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極右翼政黨再度發起挑戰,大西洋兩岸頻傳焦慮聲音......法國大選牽動西方陣營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派記者 劉玲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普京下一個重大勝利可能發生在巴黎”,4月10日進行第一輪投票的法國總統大選,在大西洋兩岸引發了一波罕見的焦慮情緒。媒體普遍預測現任總統馬克龍和他的老對手、法國“國民聯盟”領導人瑪麗娜·勒龐將在第一輪選舉後勝出,同時預測“比5年前更加溫和及精明的”勒龐,將在第二輪投票中向馬克龍發起有力的挑戰。美聯社稱,作爲歐盟27個成員國中唯一的核大國和唯一擁有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權的國家,法國大選的結果將“塑造歐洲未來”,並決定華盛頓能否繼續擁有巴黎這個“古老的盟友”。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9日稱,此次大選將是對法國外交政策的一次“公投”: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的背景下,這是法國人對本國在歐盟、北約中的地位以及在更廣闊世界中的角色的一次思考,也是對俄羅斯態度的一次全民公投。

37%的選民“選前猶豫”

2022年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於當地時間10日上午8時至晚8時在法國本土進行。法國部分海外公民已在9日提前開始投票。記者注意到,10日上午民衆陸續前往投票點投票,投票隊伍普遍排得不長。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近日在法國出現反彈,但多數選民並未佩戴口罩。

今年法國約有4870萬註冊選民參加投票,包括“尋求成爲自2002年希拉剋以來首位獲得連任的法國總統”的馬克龍在內,共有12名候選人競選總統。8日公佈的民調數據顯示,馬克龍的支持率爲26%,勒龐爲24%,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候選人梅朗雄爲18%,其餘9位候選人民調支持率均低於10%。

絕大部分法國民調機構都預測馬克龍和勒龐將進入4月24日的第二輪投票,並且馬克龍將再次擊敗勒龐,但兩人的支持率差距與5年前相比將大幅縮小。在上次總統決選局中,馬克龍以66.1%對33.9%的得票率擊敗勒龐。而據法國民調機構Ifop-Fiducial的預測,在今年的第二輪總統選舉中,馬克龍的得票率將爲53.5%,勒龐是46.5%。

據路透社報道,截至當地時間10日午時,第一輪投票率低於2017年同期。民調機構預測,第一輪投票棄投率可能接近30%。法國《費加羅報》稱,疫情反覆、物價上漲、俄烏衝突等奪走了人們對今年大選的關注,影響了投票熱情。與此同時,這些危機也導致選民格外關注能源價格、移民、健康等問題。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稱,益普索的一項民調顯示,37%的法國選民在投票前一天仍未決定選誰,這增加了大選的不確定性。

10日上午,在聖丹尼市的一個投票站,24歲的倫斯利爲馬克龍投票:“我正在創業,馬克龍總統的多個就業促進計劃,幫助了很多像我一樣願意付諸行動的創業者。”21歲的薩拉則爲梅朗雄投出一票:“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投票,我不希望擁有一位極右翼的總統。”42歲的奧朗斯則認爲“需要做出改變”:“馬克龍執政5年帶來的改變有限,這就是爲什麼我們需要給勒龐一個機會。”

BBC報道說,從事護理工作的巴黎市民梅麗娜在參加了馬克龍的競選集會後表示,經濟形勢改變了她的政治立場:“有很多法國人被迫睡在自己的車裏,因爲他們買不起公寓,這是一個恥辱。我過去投票支持左派,但這次我很可能投票支持右派。”在巴黎西郊的普瓦西市,水果店老闆伊薇特告訴美國《國會山報》記者:“油價在上漲,一切都在漲價,人們感到害怕。”但她還是打算投票給馬克龍,部分原因是他的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發放了數十億歐元,幫助個人、企業和法國經濟的運行,“他沒有讓任何人掉隊”。伊薇特同時預測,勒龐“也有獲勝機會”,“她改變了口氣,學會了自我調整”。

勒龐轉向“溫和民粹主義”

英國《金融時報》10日稱,這場難測準確結果的大選可能成爲“法國政治向右轉”的標誌。馬克龍在競選活動中強調他推動的經濟自由化的努力,包括提高退休年齡的計劃。而對高油價等經濟問題的關注,幫助勒龐贏得了工人階級選民的支持。《國會山報》稱,馬克龍有值得炫耀的一些經濟成功:法國經濟從疫情打擊中復甦的速度快於預期,2021年GDP增長7%,是196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失業率降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今年53歲的勒龐現在是一個更加圓滑、令人生畏和精明的政治對手”,這是她第三次試圖成爲法國首位女總統。文章稱,除了把競選重點放在生活成本問題上,勒龐還取得了另兩項“非凡成就”:首先她淡化了自己之前的一些激進狂熱的言辭,努力讓更多選民相信,她不再是危險的種族主義或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其次,勒龐巧妙地避開了此前她被認爲與普京“關係密切”所引發的反彈,在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勒龐也聲稱普京的行爲“不能被原諒”。

美國政治新聞網9日稱,過去一年法國天然氣價格上漲了53%以上,數百萬法國民衆艱難維持生計。勒龐在競選中承諾降低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並對僱用外國僱員的企業加稅,以優待本國人,這令她在過去幾周內支持率大增。報道同時稱,儘管勒龐自詡爲“溫和的民粹主義者”,但她在移民和對待伊斯蘭教問題上的競選綱領仍然激進,她計劃在所有公共場所禁止佩戴面紗,並阻止外國人享受到與法國公民一樣的權利。

BBC稱,勒龐此番被認爲是最有希望挑戰馬克龍的人選。她要感謝兩個男人:同樣參選總統、極右色彩比她更濃的電視評論員澤穆爾,以及俄總統普京。法國《世界報》稱,上次法國大選,普京公開支持勒龐;這一次親俄立場毀了澤穆爾,勒龐則非常聰明地採取了比他溫和的立場;而馬克龍在尋求外交解決烏克蘭危機的過程中受挫,還因爲經常與普京溝通受到波蘭等歐洲國家的批評。

對法國“脫歐”的恐懼

英國《經濟學人》10日稱,此次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有90%可能性是2017年大選的翻版”,但巴黎政治學院政治學者坦澤爾對《紐約時報》說:“認爲馬克龍一定會贏得這次選舉是一種錯覺。”他說如果投票棄投率很高,加上民粹主義的一時衝動,可能會有真正的意外出現,“勒龐獲勝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

美國雅虎新聞網9日稱,在這場膠着的大選中,勒龐和馬克龍的民調結果差距日益縮小,一旦勒龐獲勝,可能會讓白宮驚慌失措。勒龐的勝利還將給歐盟帶來“自英國‘脫歐’以來最大的危機”,徹底顛覆整個歐洲大陸,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拜登和他的歐洲盟友所建造的“跨大西洋牆”可能會出現一道巨大的裂縫。美國大西洋理事會歐洲中心研究員哈達德表示,勒龐如果贏得法國大選,對烏克蘭獲得來自跨大西洋的支持將是場“災難”。他說:“她的政綱包括離開北約,以及一系列反歐盟措施,這些措施實際上相當於法國‘脫歐’。儘管這一次她將法國‘脫歐’從自己的競選綱領中去除,以免嚇到選民。”

“普京下一個重大勝利可能發生在巴黎”,美國政治新聞網9日稱,如果勒龐獲勝,將難以維持大西洋兩岸在烏克蘭衝突中所表現出的“相對團結”,“她的當選只會正中普京下懷,即加劇北約的裂痕”。文章稱,勒龐一直是普京的“毫不掩飾的崇拜者”, 2017年她在莫斯科會見了普京。近期,她也拒絕評論西方聯盟對俄羅斯採取的強硬制裁措施。

美國雅虎新聞網9日稱,短期內,勒龐當選將“嚴重動搖從華沙到華盛頓的親烏克蘭聯盟”。而按照白宮官員的說法,最壞的情況是勒龐在贏得大選後,“直接把法國從目前與基輔並肩對抗莫斯科的聯盟中拉出來”。文章稱,馬克龍政府在與莫斯科的關係上“已經在走鋼絲”,華盛頓擔心,如果勒龐當選會打破這種微妙的平衡,可能促使其他歐洲領導人放棄親烏克蘭聯盟。拜登的助手們對媒體說,即便馬克龍贏得連任,但優勢比較微弱的話,仍可能對歐洲領導人產生“寒蟬效應”,他們將擔心自己也會遭到本國民粹主義政治家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