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行業動態|白羽雞苗漲價種企仍虧損  靠減產、再融資加延伸產業鏈“過冬”

財聯社(青島,記者 肖良華;編輯 劉琰)訊 3月下旬起,白羽雞雞苗價格大幅上漲,半個月時間已經翻倍。不過相關公司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由於飼料等成本高居不下,白羽雞苗價格仍低於種企成本線。

行業景氣度持續低迷,相關上市公司開啓“過冬模式”。減產、再融資和延伸產業鏈均是路徑之一。民和股份益生股份均有再融資計劃,以充實公司彈藥庫,延伸產業鏈或發展新的業務模塊,以提升公司抗風險能力。

白羽雞苗價格快速上漲

3月下旬起,國內白羽肉雞苗價格低位上行,截至4月7日,全國雞苗均價由0.81元/羽持續上漲至1.9元/羽,區內累計漲幅高達134.57%。益生股份官網數據顯示,公司雞苗售價從3月22日的1.2元/只上漲至4月8日的2.4元/只,半個月內價格翻倍。

卓創資訊分析師孫亞男表示,3月下旬起國內雞苗價格持續走高,一方面在於毛雞價格上漲養殖戶低價補欄心態回暖,另一方面受前期去產影響,市場出苗量減少,供需雙重利好作用下,雞苗價格觸底回升。

但益生股份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雞苗價格遠低於去年同期,難以覆蓋成本。民和股份相關負責人同樣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的雞苗價格只能算是反彈”。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去年大廠雞苗成本在3元/只左右,今年1季度糧食價格繼續上漲,玉米豆粕是飼料的主要組成部分,價格上漲抬高雞苗成本。

益生股份年報顯示,公司2021年原材料佔營業成本比重達39.47%,2020年爲35.62%,同比增加15.77%。民和股份在年報中表示,市場龐大的豬肉供給對肉類價格產生了較大壓制,加之養殖原料玉米、豆粕等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養殖成本不斷抬升,整個行業景氣度較低。

對於4月份雞苗價格走勢,孫亞男判斷:“4月毛雞出欄量少,價格或有提升,養殖戶補欄心態積極,廠家排苗節奏整體加快,需求面或利好市場。前期孵化市場抽毛蛋及淘汰大周齡種雞情況頻發,4月出苗量或有減量,供應面稍有利好。供需作用下,我們預計4月雞苗價格環比3月繼續上行。”

減產、再融資與延伸產業鏈

商品代雞苗價格的影響因素較多,價格波動頻繁且幅度較大。對雞苗銷售企業來說,雞苗銷售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的業績。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2021年上半年,雞苗行情高開高走,一直保持較好水平;下半年,雞苗行情一路下滑,八九月雖有反彈但幅度不大,且很快回落直至年末。在此影響下,民和股份、益生股份2021年業績均大幅下滑。

行業處於冬天,相關上市公司爲過冬做了相應的儲備。益生股份在年報中表示,公司通常持有一定規模的貨幣資金以應對潛在的行業風險。另外,公司可轉債發行事宜,正在有序推進,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投入種豬養殖和種雞孵化場等項目,有利於實現公司種雞和種豬的雙輪驅動,進一步提高公司抵禦風險和盈利的能力。

民和股份同樣啓動了可轉債融資事宜,計劃融資擴大商品肉雞養殖和屠宰加工業務,以進一步擴大肉雞養殖和屠宰規模,壯大中下游產業,完善產業鏈。2021年9月13日公司收到證監會覈准發行可轉債批文。

公司表示,目前商品雞養殖和屠宰加工業務尚未與之匹配,所以,公司產品存在市場價格波動導致的風險。公司近年來重點加大商品雞養殖、屠宰及雞肉熟食化工作,以期延長產業鏈,降低對商品代雞苗盈利的依賴。

在產量方面,民和股份(002234.SZ)在2月份銷售月報中表示,因爲行情較差,公司主動減產,當月商品代雞苗銷量同比下降37.34%。益生股份(002458.SZ)909小型白羽肉雞苗2月份銷量環比同樣下降13.22%。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頭部公司雖然階段性選擇降低產量,但總體產能規模的提升一直在穩步推進中。

益生股份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穩步擴大白羽雞產能,十四五規劃雞苗出欄10億羽。公司自主研發的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雞新品種正在大力推廣中。民和股份在年報中表示目前建設80萬套父母代種雞養殖項目,預計形成1億隻商品代雞苗產能,加上現有產能,未來公司雞苗年產量將達到5億隻。

多家券商研報認爲,當前雞苗整體虧損,行業有望加速去產能,未來小規模散戶養殖模式將逐漸向大規模的種禽培育、飼料自產、養殖基地養殖以及屠宰加工等一體化企業發展,促進行業的集中度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