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購物中心哪家強?北京SKP連贏十年,3商場邁入200億俱樂部

來源:時代週報

誰是最強購物中心?

近日,贏商網發佈了全國311家商場2021年銷售額與客流量等經營數據。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全國購物中心呈回暖趨勢,雖客流量不及疫情前,但銷售額逆勢上漲,僅有9%的商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

購物中心回暖所折射出來的,是全國消費市場的觸底反彈。經歷了疫情肆虐的2020年,全國人均消費支出在首次出現負增長後,在2021年迎來強勁復甦。

在2021年的商場業績榜中,北京SKP、北京國貿商城、南京德基廣場三家高端商場以超200億的年度銷售額,首次組成“200億俱樂部”。這200億的銷售額,相當於是一個二線城市所有商場一年的銷售總額。

北上廣深之外,也有不少“黑馬”異軍突起。身處網紅旅遊城市的成都IFS和成都遠洋太古裏銷售額均近百億元,鄭州丹尼斯大衛城則首次躋身前十。

這些商場是如何逆襲的?

北京上海“神仙打架”,中西部黑馬頻現

2021年的“店王”依舊花落北京SKP,該商場2021年的銷售額達247億元,連續十年佔據榜首。北京國貿商城、南京德基廣場業績也超過200億元,成爲首批加入“200億俱樂部”的成員。

據時代週報記者統計,2021年全國有52家購物中心銷售額超過30億元。從城市來看,在這52家中,北上廣深共有26家,恰爲50%。

作爲全國唯二的“四萬億”城市,北京和上海,誰纔是購物中心銷售之王?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北京商場業績集中度相對更高,呈現“兩超多強”局面。除了北京SKP和北京國貿商城這兩家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的“巨頭”外,包括朝陽大悅城、朝陽合生匯、世紀金源、西單大悅城在內,剩餘入榜的4家商場年銷售額都在40億元左右。

上海則有10家購物中心進入前50的榜單。其中,上海國金中心IFS、上海恆隆廣場、上海環球港的年銷售額均超過100億元(不同榜單統計略有差異),另有多家年銷在30億元以上。

這與兩個城市的購物中心總體情況有關。

作爲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購物中心存量遙遙領先。截至2021年3月,共有658家購物中心,日均客流量爲1.79萬人,5-1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佔據主流,3-5萬平方米的小而精商場次之。

而北京購物中心存量爲447個,位列全國第二,日均客流量爲1.66萬人,商業面積在3-5萬平方米、5-10萬平方米、10-2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佔比相對平均。其中,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爲世界最大的單體購物中心,總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

從全國區域範圍來看,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報告,華東地區的購物中心數量最多,2020年佔比高達41.71%;其次是華南地區,購物中心數量佔比爲16.58%;西南地區的佔比則爲14.97%。

西南地區購物中心總量雖不多,但單匹“黑馬”卻不少,尤其在成都地區有三家購物中心銷售額超過50億元,成都IFS更是首次進入了“100億俱樂部”。

成績傲人的還有成都萬象城,該商場是“50億俱樂部”中業績同比增幅最快的一家,較2020年增長85.19%。而這與商場本身擴容相關。

2020年12月7日,成都萬象城二期開業,整體商業體量達到30萬平方米,品牌規模超過620個,近30家西南或成都首店入駐,成爲當地主城區體量最大、品牌最多的商業綜合體。

“隨着整體城市經濟的發展,成都、重慶等西南城市已成爲國內新的集中增長極,消費需求同時大幅度提升,也成爲商業競爭的焦點。城市消費升級,大量首店進入、國際品牌入駐、新型商業街區構建之後,都有很好的發展。”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西南地區購物中心後續的發展,也需要跳出傳統以購物爲主的模式,學習北京、上海已有的成功經驗,發揮好後發優勢。

相比疫情之前,西南地區的客流回彈同樣強勁。相較2019年同期,西南地區2021年第二季度客流單季增速達12.56%。成都購物中心日均客流較2019年同比增長近10%,居全國重點城市首位。

而相對低調的鄭州在購物中心界也頗有盛名。定位高端奢侈的鄭州丹尼斯大衛城2021年銷售額超過80億元,位列全國第九,愛馬仕河南首店也剛剛於3月31日在此開業。

2018年開業的新貴——鄭州正弘城則自帶網紅屬性,在社交媒體上表現極佳,曾在社媒綜合指數排名中力壓北京三里屯等知名購物中心奪冠,餐飲類店鋪佔商場內總商鋪數量的近三分之一,這也讓鄭州正弘城的年銷售額在開業第四年就達到42億元,躋身全國top30。

高端市場迴流,首店經濟發力

細看購物中心單體排名,在TOP50中,高端商場佔據主流,尤其“百億俱樂部”成員,均以高端奢侈爲主要定位,且業績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

這主要是由於全球疫情波折反覆、居高不下,境外遊、海淘等購物方式受限,國內高端市場自2020年開始逐漸迴流。2021年,高端市場繼續保持較高的市場需求。

據要客研究院發佈的《2020-2021中國奢侈品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首次成爲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2020年,中國人奢侈品境內消費佔比由31%增加到56%,第一次實現了境內消費大於境外消費的情況,而這一數據在2021年進一步增長至64%。

奢侈品市場需求的高企,促進了高端商業的銷售提升。未列入購物中心排行榜的各地免稅店,也在2021年實現了快速增長。如三亞海棠灣免稅城銷售額超過300億元,CDF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的業績也在100億元以上。

與高端奢侈品市場相對照的,是首店經濟的重要性在2021年繼續凸顯,成爲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提振消費的重要發力點。

最早提出首店經濟的上海,在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1年,上海新增首店1078家、保持全國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5%。北京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21上半年共434家首店落地北京,超過2020年兩倍有多。

位居榜單前列的購物中心,大多在品牌煥新上下苦功。如2021年銷售額位列“探花”的南京德基廣場,全年煥新品牌近100家,引進超20家區域“首店”。該商場將負一層的國際高端化妝品業態持續擴充至62家,整體品牌更新率高達85%。

“新商業時代,首店經濟肯定是利大於弊,符合目前整個國際商業發展趨勢,也會激發創新。不過,一些城市也存在爲了‘首店’而‘首店’的情況,其引入成本過高,單純打造概念,導致盈利困難。因此,首店本身的存活率、持續性等問題也值得重視。”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趙浩興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國內高端市場迴流、消費業態的升級,正是購物中心走出至暗時刻的重要原因之一。

賴陽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稱:“購物中心銷售額增長明顯,一方面是由於2020年基數較低,2021年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消費者線下消費增長,購物中心的增長曲線理所當然。另一方面,越來越多購物中心開始轉型升級,包括增加休閒文化體驗的業態、引入首店發力高端奢侈市場等,對消費者吸引力有提升。”

需求升級的情況下,購物中心仍是實體商業中最能滿足消費者情感性、社會性功能的場景。

2022年疫情形勢依舊嚴峻的背景下,新興品牌流失率較高、租金壓力重等問題依舊待解。繼續創新零售模式、強化互動內容,或許會成爲購物中心升級消費場景的必選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