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閻娜 黨鵬 成都報道

隨着健康理念的普及,控糖成爲新風向。近年來,“0糖0脂0卡”的飲品湧現,這也帶動上游產業的發展,元氣森林、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等企業背後代糖供應商的業績也因此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近日,多家代糖企業公佈了業績,金禾實業(002597.SZ)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營收和淨利潤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9.44%、63.82%,均創歷史新高;保齡寶(002286.SZ)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其淨利潤同比增長304.65%;此前,三元生物(301206.SZ)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招股書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其營收、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32.29%、155.94%。

在無糖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代糖市場快速崛起且不斷擴容,多家企業已佈局代糖領域,同時,頭部代糖企業加碼擴產、拓寬渠道等,意在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近幾年無糖市場成爲風口,目前該市場已推出全方位、多維度、全品類的產品,這對於上游的供應商來說是前所未有的紅利,但面對競爭趨於白熱化的市場,企業也要形成差異化優勢。”

無糖消費火熱

記者從各企業財報和公開渠道瞭解到,保齡寶、三元生物及金禾實業屬於代糖市場的頭部企業。其中,保齡寶和三元生物皆爲元氣森林的代糖供應商,截至2021年上半年,元氣森林爲三元生物的第一大客戶,此外,三元生物的客戶還包括農夫山泉、可口可樂、喜茶等,金禾實業的客戶包括可口可樂、娃哈哈等。

財報顯示,保齡寶、三元生物、金禾實業的業績在去年實現大幅增長,這得益於下游無糖消費的熱潮帶動。保齡寶稱,“報告期內,受益於零糖、減糖等健康消費需求的增長等,公司赤蘚糖醇產品供需兩旺。”

在消費市場,元氣森林等品牌的無糖飲料受到消費者青睞,不少品牌也爭相跟進,如可口可樂、農夫山泉、喜茶等相繼推出無糖飲料。不久前,達能脈動、伊利等也接連宣佈進軍該市場,分別推出氣泡水飲品和無糖茶飲。

記者注意到,在成都紅旗連鎖、全家等便利店,無糖概念飲品往往被擺放在店內顯眼位置,店員則告訴記者“無糖飲料比較好賣”。

同時,各下游企業的財報也印證了無糖消費的火熱。中國食品(00506.HK)財報顯示,其無糖汽水2021年銷量增速逾50%。資料顯示,中國食品獲授權經營可口可樂系列產品範圍共計19個省級行政區域。據《人民日報》旗下平臺《人民名品》報道,元氣森林在2021年完成了75億元的銷售額,較2020年翻了三倍。

“企業盈利的根本在於消費者的選擇。”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表示,飲料企業推出消費者喜愛的產品,銷量自然水漲船高,同時也帶動了上游企業。

快消行業專家路勝貞指出,“巨大的市場需求提升了企業利潤空間,並攤薄代糖企業的銷售、研發成本,提升了其盈利能力。此外,代糖企業業績增勢明顯也得益於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效果和規模效應的作用等。”

目前來看,無糖消費市場並非短期紅利,未來前景較好。據《健康中國飲料食品減糖行動白皮書(2021)》預計,未來數年我國“0糖”飲料行業都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另外,國家出臺的政策亦利好於代糖市場。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佈的《健康中國行動計劃(2019—2030年)》提及,倡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安全標準允許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取代蔗糖,科學減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

在業內看來,隨着健康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無糖風潮的帶動,未來整個產業鏈也會隨之變化,最爲顯著的就是蔗糖的衰落和代糖的上升。金禾實業董事長楊樂接受媒體採訪時預測,在當前背景下,整個食品飲料行業以及糖和代糖的供應鏈上下游將可能重塑。“上游原料端會有蔗糖產量下降和代糖上升的變化;中間環節或會帶來各種減糖解決方案、應用服務的增長;終端消費市場,老企業推出減糖新品,新企業借風口崛起。”

行業集中提升加速

“不同的功能性代糖產品在食品、飲料等行業應用廣泛,這使得代糖市場規模非常大,由於行業護城河並不寬,未來還將迎來更多企業進入行業分食蛋糕。”路勝貞表示。

事實上,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入局代糖領域。公開資料顯示,此前以農產品加工爲主的亞盛集團公司參股甘肅普華甜菊糖開發有限公司15%股份,不僅如此,晨光生物、萊茵生物、太陽紙業等企業均已佈局代糖產業。

路勝貞認爲,代糖企業面臨的將是研發、生產能力和訂單響應時間、技術支持、客戶服務等綜合要素的整體競爭。“這就要求代糖企業在自身產品結構的搭配及主要產品的專業性、技術能力上保持相對優勢,以滿足日趨廣泛的市場需求。”

在此背景下,產能提升成爲各企業角力的關鍵,優先佔據、鞏固規模優勢十分重要。三元生物董事長聶在建在此前路演中提及,“全新的企業進入赤蘚糖醇市場需要具備相應的人員、技術、資質等條件,一般從設計到穩定供應需要2至3年的時間。未來公司將緊抓功能糖產業發展機遇,擴大市場佔有率。”

根據三元生物招股說明書,公司IPO計劃募集9億元資金,其中有7.7億元將用於“年產5萬噸赤蘚糖醇及技術中心項目”。此外,據各企業公告,保齡寶、諸城東曉等均已將擴產能付諸行動。

從業人員楊波(化名)透露:“短期內赤蘚糖醇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此外,代糖在下游企業的成本中佔比並不高,上游企業的規模優勢和產品質量更被看重。因此擴產能也好,提升技術也好都是爲了更具備優勢。”

“在頭部企業紛紛發力擴產能的影響下,代糖市場或會逐漸向頭部企業靠攏,在一定程度上利於行業提升集中度,同時行業未來可能會迎來一輪洗牌。”徐雄俊表示。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目前國內代糖產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能力有待提升,代糖企業靠規模和成本支撐價格競爭,是否要跟進擴大產能要視自身情況而定。”

不過,東興證券一份研報指出,2021年,國內赤蘚糖醇產能約17.5萬噸,未來3~5年新增產能約30萬噸。以80%的產能利用率計算,未來5年產量可達38萬噸。預測2026年需求量約爲35萬噸,產能和需求基本匹配。

發力C端

除擴產能外,代糖企業還將目光從B端轉向了C端,意在將代糖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如華康股份推出面向C端的品牌“禾甘”,金禾實業則推出C端品牌“愛樂甜”。記者注意到,上述品牌的產品包括零卡糖和零卡零食等,暫未涉及飲品,與下游飲料企業未形成直接競爭。

在路勝貞看來,龐大的無糖消費需求刺激了代糖企業分食終端市場的慾望,同時也在倒逼代糖供應商快速進行無糖產品的研發,尋求該原料在終端產品應用的更多可能。“此外,代糖企業切入終端,會更具原料採購成本優勢,終端產品更具競爭力。”他說。

據悉,元氣森林氣泡水、燃茶等定位中高端,零售價在5元以上,而具備成本優勢的代糖企業未來若直接切入終端飲料市場,是否會推出更加低價的產品從而改變當前無糖市場的格局,尚不得而知。

沈萌認爲,相較於B端,C端業務在產品附加值方面具備更多收益空間,直接推出零糖食品可以進一步擴大成本優勢。“但實際上這些企業轉型容易忽視營銷投入,B端業務雖然產品收益率低,但不需要進行廣泛而持續的品牌營銷投入,C端產品雖然增值率高,但卻需要長期維持大規模營銷投入進行高強度競爭。”他表示。

目前,這些C端品牌的渠道主要爲線上平臺,記者翻閱各平臺發現,禾甘在京東、淘寶、拼多多均設有旗艦店。而愛樂甜除電商平臺外,已佈局線下門店,據官方資料,“愛樂甜產品已經佈局了包括盒馬、沃爾瑪、永輝等超5600家商超門店”。此外,天眼查顯示,愛樂甜品牌於日前完成了數千萬元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投入和市場拓展。由此可見,金禾實業未來或將繼續拓展C端品牌的佈局。

不過,當前無糖市場廣闊,食品品類包括口香糖、糖果、糕點等,其中不乏江中、盼盼、稻香村等知名品牌。朱丹蓬對此表示,“代糖企業在B端具備優勢,但想要兩條腿走路,必須要在保證規模效應的同時加快形成品牌效應。”

徐雄俊進一步建議,“代糖企業應找準自身定位,以合適的營銷手段搶佔消費者心智,並找準渠道發力,加強線上線下的深度分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