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疫情再度復燃,令該地區醫療體系承壓,也使歐洲多國勞動力市場再度拉響警報。

近日歐洲新冠疫情再度復燃。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截至11日,該國7天內每10萬人發病率約爲1080.0。法國公共衛生部的數據顯示,3月29日至4月4日期間,每10萬名居民中新增感染人數達到1409.1人。英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則顯示,截至4月2日的一週內,英格蘭地區約每13人中就有1人感染。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衛生政策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大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歐洲疫情仍較爲嚴峻,“目前一些國家,如英國採取瞭解封政策,這可能將加速疫情傳播,使易感人羣處於危險之中,並加劇衛生體系擠兌的風險”。

醫療系統和勞動力市場承壓

疫情在歐洲地區再度復燃,已令該地區醫療體系承壓。資深醫院醫師協會一項對德國境內醫院的最新調查顯示,德國20%醫院認爲當前急救護理部門壓力較大,六成醫院的護理人員人數低於最低標準,六成醫院因員工感染新冠而不得不推遲手術。目前,全德10%的普通病牀和重症監護病牀均供新冠患者使用。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英國。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稱,英國疫情不斷蔓延,爲該國公共衛生體系帶來“重大壓力”,而這一情況已從去年冬季持續到今年春季。NHS還表示,僅在上週,英格蘭地區就有20個急診科因人滿爲患而不得不發出“分流警示”。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所做的React-1研究發現,2月,英國感染新冠肺炎病例比例已較1月峯值有所下降,但上個月該國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卻增加了一倍以上。其原因在於,變異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亞型BA.2在英國不斷蔓延。 

上述研究項目主任、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醫學系主任艾略特(Paul Elliott)表示,儘管當前英國疫苗接種率較高,但較高的感染率仍可能使住院人數增加。 

世衛組織此前在報告中稱,早期研究數據表明,奧密克戎亞變體BA.2毒株更易傳播。根據丹麥的疫情數據測算,該亞變體比奧密克戎原始毒株BA.1的傳染性增加了30%,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與奧密克戎原始毒株相比並無差別。

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增加,也使歐洲多國勞動力市場再度拉響警報。由於缺乏足夠的工作人員,上週英國航空公司和易捷航空不得不取消數十個航班。希思羅機場首席執行官凱伊表示,目前該機場的資源已“捉襟見肘”,並不知道是否可以持續滿足激增的旅行需求。此前,希思羅機場已警告度假者,該機場的有些業務可能會發生中斷。

英國肉類加工商協會首席執行官尼克艾倫也表示,儘管已提高工資,但該行業仍面臨10%至15%的長期人力空缺率。最近幾周,由於疫情再度趨緊,使得屠宰場運營緊張,目前至少有兩家暫停運營。英國國會議員近日警告說,英國食品部門員工短缺,可能會推高價格,並導致該國食品行業永久萎縮。

英媒日前援引一項調查稱,有四分之一的英國公司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是導致企業員工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五分之一因新冠住院的患者在5個月後仍未工作,由於長期健康狀況不佳而沒有工作或在尋找工作的人則增加了20萬人。

醫療團體呼籲“防疫勿鬆懈”

儘管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國目前原則上取消了大多數新冠防疫措施。不過,近日歐洲多國醫療團體均呼籲稱防疫勿鬆懈。

法國新冠疫情科學委員會成員、傳染病學專家馬爾維近日提醒民衆,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可有效防止病毒傳播,“爲保護免疫力低下的人羣,人們有必要做好防疫”。

德國資深醫院醫師協會主席韋伯近日也發出警告:“疫情尚未結束。”

近日,NHS更是敦促英國政府應立即採取防控措施,包括要求在擁擠的地方佩戴口罩,民衆儘可能在戶外見面等。

由於疫情不斷趨緊,德國聯邦衛生部長勞特巴赫6日表示,此前宣佈從下月開始允許新冠感染者自願進行隔離的措施是“錯誤的”,德國將繼續沿用新冠感染病例強制隔離政策。

與此同時,歐洲多國仍以推廣疫苗來成爲抗疫的主要抓手。7日,法國衛生部長韋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法國將向60歲以上人羣開放第四針新冠疫苗。第四針疫苗接種非強制,但是須在第三針疫苗接種六個月後纔可接種。英國政府則稱,將爲75歲及以上和患有基礎疾病的12歲及以上人士提供第四劑新冠疫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