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歐洲不想徹底與俄羅斯拗斷,亦有人確實不希望俄烏大戰。

文 | 海上客

當地時間4月11日,奧地利總理卡爾·內哈默到訪莫斯科,並會見了俄總統普京

同在4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了視頻會晤。

事態似乎在起着變化……

1

首先看內哈默訪俄。儘管內哈默強調這次行程他是以“個人身份”訪俄,但架不住他確實是俄烏衝突以來首位訪俄的歐盟國家領導人。並且,他是從奧地利駐俄大使館出發前去會見普京的。這種情況下強調“個人身份”並無任何意義。

在與俄總統普京會談之後,內哈默發佈了一份書面聲明。海叔注意到,這份聲明提到這麼一句話,內哈默稱,他與普京的會談——

“非常直接、開放和艱難”。

內哈默還稱,他向普京發出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這場戰爭必須結束,因爲戰爭只有輸家”。之後,他還強調,自己的莫斯科之行,並非一次“友好之旅”。

海叔注意到,奧地利與俄羅斯兩國媒體在內哈默與普京會談的時間、細節披露上,是有差異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雙方會晤時間“不是很長”,並表示,普京向內哈默解釋了俄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是烏克蘭去軍事化,俄軍已完成第一階段主要任務。而俄國防部同時稱,下一步主要目標是“解放”頓巴斯地區。

奧地利媒體報道,內哈默與普京的會晤持續約75分鐘。按照奧方要求,雙方沒有發佈會晤的照片和聯合聲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克里姆林宮之際,內哈默還在自己的推特上做了一番解釋。他稱,奧地利儘管在軍事上保持中立,但面對俄“侵略”烏,奧地利有“明確立場”。“戰爭必須停止! 當地需要人道主義走廊、停火以及對戰爭罪行的全面調查。”他寫道。

在海叔看來,奧地利是歐盟成員,但不是北約成員。也就是說,在軍事上,他不是美國或者北約的盟國。這樣的身份,與土耳其不同。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卻不是歐盟成員國。也正因爲歐盟、北約兩重身份中,土耳其只佔其一,所以纔有機會在此前俄烏會談中做斡旋者的角色,並提供重要的會談場所。

如今奧地利也想扮演類似的角色。看起來其更適合充當這一角色的樣子,原因在於其不是北約這一軍事同盟的成員,又是歐盟成員。但目前看,內哈默幾乎沒有得到普京的任何承諾。且俄方發出這樣的信息——頓巴斯大戰一觸即發。

2

這時候,另一個沒有在俄烏之間選邊站的國家——印度,竟然感受到了較大壓力。4月11日,拜登與莫迪舉行了視頻會晤。

海叔注意到,在此次視頻會晤之前,美國對美、印之“共同點”做了一番強調——

強調美印擁有“共同價值觀和民主制度”,

強調美印在所謂“印太地區”有“共同利益和共同承諾”等等。

在海叔看來,拜登當局這是在警告印度——美國和印度纔是一夥的。

可問題在於——印度和美國到底是不是“一夥”的呢?應該不是啊!印度不是北約國家,不是美國的盟友。當然,從奧巴馬當政後期,到特朗普時期,再到拜登,儘管美國總統經歷了政黨輪替,可生造所謂“印太”這一地理概念,拉印度入局圍堵中國,包括圍堵俄羅斯的事,美國沒少幹。

問題是,印度是一個區域性大國。印度之所以加入美國的所謂“印太”戰略,無非是想着借勢而爲。印度對“印太”的理解,顯然與美國不同。

而在俄烏開戰以後,印度朝野並沒有明顯站隊西方立場。甚至印度民間對美國拱火的批判一度非常激烈。

拜登要通過與莫迪的視頻會晤,來讓印度在俄烏問題上與西方統一立場。然而,印度外交部在預告莫迪、拜登視頻會時,對俄烏局勢議題隻字未提!

美國竟然也沒有提前預告。顯然,美方對印度是否能接受其觀點,根本心裏沒底。

這當然是可想而知的事。

不妨看看印度的投票——

2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和3月2日聯合國大會有關俄烏局勢的兩次投票,印度都投下棄權票;

4月7日聯大暫停俄羅斯人權理事會成員的投票,印度再次棄權。

印度甚至是“美日印澳”四方機制中唯一沒有譴責俄羅斯,唯一沒有參與對俄製裁的國家。這樣的情況下,拜登當局必然會對印度做各種工作。

除了3月份以來多次公開指責印度以外,拜登不得不與印方溝通,開次會。

但無論是會前還是會後,無論是白宮還是美國媒體,調門都不高。

美國一些媒體點出,一名瞭解拜登和莫迪通話內容的美國政府資深官員對媒體表示,拜登其實並沒有堅決地要求莫迪改變立場,莫迪也沒有堅決地給出答案,雙方主要是進行了“相當詳細和坦率”的交流,且交流的重點是印度將如何緩解戰爭導致的一系列不良影響,比如糧食供應。

而白宮直接王顧左右而言他,在發佈的會議紀要中,稱兩國領導人主要談及國際糧食供應問題等,只在文末不顯眼的地方提到“雙方還談到俄烏局勢”。

而印度媒體則高調得多,譬如《印度時報》稱,“印度態度很堅決,沒有聽從美國和北約的施壓”。

一些西方媒體則披露了一些美印會談細節。譬如路透社稱,拜登其實在通話時和莫迪“明確表達”了印度增購俄羅斯的能源不好,“不利於印度自身利益”這樣的話。但印度並沒有在美國這番“明確表態”之下做出任何減少購買俄羅斯能源的承諾。

顯然,這也是一場共識並不多的會談。哪怕拜登與莫迪會談之後,美印外長、防長“2+2”會談馬上跟進,可起碼在俄烏問題上,美印目前沒有走到一起去。

3

如何看普京、拜登在4月11日這天各自的會晤?在海叔看來,還是老問題,亦即歐洲不想徹底與俄羅斯拗斷,亦有人確實不希望俄烏大戰。在俄烏衝突之前,法國、德國領導人先後前往莫斯科和基輔與俄羅斯、烏克蘭領導人會晤。如今,奧地利領導人的莫斯科之行之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英國首相約翰遜先後去了基輔。很顯然,歐盟,哪怕脫歐的英國,都還在盤算着歐盟或者英國自己的算盤。

印度當然有自己的算盤,因此,莫迪不可能全盤接受拜登的盤算。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少將4月11日對媒體表示,俄軍航空兵當天摧毀烏克蘭軍事設施42處  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烏事態確實在變化。譬如俄軍從基輔周邊等地東撤。北約在向烏克蘭輸送蘇聯時期製造的前華約國家擁有的所謂重型武器。譬如一些坦克等。在海叔看來,這些陳舊裝備,一旦使用,簡直是送使用者當炮灰!封存多年的蘇聯外銷版坦克,澤連斯基也該明白都是些什麼貨色啊!

這種情況下,拜登仍在拱火。哎,只能說,烏克蘭陷入戰爭泥潭,苦的是老百姓!

更多報道

奧地利總理訪俄與普京會晤 奧總理:會談“非常直接 開放和艱難”

奧地利總理與普京會談後,稱此行“不是一次友好訪問”(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4月11日,奧地利總理內哈默訪問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與俄總統普京舉行會談。這是俄烏衝突以來,首次有歐盟國家領導人訪俄。

會談後,雙方沒有共同舉行新聞發佈會,也沒有發表聯合聲明,並且沒有發佈會談照片和視頻。

內哈默在會談後告訴奧地利通訊社,此次會談是“非常直接、坦誠和艱難”的,但“不是一次友好訪問”。內哈默對會談並“不樂觀”,稱總體上沒有得到“任何積極的印象”。

據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透露,普京和內哈默的會談在莫斯科附近的新奧加廖沃官邸舉行。佩斯科夫會後表示,會談由奧地利提議,無發佈照片和媒體聲明的計劃。佩斯科夫未對會談內容發表意見,他說,“按照最近的標準,此次會談時間很短”。

奧地利官員稱,此次會談持續了約75分鐘。會談後,據奧地利通訊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媒體報道,內哈默稱:“這不是一次友好的訪問。我剛從烏克蘭來,親眼目睹了俄羅斯侵略戰爭造成的無法估量的痛苦。”

“我向普京傳達的最重要信息是,這場戰爭必須最終結束,因爲戰爭雙方都有輸家。”內哈默說,自己與普京談到了布恰和其他地方的“嚴重戰爭罪行”,並強調必須追究所有應對此負責的人的責任。奧地利通訊社指出,在這一問題上,雙方有過“激烈討論”。普京指出,國際社會在這些問題上“存在偏見”。

“我還向普京明確表示,只要烏克蘭繼續有人死亡,對俄羅斯的制裁就會繼續存在,而且會變得更加嚴厲。”內哈默強調,“歐盟在這個問題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

但據俄塔斯社報道,普京明確表示,決心“解決”頓巴斯問題。

“他(普京)明確證實,制裁對俄羅斯來說很艱難,但正如他所說,儘管制裁很明顯,但頓巴斯的局勢必須得到解決。”

內哈默還稱向普京提出,迫切需要建立人道主義走廊,但他並沒有透露普京的回應。

對於俄烏正在進行的談判,內哈默指出,“很明顯,俄羅斯總統仍然對俄烏雙方在土耳其正在進行的談判充滿信心。”

一位奧地利官員透露,當內哈默向普京轉達澤連斯基希望與他會面的意願時,普京並沒有回覆。這名官員稱,普京似乎更關注繼續在伊斯坦布爾的談判。

奧地利通訊社稱,在會談接近尾聲時,普京表示,希望衝突能夠“儘快結束”。

據路透社報道,奧地利80%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與莫斯科的聯繫通常比歐盟的大部分國家更密切。自俄烏衝突加劇以來,奧地利政府譴責俄羅斯,並驅逐了四名俄羅斯外交官,但在軍事上保持中立。

內哈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主動提出訪問俄羅斯,以促進俄羅斯和烏克蘭展開對話並停火。“對我來說,儘管存在很大分歧,但也別無選擇,只能尋求與俄羅斯直接對話。”

內哈默說,他已就此次莫斯科之行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德國總理朔爾茨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進行了磋商,並通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前內哈默9日曾訪問烏克蘭首都基輔,並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談。

美印領導人視頻會晤,關鍵問題沒談成(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鞠峯]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後,美印這兩個世界最大“民主國家”最近有些僵。週一(4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視頻會晤。雙方進行了“坦誠對話”,但在印度購買俄能源這件事上,兩位領導人卻保持微妙的表面和諧——拜登沒有對莫迪提出“要求”,莫迪也沒有做出承諾。

這對盟友之間的核心議題,反而成了房間裏的大象。

“沒有具體要求和具體回應,兩個領導人各讓一步”

據路透社報道,在1小時的遠程連線中,美印領導人先常規性地互訴友情、通過共同譴責強化關係。美方官員稱此番會晤是“溫暖”且“坦承”的。拜登和莫迪都表達了對烏克蘭家園被毀的擔憂,尤其是“發生在布恰的平民大規模死亡事件”。

尚未對俄發起制裁的印度盡力找平衡。莫迪在開門會談階段對美方和媒體表態稱,對“布恰事件”表示嚴重關切,“我們對此立即表示了譴責,並且要求獨立調查。”《印度時報》注意到莫迪的措辭:他並未具體譴責俄軍或普京,只是呼籲調查。

莫迪還強調,他曾建議普京和澤連斯基進行直接對話。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一位美政府高級官員稱,拜登並未明確要求印度選邊站,也沒有從莫迪那裏得到放棄購買俄能源的堅定承諾。“沒有具體要求和具體回應,兩個領導人各讓一步,進行了詳細和坦誠的交流。”

該官員說,拜登強調了可以幫助印度的領域,以減輕“普京發動戰爭造成的不穩定影響”,食品供應是其中之一。

進入核心議題的磋商,路透社援引一名美官員的說法,拜登沒有向莫迪提出“具體要求”,但他委婉地對印度對深化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表達了擔憂。

根據這名官員的說法,拜登含蓄表示: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會因爲依賴俄羅斯能源而得到提升。

此外,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對外介紹:“總統非常明確地表示,(印度)增加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普薩基並未透露印度是否在能源進口方面做出任何承諾,只是用“華盛頓準備好幫助印度豐富能源供應”打馬虎。但是一名美方官員對路透社表示,“我們並沒有具體地讓印度幹任何事情……印度在經過這次坦誠對話之後,將做出自己的決定。”

關於莫迪對俄的譴責性表態,普薩基表示,“我們的目標之一是強化這個方向,並鼓勵他們更進一步。”

印媒方面則重點關注“美國沒能說服印度政府和美國、北約保持對俄‘統一戰線’。”《印度時報》稱,由於雙方在俄烏戰爭的分歧沒能改變,因此雙方跳過了棘手的議題,轉而談論加強其他領域的合作。

“焦點應該放在歐洲,而不是印度”

視頻會晤結束後,美國務卿、防長和印度外長、防長還將在華盛頓舉行2+2會議,因此也共同出現在拜登方的會場,參加了此次會晤。

據《印度教徒報》報道,此次是2018年美印首次舉行“2+2”部長級對話以來的第四次此類會談,也是拜登政府上臺後的第一次。除了“2+2”對話,兩國外長和防長也會分別舉行雙邊會談。

會議結束後,印度外長蘇傑生當天在新聞發佈會上回應了備受關注的購買俄能問題。他轉移注意力地表示,“焦點應該放在歐洲,而不是印度”,提醒外界指責對俄能源依賴嚴重的歐陸。蘇傑生強調,“我們這個月的總採購量,還不到歐洲一個下午的。”

路透社統計數據顯示,美西方對俄羅斯實體實施制裁後,印度受到大幅折扣的“誘惑”,自俄烏軍事衝突爆發以降已購買了至少1300萬桶俄羅斯原油。 去年全年印度的採購量約爲1600萬桶。

對此,美國務卿布林肯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將繼續增加對烏克蘭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並呼籲其他國家也這樣做,正如我們呼籲所有國家譴責莫斯科日益殘暴的行動一樣。”他補充說,美國正在敦促所有國家不要增加從俄羅斯購買的能源和武器。

同時,布林肯表示,美印關係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美國樂於成爲印度所有領域的首選合作伙伴。布林肯強調印度的國防現代化需求,是雙方詳細討論的一個關鍵話題。

美防長奧斯汀介紹,兩國已簽署雙邊協議,強化航天領域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據美官員透露,拜登對莫迪說,期待“5月24日左右”在日本的四方會談再次見面。

俄烏軍事衝突發生後,購買大量俄羅斯武器裝備與能源的印度保持中立,讓美國倍感“失望”。美國和盟友在聯合國炒制涉俄投票,印度投出棄權票,且印度是“四方安全對話”中唯一沒有對克里姆林宮發起制裁的國家。

因此,美國官員近期接連對印度發出威脅。據印度媒體報道,作爲拜登政府對俄製裁戰略的總策劃,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達利普·辛格上月在訪印期間表示,美國不會爲印度進口俄羅斯能源設定“紅線”,但不希望看到印度的相關採購“快速增長”。他同時強調了“加入我們的重要性”,“那些試圖積極逃避制裁或破壞制裁的國家將承擔後果”。

但彭博社認爲,美國官員對印度的這些“批評”都是徒勞的,印俄之間的長期關係不可能說斷就斷,而美國也不可能看到印度外交政策精英放棄他們多年來小心翼翼守護着的戰略自主權。

此次美印領導人會談的安排似乎也有深意——《印度時報》介紹,一般來說,雙方部長級官員會先進行會談,爲領導人會談鋪平道路。但這次拜登似乎“搶先一步”,想用個人的權威和影響力去改變莫迪的立場,對美國國內來說也是聚攏輿論的好辦法。

然而,初步看來會談並未達到拜登想要的效果。美印關係因爲普京而“起褶”,一時還難以熨平。

“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現實中,無論美國、英國或歐盟的意願和情緒如何,俄羅斯仍然是國際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俄《消息報》11日稱,沒有任何一個金磚國家支持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許多中東、拉美和非洲國家也用友好或至少中立的態度對待俄羅斯。事實證明,與俄達成的長期互利協議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越來越重要,而不是美國人的可疑承諾。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