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當地時間4月7日,聯合國大會就烏克蘭問題召開緊急特別會議,會上投票通過了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隨後,俄方常駐聯合國代表表示,俄羅斯即日起將提前終止其在該理事會的成員國資格。

據路透社4月7日報道,這項投票的表決結果爲93票贊成、24票反對和58票棄權。對此,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格林菲爾德表示,聯合國“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倖存者和受害者的苦難不會被忽視。”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庫茲明表示,俄方認爲這項決議是“不合法的、出於政治動機的舉措”,並稱俄羅斯將從當日起提前終止其人權理事會成員國資格。俄外交部表示,俄羅斯提前終止人權理事會成員身份的決定並不背離俄在人權領域的國際義務。

路透社日前刊文指出,美國等國曾表示“對烏克蘭持續的人權和人道主義危機”表示關切,格林菲爾德表示會尋求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的席位。俄羅斯常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波利安斯基於7日早些時候回應稱,美國等國的這番舉措將給聯合國系統帶來“毀滅性的後果”,美國此前退出人權理事會後又返回,不應被視作“人權理事會事業的鬥士”。

2018年,美國曾以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無法有效保護人權”爲由退出,但於2021年再次當選該理事會成員國。

報道指出,聯合國大會共有193個成員國,只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員國投贊成票(棄權票不算),才能通過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成員國資格的決議。人權理事會共有47個席位,聯合國大會每年舉行不記名投票改選該理事會的約三分之一成員國。成員國的任期爲3年,可連任一次。

俄羅斯於2020年10月當選人權理事會新一屆成員國,任期從2021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結束。人權理事會無法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決定,但其決定往往會傳遞重要的政治信息,並能授權進行調查。今年3月,人權理事會曾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俄烏衝突背景下侵犯人權的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