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十六型人格,你是哪種性格魅力?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胡語彤

來源:財經(ID:xincaijing)

近段時間,一串神祕代碼突然在網絡上爆火,“enfp”、“istj”……這不是什麼新鮮的互聯網黑話,而是當下最流行的MBTI性格測試。

簡單來說,就是由“I(內向)/E(外向)”、“N(直覺)/S(實感)”、“F(情感)/T(思考)”、“P(感知)/J(判斷)”四組性格傾向構成,測試者需要做一系列的心理測試題得出對應結果。

鋅財經在抖音平臺搜索“MBTI”發現,抖音已經上線相關的功能。在點擊進入完成簡單的測試之後,會引導關注到一個賬號。該賬號僅僅發佈了10個視頻,就已經漲粉38.6萬。

除了抖音之外,微博等社交平臺馬不停蹄地上線了相關測試外鏈。市面上,一套MBTI測試題的題量在30-140道不等,最長需要花上近20分鐘的時間。而在做完測試題後,用戶想要解鎖更加詳細的性格解析和職業評估,便要支付額外的費用。

嗅到其中商機的玩家們也紛紛入場,一些社交APP打着MBTI交友的賣點來吸引同好者的加入。比如,一款名爲“nine你呢”的社交軟件,主打MBTI人格理的真誠交友。用戶在下載後,可以輸入或者直接測試自己的MBTI人格,再根據16型個性每天匹配9個交友對象。

與此同時,各平臺還湧現出一批MBTI領域的博主。憑藉Meme圖(梗圖)和還原梗圖行爲等有趣內容,加速累積着原始粉絲,等待收割“信徒”的生意。不難發現,這與星座大師、塔羅牌的玩家們有着異曲同工之處。

但不同於星座有長遠的文化底蘊和忠實信徒,MBTI大概率也只是短時間的爆火,想要複製星座、塔羅牌持續的關注,難度也比較大。

易傳播、社交,MBTI爆火的必備因素

MBTI性格測試雖然屬於簡易版榮格八維,但仍需要完成近百道的測試題後才能得出結果。即便做完後,一堆巨長的性格解析看起來也十分費勁,這又無形給受衆設了一道門檻。

關於這一點,星座可謂是MBTI的“前輩”,輸入出生日期即可獲取對應結果。因此,要點燃網友們熱情的第一把火,便是簡化。於是,“改良簡易版本”的MBTI測試題出現了,僅需四個問題即可得到答案,從學校是否受歡迎、是否愛運動、是否擅長數學、房間是否雜亂,來對照四個字母。

不過,真正引起全網測試潮流的“大功臣”,其實是一系列Meme圖。

把16種性格特徵與梗圖行爲對應起來,將本來複雜的性格解析簡化成“哪類人會做哪類事”,用幾個簡單場景和對話便能形象生動描述一個人的行爲特點。其次,因爲Meme圖本身具有極高的二創性,可供網友們自由發揮創作,加上圖片極易傳播,迅速侵襲了各大社交平臺。

就連我們的朋友谷愛凌同學都親口宣佈:自己是INTJ,還表示她一直是個內向的人。現如今,如果要想知道某個名人的MBTI性格結果,只要通過網絡搜索“姓名+MBTI”,便可以輕鬆獲得。比方說:楊冪是enfp,徐志摩是infp……從娛樂圈明星到歷史名人,MBTI測試甚至將圈層跨入影視、文學作品中的虛構人物,連《甄嬛傳》《紅樓夢》《哈利波特》等影視劇中角色的性格,都揣摩得一清二楚。

一方面,年輕用戶羣體的好奇和獵奇心理,一下子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半娛樂之下,也沒有多少人會認真地當回事;另一方面,如果你發現自己與仰慕的名人、偶像屬於同一類型性格,這種感覺猶如找到了心靈契合的同道中人,獲得了羣體認同感。通過四個字母快速瞭解一個人的性格,十分切合快餐時代的社交,這便是MBTI爆火的第二大推手。

在微博、豆瓣、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相關話題、tag裏有關MBTI交友的內容更是數不勝數。在這場大型的破圈運動中,MBTI測試不再只有職業傾向的指導作用,而被賦予了新的社交屬性。

“infp最適合和誰做朋友?”“entj,比較適合跟entp在一起。”在MBTI理論下,交友、情感都變得“簡單有效”了。這與當年的星座如出一轍,誇大了其對人際交往的輔助作用。像是星座之間的配對指數,“白羊女與獅子男天生一對”,基本屬於換湯不換藥。

已有玩家入局

MBTI令一批愛好者們扎堆湧入,同樣也吸引着一批想乘機賺一筆的商家。

蘋果商城,鋅財經下載了一款名爲“MBTI職業性格測試”的APP。在APP界面主頁上,還爲用戶貼心地提供了“60題精選速測版”、“93題標準通用專業版”和“142題完整版”。當做完測試題後,要想“解鎖”完整的性格解讀,則需要支付18元的服務費。

該支付界面顯示,目前已有23035人購買,還有原價69元現價18元的優惠折扣,有引誘用戶付費的嫌疑。

像這樣以測試結果爲收費內容的網站、APP不在少數。

國內的一家名爲APESK才儲的網站,面向個人、企業提供心理測試以及評估報告。其官網提供的“榮格第二步”屬於高級量表範疇,分爲企業版和個人版,企業按人次購買是33.3元/個,個人版本是39元/個。資料顯示,該網站在全球擁有超出3000萬用戶,每日的有效測試在2萬左右。

而這些測試結論的成本幾近爲零,有着榮格理論的支撐,16種人格對應16種人格解讀模板,就減少了“個性化”解讀的成本。不難發現,MBTI商業化模式與星座都能夠互通,有星座、星盤解讀,就有MBTI人格解讀;有星座博主,也同樣意味着有MBTI博主。

另一種商業化的途徑,便是培養這個領域的職業博主。先靠解讀類乾貨積累粉絲量,再接商務推廣、賬號矩陣引流或者是平臺流量分成來達成變現。

在微博搜索“MBTI”相關博主中,用戶列表最高粉絲量的博主擁有超100萬的粉絲量。最新數據顯示,該博主一條微博的閱讀量能達到百萬級別的流量,互動數也超出2.4萬,屬於活躍度較高的水平。根據博主的粉絲量和粉絲活躍度,一條微博轉發、直髮商務推廣的報價從幾千到上萬元不等。

無論用戶的初心是出於瞭解自我性格,還是處理人際關係,MBTI都已經成爲商家收割年輕人的工具之一。

MBTI,做不出“陶白白”

儘管MBTI與星座等玄學類的生意經有着共同之處,但卻失去了一個最大的盈利點:預測功能。

“夜觀天象,可知明天如何如何。”玄學最大的魅力在於能夠站在現在的視角預知未來,包括一個人的身體、情感、事業、學業等等運勢走向。這也是爲什麼這麼多人不惜花費大價錢,去尋求玄學大師來答疑解惑。

MBTI卻沒有這項“技能”,只停留在性格方面的解讀,付費了解性格特徵和付費了解未來運勢,哪個更具吸引力便不言而喻了。

去年7月,短視頻平臺上一個關於“你會爲某人去陶白白那看星座嗎”的梗突然爆火。短短一個月內,陶白白的粉絲量突破千萬,簡單、直觀的星座情感解讀助推其成功走上臺前。在視頻中,陶白白以朋友勸告的方式,跟直播間的觀衆連線交流如何處理XX座的情感問題,這樣一來人設便立住了。

目前MBTI短視頻博主中,大部分還是以梗圖爲參照原型的模仿視頻,來對比還原不同個性的不同行爲。而想要復刻MBTI界“陶白白”,並非易事。

鋅財經觀察到,一些解讀MBTI的博主大多不止專攻這個領域。這些博主的個人簡介中通常會出現“占卜”、“冥想”、“心理學”、“塔羅師”等涉及玄學領域的標籤,甚至有博主自稱爲“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而這一職業資格證書早在2017年便已被人社部從名單中剔除。因爲領域雜亂,相關MBTI博主的專業性則會大打折扣。

再回到測試本身,MBTI屬於諸多心理測試裏一種量表,可以替代其的量表還有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DISC行爲風格測試、九型人格測試等等。而這些心理測試量表,在拋去其職業推薦作用,來單看人格層面的解讀,便容易陷入“巴納姆效應”,即用籠統、含糊的形容方式概括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從而影響到測試結果的信度與效度。

可以預見,等到網民的新鮮勁過去了,MBTI商業價值會隨之下滑,這注定不是一門長久的生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