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在2021年汽車“缺芯”大潮下,一批國產廠商逐漸成長起來,斯達半導(603290,SH)就是其中之一。

4月8日晚間,斯達半導披露2021年年報。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7.07億元,同比增長77.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98億元,同比增長120.49%。

此外,斯達半導車規級IGBT的進展也值得關注。此前,無憂樹研究院康凱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斯達半導目前還是側重於低端的A00級汽車,技術能不能繼續突破得觀望。”

年報顯示,2021年斯達半導生產的應用於主電機控制器的車規級IGBT模塊持續放量,合計配套超過60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A級及以上車型配套超過15萬輛。相比之下,斯達半導2020年生產的汽車級IGBT模塊合計配套超過20萬輛新能源汽車。 

車規級IGBT放量

IGBT作爲一種新型功率半導體器件,是國際上公認的電力電子技術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也是工業控制及自動化領域的核心元器件,其作用類似於人類的心臟。IGBT能夠根據裝置中的信號指令來調節電路中的電壓、電流、頻率、相位等,以實現精準調控的目的。因此,IGBT被稱爲電力電子行業裏的“CPU”。

相比燃油車,新能源汽車調節電路的需求更高。而斯達半導則是國內IGBT龍頭,據Omdia(原IHS)最新報告,斯達半導2020年度IGBT模塊的全球市場份額佔有率國際排名第6位,在中國企業中排名第1位。

目前,全球IGBT龍頭當屬英飛凌,其分別於1997年後、2010年、2020年推出NPT型、IGBT4和IGBT7。而斯達半導則於2011年推出NPT型;2015推出對標英飛凌第四代IGBT產品;2021年推出對標英飛凌第七代IGBT產品。

從時間點上看,斯達半導NPT型落後英飛凌超過10年;IGBT4落後英飛凌5年;而IGBT7僅落後於英飛凌1年。

2015年,斯達半導成功研發出FS-Trench型IGBT芯片,與英飛凌主流第四代芯片性能相當,並於2016年底實現量產。2021年,斯達半導基於第七代微溝槽Trench Field Stop技術的新一代車規級650V/750V/1200V IGBT芯片研發成功,預計2022年開始批量供貨。

那麼,國內同行表現如何呢?首創證券表示,宏微科技對標英飛凌第四代芯片的宏微1200V M3i於2017年推出;比亞迪半導體2018年推出的IGBT 4.0仍爲精細平面柵設計,2021年才推出了採用了高密度的溝槽柵設計的IGBT 6.0。

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熱

研發能力方面,斯達半導稱,人才是半導體行業的重要因素,是功率半導體企業求生存、謀發展的先決條件。公司創始人爲半導體行業技術專家,具備豐富的知識、技術儲備及行業經驗;公司擁有多名具有國內外一流研發水平的技術人員,多人具備在國際著名功率半導體公司承擔研發工作的經歷;公司的核心技術團隊穩定,大多數人在公司擁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簡歷顯示,斯達半導董事長、總經理沈華於1995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學博士學位,1995年7月至1999年7月任西門子半導體部門(英飛凌前身,1999年成爲英飛凌公司)高級研發工程師,1999年8月至2006年2月任XILINX(賽靈思)公司高級項目經理。

英飛凌爲功率半導體龍頭,XILINX(賽靈思)則是國際FPGA龍頭。可以看出,沈華長期任職於國際知名半導體公司。

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1.1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2.95%,佔營業收入比例爲6.46%。斯達半導稱,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新一代IGBT芯片、快恢復二極管芯片以及其他芯片的力度,攻克新一批關鍵技術。同時重點針對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儲能、變頻白色家電等重點行業推出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2021年,新能源汽車和光伏是炙手可熱的兩大行業。而這兩大行業,均離不開功率半導體。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發展,IGBT需求也迅速增加。集邦諮詢預測,2018年~2025年中國IGBT年複合增長率將達19.96%,到2025年中國IGBT市場規模將達到522億元,複合增長率達19.11%,是細分市場中發展最快的半導體功率器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斯達半導也提示風險稱,新能源汽車市場作爲一個新興的市場,可能存在較大市場波動的風險。斯達半導表示,公司在該領域投入了大量研發經費,未來包括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在內,仍將繼續加大該領域投入。雖然公司新能源汽車模塊銷售數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但未來如果產業政策變化、汽車供應鏈器件配套、相關設施建設和推廣速度以及客戶認可度等因素影響,導致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出現較大波動,將會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