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以前怕到銀行,因爲不識字,又常常忘記密碼,往往拉着兒女一起過來。有時自己單獨過來,至少要在網點折騰一兩個鐘頭。現在他們優化了服務措施,可以設定證件領取,也可以指紋代替簽字,真是省心省力多了!”北苑社區居民王爺爺這樣講述在新餘孔目江成功村鎮銀行辦理業務的體驗,對數字化存取業務的便捷性,讚不絕口。

“感謝你們熱心幫助,這是實實在在的爲民服務啊!”一個春日的上午,江西省新餘市某銀行大廳內,一個市民向銀行工作人員贈送他手繪的《奔馬圖》,以此表達對他們個性化助老優質服務的感謝之情。該市民的父親是原江西電工廠的退休職工,長期臥病在牀,不能親赴銀行激活社保卡。該行相關部門主管了解情況後,按照延伸櫃檯服務流程,指定了兩名業務人員上門爲其辦理激活業務,解了“燃眉之急”。

數字金融已經覆蓋了衣食住行各個場景,爲大家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面對數字化社會大轉型,誰來幫助老年人?讓他們享受到數字支付生活的美好?這些問題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

2021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新餘市中心支行創新開展適老化支付服務“最美銀行網點”建設評選活動,出臺實施方案,引導、推動轄區內15家銀行機構的各個網點建立、完善老年人便捷辦理支付結算業務配套措施,提供更周全、更貼心的便利化服務,切實幫助他們跨越支付領域“數字鴻溝”,提升幸福感、獲得感。

新餘各銀行鍼對老年客戶無法簽字確認等問題,通過指紋等生物特徵留痕加以解決。針對老年人記憶力較差等問題,通過延長密碼鍵盤輸入時間等方式破解。針對無法親自到網點辦理業務的老年客戶,提供“雙人上門”等人性化服務。針對老年羣體的身體條件和使用習慣,優化手機銀行APP和智能櫃員機操作界面,增加大字版、語音版,整合功能界面,簡化信息填寫等。此外,各銀行還通過舉辦“微沙龍”等活動,現場爲老年人全方位宣傳講解防電詐、個人信息保護等知識,增強老年人風險意識和操作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