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國外長勒德里昂表示,俄烏衝突造成了三個主要後果:歐盟的“覺醒”、北約的“復興”和烏方形成“凝聚力”。

據塔斯社報道,勒德里昂認爲,俄烏衝突加強了烏克蘭的國家實力,並讓歐盟內部覺醒,“(通過俄烏衝突),歐洲確立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保持了團結,並證明其能夠迅速做出能夠帶來深遠影響的決定。現在的歐洲已經不是俄烏衝突前的歐洲了。”勒德里昂總結道,俄烏衝突還讓北約“復興”了。

塔斯社指出,勒德里昂稱,歐盟國家將逐步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並批准歐盟的首個防禦戰略“戰略指南針”,以此建立快速反應部隊並加強其軍備。新華社刊文指出,根據這個戰略計劃,歐盟打算在2025年前成立一支由5000人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以迅速應對危機局勢。歐盟或將在2023年對這支部隊進行首次實戰演習。有分析人士指出,俄烏衝突凸顯出歐洲戰略自主問題的緊迫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月6日報道稱,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稱“歐盟遲早會對俄羅斯的石油甚至天然氣採取措施。”不過,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日前表示:“歐盟無法就此作出一致的決定,因爲有一個國家,即匈牙利已經表態將否決相關決議。那些依賴俄天然氣的國家現在處於困難的境地。”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曾表示,匈方將考慮本國人民的利益。

央視新聞報道稱,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日前表示,“歐洲人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對歐洲大陸命運負有的責任,只有這樣,歐洲人才能重新評估與俄羅斯的關係並與俄羅斯進行對話”,並稱北約是一個“製造威脅的組織”。俄羅斯副外長格魯什科4月6日表示,俄羅斯與北約無任何接觸,因爲與北約沒什麼可談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