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馬蘭)訊,上週,美國商務部宣佈將對從東南亞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和組件展開調查,確認中國企業是否存在通過低價向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出售太陽能組件,在組裝後出售給美國來規避現有關稅的行爲。

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SEIA)在消息出後組織了行業內調查,共得到了200多家美國太陽能公司的回覆,範圍從製造商、安裝廠商到房屋顧問。

在每個類別的公司中,至少80%的受訪者表示,商務部的此次調查會產生“毀滅性”或“嚴重”的負面影響。

該協會的總裁Hopper在公開研討會上表示,這項調查產生了“我們行業歷史上面臨的最嚴重的危機。”

“損害是真實的”

根據業內人士給出的數據,美國的太陽能組件中有超過80%是進口自這四個東南亞國家。美國商務部對其晶體硅光伏(CSPV)的調查可能長達一年,供應商表示將暫停從這四個國家向美國發貨,直到最終裁決發佈。

接受調查的200多家公司中,74%的公司表示其面板交付已被取消或延遲,一半的公司表示,他們2022年項目中有80%或更多面臨着取消或延遲的風險。許多人都認爲這是由商務部的調查引起的。

還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該調查將導致至少一半太陽能和儲能領域的勞動力被解僱。另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整個員工隊伍”都在面臨風險。

此外,所有接受調查的太陽能公司都認爲該調查將使美國整個產業鏈受到損害,100%的美國製造商預計針對東南亞的調查會產生嚴重的或是毀滅性的影響。

預計到8月下旬,美國商務部將對是否進行全面調查做出初步決定。但SEIA總裁Hopper和其他 SEIA高管敦促商務部“立即”裁定反對新的關稅。

“損害是真實的,損害正在發生,”Hopper表示。

難上加難的太陽能

根據SEIA此前與Wood Mackenzie發佈的報告,2021年,太陽能設備的成本增加了18%。

供應鏈危機和太陽能組件價格上漲已經讓美國太陽能公司壓力倍增。

然而Hopper表示,對東南亞的進口產品進行新關稅的徵收,可能會導致14吉瓦的太陽能新裝機量消失,這相當於2021年裝機的三分之二。SEIA估計,太陽能行業將因此失去23萬個崗位中的7萬個。

2018年,美國政府實施的201條款關稅,旨在讓美國光伏製造商擺脫對進口的依賴,但後續的結果卻反其道而行之。

太陽能公司Birch Creek Development首席執行官Siegel說:“有大量研究表明,關稅實際上並沒有爲美國製造業創造機會。它反而加重了建造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這些成本只會轉嫁給開發商,最終傳遞給能源消費者。”

201條款關稅對前2.5吉瓦的進口電池豁免,而美國前幾年的進口額度都在該豁免值以下。在201條款實施後不久,美國又對中國製造的鋁框架、玻璃等零部件實施了301條款關稅。因此,關稅不僅沒有幫助美國國產光伏電池取得競爭優勢,反而增加了進口成本。

SEIA此前聲稱,如果沒有關稅,美國的太陽能電池安裝量將增加11%,就業人數將增加62000人,投資額將增加190億美元。

短期與長期的選擇

美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AUXin Solar,其自稱爲“美國運營時間最長的晶體硅光伏生產商”,在2月向美國商務部申請過對來自柬埔寨、馬來西亞的太陽能電池進行反傾銷調查,並表示對太陽能進口徵收關稅將促進美國製造業。

其首席執行官Rashid在一份聲明中批評SEIA及其成員,“與美國公衆在這個問題上相去甚遠”,並認爲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會像2017年一樣,面對關稅在短暫調整後,保持下行。

但有行業分析師指出,情況並不相同。

疫情大流行下,供應短缺加上與中國貿易關係的緊張等問題,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實際上在去年已經觸底。分析師預計,這些問題在今年持續存在,同時,拜登的太陽能計劃要求在2035年成爲最大電力來源,屆時太陽能的年度安裝量將翻兩番。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Nement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到:“如果我們關心氣候目標,那就需要更大的投資和更快的太陽能安裝。很難看出價格更高的面板如何幫助實現這一點。”

SEIA的Hopper則指出:“請願書中提到的國家一直是可靠的貿易伙伴,我們至少在短期內需要他們的產品,同時我們努力在美國建立一個持續而強大的製造業存在。”

建立長期的太陽能產業固然是拜登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短期來看對美國太陽能產業的打擊將非常沉重。當然,這可以通過大量的公共和私人投資來彌補,不過,這就是拜登需要下的另一個決心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