更像普通人,然後一點點去打破質疑,一點點去證明自己。”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