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機構涉勝通集團造假案被罰 昔日“山東鋼簾線大王”資產流散

曾有“山東鋼簾線大王”之稱的昔日知名民企勝通集團百億財務造假案餘震頻現,繼粵開證券、國海證券、中天運後,評級機構大公國際亦遭處罰。

證監會近日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大公國際在爲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勝通集團”)2016年至2018年發行的公司債券,以及2016年至2017年發行的銀行間債務融資工具出具評級報告時未勤勉盡責,出具的評級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證監會決定,對大公國際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165.09萬元,並處以330.19萬元罰款。

據披露,2013年至2017年,勝通集團通過製作虛假財務賬套、虛構購銷業務,以及直接修改審計報告的方式,共計虛增營業收入615.4億元,共計虛增利潤總額119.11億元。去年年末以來,另外三家曾爲勝通集團提供服務的中介機構中天運、粵開證券、國海證券亦先後遭到監管處罰。

勝通集團創建於1987年,曾是山東當地的知名大型民企。自2017年下半年起,受金融去槓桿影響,包括勝通集團在內的多家山東東營民企陷入資金鍊緊張,並先後爆發債務危機。2019年3月,勝通集團向法院申請重整。

步入重整三年後,昔日勝通系資產已風流雲散。勝通集團鋼簾線板塊資產由大業股份(603278.SH)以17億元的價格收購,光學材料板塊則由東材科技(601208.SH)5.56億元接手。

涉勝通集團百億財務造假案,大公國際被行政處罰

證監會落款日期爲3月31日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證監會認爲,大公國際在爲勝通集團2016年至2018年發行的公司債券,以及2016年至2017年發行的銀行間債務融資工具出具評級報告時未勤勉盡責,出具的評級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大公國際上述行爲違反了《證券法》等相關規定。

證監會決定,對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165.09萬元,並處以330.19萬元罰款。

據決定書披露,2013年至2017年,勝通集團通過山東勝通鋼簾線有限公司(“勝通鋼簾線”)、山東勝通化工有限公司(“勝通化工”)、山東勝通光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勝通光科”)等三家子公司製作虛假財務賬套、虛構購銷業務,以及直接修改審計報告的方式,共計虛增營業收入615.4億元,共計虛增利潤總額119.11億元。扣除虛增利潤後,勝通集團各年利潤狀況爲虧損。上述情況導致勝通集團多筆公司債券的募集說明書、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募集說明書以及勝通集團2013年至2017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決定書顯示,大公國際出具的勝通集團債券評級報告、銀行間債務融資工具評級報告存在如下表述:“鋼簾線產能位居國內前三位(或第二位),具有較強的規模優勢。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新型無磷洗滌助劑研發生產基地……綜合分析,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很強,本次債券到期不能償付的風險很小。”上述評級觀點和評級結論存在虛假記載。

證監會認爲,大公國際未按照相關規則要求開展盡職調查工作,其現場訪談工作與現場考察工作存在缺陷。此外,大公國際未保持審慎分析,未對評級所依據的文件資料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進行覈查和驗證,未對勝通鋼簾線以及勝通化工有關數據進行審慎分析,且公司債券評級報告打分缺乏相應的資料支持。大公國際還出現了內部審覈存在缺陷的問題。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大公國際並非首家因涉勝通集團財務造假案而被罰的機構。

3月24日,國海證券(000750.SZ)披露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會認爲,國海證券在爲勝通集團發行債券提供服務時,違反相關規定,未勤勉盡責,所出具的承銷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證監會因而決定,對國海證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798萬元,並處以60萬元罰款。

證監會去年12月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粵開證券在爲勝通集團發行債券提供服務時,違反了相關規定,未勤勉盡責,所出具的承銷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證監會決定,對粵開證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660萬元,並處以60萬元罰款。

爲勝通集團提供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業務的中天運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因出具含有虛假內容的審計報告,於2021年11月被證監會責令改正,沒收業務收入575萬元,並處以1150萬元罰款。

勝通系資產風流雲散 上市公司大業股份等接手

勝通集團創建於1987年,業務板塊涵蓋金屬製品、新材料、建築安裝等,曾是山東當地的知名大型民企。自2017年下半年起,受金融去槓桿影響,包括勝通集團在內的多家山東東營民企陷入資金鍊緊張,並先後爆發債務危機。2019年3月,勝通集團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不抵債但具備重整條件爲由,向法院申請重整。

2020年5月31日,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批准勝通集團等11家公司合併重整計劃。2021年4月28日,東營中院依法裁定批准勝通集團重整計劃修正案。

步入重整三年後,昔日勝通系資產已風流雲散。

勝通集團鋼簾線板塊,以山東勝通鋼簾線有限公司(“勝通鋼簾線”)爲主的四家企業由大業股份(603278.SH)以17億元的價格收購。

據悉,勝通鋼簾線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端金屬製品研發、製造的現代化大型企業,已建立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客戶網絡,公司熟練技術工人及管理團隊保留完整,設備狀況優良,訂單充足。

大業股份稱,收購勝通鋼簾線是上市公司對現有產品結構、客戶佈局等方面的有效補充,有利於發揮規模優勢並形成協同效應;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胎圈鋼絲的年產能將達到43萬噸,鋼簾線的年產能將達到46.5萬噸。

勝通集團光學材料板塊的骨幹企業山東勝通光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勝通光科”)則由東材科技(601208.SH)接手。

招募重整投資人公告曾披露,勝通光科具備年產60000噸BOPET光學膜生產能力,且下游產品生產線已有初步規劃,可很快實現產品附加值提升。

東材科技2020年1月公告稱,與勝通集團管理人、勝通光科共同簽訂了重整投資協議,東材科技以出資5.56億元受讓勝通光科100%股權方式實現對勝通光科的投資。

東材科技稱,公司與勝通光科在光學基膜領域有高度契合性,收購勝通光科後可以快速整合市場優勢資源,形成品牌與技術上的互補優勢,快速佔據國內光學基膜市場的主導地位。

勝通集團建築安裝板塊的山東勝通建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2020年被轉讓予濟南匯百川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後,又於去年12月被另一家山東尼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接手。原勝通集團旗下的山東勝通化工有限公司等企業則先後註銷,或停業另待處置。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