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財聯社時評:沒了電價優惠 對光伏行業未必是壞事

近日,“光伏茅”隆基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在雲南省享有的優惠電價政策和措施被取消,消息在光伏行業中掀起軒然大波。隆基股份稱,鑑於公司在雲南省內的投資項目不能再執行原合作協議中雙方約定的電價,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雲南省內投資企業的生產成本,對公司利潤會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受此影響,隆基股份一天之內市值蒸發超200億,北玻股份通威股份等光伏板塊也紛紛大跌。

原有的優惠電價取消,對隆基短期的贏利情況確有負面影響。相關數據稱,截至2021年末,隆基股份在雲南已投產的切片產能佔公司總產能的比例約爲54%,另外目前該公司在雲南麗江、曲靖等地的相關項目還未建成投產。取消優惠後,電費佔硅片全工序加工成本比例約爲15%左右。

有研報指出,執行新電價後,隆基股份在雲南的項目,硅片成本將從2-3分/W上升至3.5分/W左右,考慮到15%的所得稅,或降低盈利0.9分/W,這一影響顯然不小。今年二季度的財報出爐後,相信外界會對此有更詳細的瞭解。或許正因如此,一些投資者將電價優惠取消看作了整個光伏產業的大利空。

不過在筆者看來,雲南取消電價優惠並非針對光伏行業,市場不用展開過多聯想。工業硅屬於光伏行業的上游,發展太陽能離不開硅片的大規模生產和應用,但工業硅屬於高耗能產業,這也是隆基股份將主要生產基地佈置在水利資源豐富的雲南地區的原因。因爲能耗雙控等政策因素,雲南必須按照國家要求清理“兩高”行業項目優惠政策,隆基股份也因此被波及。

國家對光伏產業政策支持一如既往。比如2022年4月1日,住建部頒發的《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範》(GB55015-2021)開始執行,強制新建建築必須安裝太陽能系統,這必然將會進一步增加市場對於硅片的需求。另外,考慮到俄烏戰爭導致國際能源局勢緊張,使得英國、歐盟等加大了太陽能、風能的開發、投入力度,光伏行業的景氣度得到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光伏企業也會從中受益。

讓電價迴歸市場化,短期內會提高生產成本,但企業並非沒有辦法應對。過去的歷史也證明,一味躺在補貼、優惠的溫牀上不思進取,企業是不可能保持競爭力的。長期來看,電價成本的增加會倒逼企業加大研發力度,通過提高電池轉換效率等方式實現降本增效,進而帶動整個行業的技術突破早日到來,而這勢必將會反過來推動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