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 杜宇

一季度收官,全市場基金業績已經全部揭曉。中國證券報梳理了上市公司一季報、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公告以及基金產品參與定增等的公告,發現公募基金最近的新動向。

據證券時報,對於二季度展望,平安基金認爲,建議多點佈局、均衡配置。

最新持倉曝光

4月2日,中環環保發布2022年一季報,拉開了上市公司一季報的序幕,多家已經發布一季報的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都出現了公募基金的身影。

4月7日發佈一季報的湖南海利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4只公募基金,泰信競爭優選和泰信藍籌精選新進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富國改革動力和富國精誠回報12個月持有則在一季度減持了湖南海利。4月8日發佈一季報的農發種業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3只銀華基金旗下產品,劉輝和王利剛管理的銀華內需精選在一季度減持了農發種業,但同樣是由劉輝和王利剛管理的銀華同力精選卻在一季度增持農發種業。此外,唐能管理的銀華農業產業也在一季度增持農發種業。

從上市公司近期發佈的回購公告,也能探查基金機構的最新佈局。例如,海泰新光的回購公告顯示,截至3月31日,華安聚優精選混合持有公司139.17萬股無限售條件股份。對照華安聚優精選混合的2021年底全部持倉股票發現,海泰新光當時並未出現在基金持倉中,因此是在一季度大手筆買入139.17萬股。

新城控股的回購公告顯示,截至3月30日,大成新銳產業混合和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混合(LOF)分別持有893.37萬股和800萬股公司股份。而在2021年末,大成新銳產業混合並未持有新城控股,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混合持有新城控股900.58萬股。對比發現,大成新銳產業混合大手筆增持,與此同時,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混合則小比例減持。

定增顯示“心頭好”

基金機構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情況,同樣展現基金機構的最新持倉情況。近期,交銀施羅德基金、睿遠基金、財通基金、華夏基金等紛紛公告了旗下基金產品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情況。

例如,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告,交銀施羅德阿爾法核心混合、交銀施羅德優勢行業靈活配置混合、交銀施羅德持續成長主題混合參與了建龍微納的定向增發分別認購19.10萬股、12.73萬股和12.73萬股。交銀施羅德阿爾法核心混合、交銀施羅德優勢行業靈活配置混合、交銀施羅德持續成長主題均由何帥管理。通聯數據Datayes顯示,何帥累計出任基金經理的時間近7年,目前在管基金的資產總規模約184.44億元,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爲246.53%。

睿遠基金公告顯示,睿遠成長價值混合、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和睿遠穩進配置兩年持有混合參與了華峯化學定向增發,分別認購587.54萬股、3525.27萬股和587.54萬股。上述三隻基金產品的基金經理是傅鵬博、趙楓和饒剛三巨頭。

對比上市公司公告發現,睿遠基金此次總共認購了華峯化學15826.09萬股定增股份。除去上述三隻公募基金產品合計認購的4700.35萬股股份,還有11125.74億股定增股份爲睿遠基金旗下專戶產品等認購。睿遠基金旗下專戶產品主要由睿遠基金總經理陳光明管理。睿遠基金對華峯化學的熱衷,可見一斑。

除了上述兩家基金公司參與定增透露最新持倉外,近期,還有財通基金旗下財通穩進回報6個月持有期混合認購中科電氣7.76萬股股份、華夏基金旗下華夏磐銳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和華夏磐益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分別認購華峯化學599.29萬股和658.05萬股股份等。

基金公司二季度展望:多點佈局、均衡配置

博時基金在二季度宏觀策略報告中表示,當前宏觀組合處於“寬信用不及預期/穩信用+經濟弱”階段,季度維度A股有反覆磨底訴求,倉位建議中低位。風格上,建議乘成長超跌反彈向價值做均衡,價值中老基建本輪補跌程度不夠,繼續兌現老基建方向,增配能源通脹鏈。

平安基金的二季度策略報告指出,疫情超預期蔓延,信用修復遭遇二次探底,經濟三重壓力猶存,穩增長仍是當前首要任務,A股股債性價比(ERP)指標突破一倍標準差,權益資產估值性價比凸顯。

對於二季度資產的配置有何建議?

博時基金認爲,配置上建議維持權益、固收類資產相對均衡,建議中低配權益,中高配固收。對上述資產走勢影響最大的是房地產市場的變化,房地產市場供給側情況若能實現緩解,信用擴張將更爲有效,增長大概率會延續改善。在該情況下,權益配置比例會上修,固收比例下調。

平安基金認爲,國內疫情擾動、經濟築底回升在即,國外加息週期開啓、地緣政治衝突影響深遠。當前階段,雖然系統性風險基本釋放完畢,但中期來看仍有較多不確定性存在,建議多點佈局、均衡配置。

今年多個“固收+”產品表現突出的安信基金經理張翼飛和李君表示,對於債券市場,近期性價比略有改善,但是利率還是缺乏吸引力,目前仍然偏謹慎,傾向於等待後續更好的配置機會。股票市場整體以震盪爲主,但是拉長到半年至一年的時間來看,有較大的概率能創造不錯的收益。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認爲,A股方面,二季度市場偏向震盪,先揚後抑。5月之前市場機會大概率大於之後,全年仍須警惕回撤下限的下移。二季度通脹和穩增長仍是重要線索,建議重點關注能源(煤炭、石油),短期提防俄烏緩和帶來的波動風險;關注房地產基建鏈條,地產政策驅動明顯,基建基本面驗證性可能好於地產;數字經濟方面,關注數字基建和元宇宙主題;適度關注農業生豬鏈條。

“此外,光伏、數字經濟和先進製造相關行業,長期邏輯更爲通暢,具備戰略配置的價值,符合我們量質適度的配置邏輯,這也是爲紅利低波策略完成使命後爲佈局成長做準備。”魏鳳春稱。

配置方向上,廣發基金建議,若後續大宗商品價格平穩回落,可圍繞“高景氣高成長”及“低估值穩增長”兩條主線。過去兩個季度,部分行業景氣度與股價出現大幅度背離,在估值得到消化後或能重回成長主線,以高增速對抗經濟下行與海外市場估值收縮壓力。

行業配置上,金鷹基金建議維持“穩增長+科技”的均衡配置。疫情和外圍經濟壓力下,穩增長政策仍將繼續發力,後續政策未落地顯效前,仍可逢低參與。自下而上、關注估值具有性價比的科技板塊,在經歷資金面和情緒面的大幅衝擊後,重點關注一季報展示的業績持續高增和性價比較優的高景氣板塊或景氣改善方向。市場後續的可能修復過程中,這些重要方向的配置價值,有望率先得到市場認可。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665764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