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柔宇科技,一家曾讓天使投資人徐小平都懊悔“沒跟投的公司”。這隻昔日的“獨角獸”曾在投資圈聲名遠揚,2019年F輪融資後,公司估值高達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2億元)。

2020年最後一天,柔宇科技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創板IPO申請,擬募資144.34億元,整體估值577億元。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連年虧損的柔宇科技自身並沒有“造血”能力。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計營收只有5.17億元,累計虧損卻達到31.95億元。

2021年2月,柔宇科技撤回上市申請。此後,柔宇科技再未提交IPO申請。也正是在撤回IPO申請之後,柔宇科技資金緊張問題開始顯現,並逐漸影響到正常生產經營。

深圳南山學府路63號高新區聯合總部大廈18層已經人去樓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晶 攝

4月13日上午,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公號文章《拯救柔宇》。文章稱,建議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柔宇科技解決資金短缺,幫助柔宇科技引進戰略投資者,以便開拓我國柔性技術的應用市場。

獨董發文建議政府幫助解決資金短缺

近期,柔宇科技欠薪問題多次登上熱搜榜,引發外界熱議。“去年底,公司產線開始維持最低運轉。”還在柔宇科技任職的一名老員工李豔紅(化名)月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數月欠薪導致柔宇科技大批員工離職。“2022年開年以來,柔宇科技OA系統裏的員工人數不斷減少,已從1800人下降到700人左右。”

公開資料顯示,劉姝威自2020年任柔宇科技獨董。她在文中列舉了柔宇科技取得的一系列技術創新及公司創立以來資金情況。公司創立近十年期間,“共進行8輪融資,獲得股權投資約61.97億元;債權融資約36.53億元;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17.17億元。現金流入合計116.28億元”。

其中,柔宇科技龍崗坪地工業園建設項目(含設備/建築物/土地)投資支出佔總現金流入的65.7%;公司研發和生產運營支出總額佔總現金流入的16.3%;累計支出員工薪酬福利總額佔總現金流入的14.2%。

“由於柔性屏產線2018年投產,部分應用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近一兩年才完成,所以柔宇科技還沒來得及開拓市場,創造充足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時,公司已經出現資金短缺。”劉姝威說。

對此,她建議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柔宇科技解決資金短缺,幫助柔宇科技引進戰略投資者,以便開拓我國柔性技術的應用市場。

此外,她還透露,“2021年第四季度,深圳市政府聘請多家專業機構對柔宇科技的全柔性屏投片生產線進行現場考覈,考覈投片良率達81.6%”。

對於投片良率等問題,記者詢問柔宇科技方面瞭解情況,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應。

部分員工按最低薪酬休息三個月

此前,柔宇科技前述員工李豔紅曾對每經記者表示,2021年3月,當時VP(Vice President,副總裁,記者注)級別高管已經出現被拖欠薪資的情況。VP以下的管理崗當年3月拖欠的薪酬到5月份發放,7月的工資到9月收到50%;8月的工資9月正常發放,9月工資10月只收到40%。此後,薪酬發放開始越來越混亂。

到2021年11月份,柔宇科技欠薪問題全面爆發。“因爲(2021年)10月薪資全額暫停發放,公司承諾將在11月30日補發10月的薪資但並未兌現,12月底收到了11月的工資。而12月以後至今幾個月的薪酬都沒有收到。”李豔紅說道。從欠發工資至今,對於“投資馬上就來,預計下月補發薪酬”這類的藉口,她已經感到麻木。

柔宇科技工資發放情況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Excel表格截圖

今年清明假期前,柔宇科技欠薪問題多次登上熱搜榜,再度引發熱議。但讓李豔紅沒有想到的是,公司高層的“自救”辦法竟然是給員工們“放長假”

“3月31日下午,公司各個部門陸續通知,清明節之後就開始放假,時間是三個月。其中,4月按照全薪計酬,5月和6月按照深圳最低工資標準來計算,這兩個月的社保也要按最低基數來調整。”

讓包括李豔紅在內的柔宇科技多數員工更感不滿的是,柔宇科技始終沒有發佈關於放假三個月的正式通知。“公司擔心這種消息被員工對外釋放出去帶來負面影響,但員工卻很擔心,如果公司不以官方名義發佈正式通知,後續公司會不會將三個月時間解釋爲員工曠工?”

4月6日下午,在深圳南山柔宇科技工作的在職員工王淼(化名)向記者表示,公司的做法相當於變相裁員。“有些老員工擁有原始股,他們如果要離職,公司會回購他們的股份,但是有些(人)回購的錢也沒給(到)。有些海外的柔宇部門領導不滿公司做法,並未通知員工放長假,所以有些人仍然到崗。今天深圳南山辦公區也有幾十號人來上班。”

李豔紅對記者補充道,柔宇科技已經不是第一次按照深圳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工資。另一位柔宇科技員工則表示:“即便是最低標準,也並未發放”。

80後斯坦福學霸難解“造血”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出生於1983年,17歲以江西省撫州市理科高考狀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就讀,26歲獲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2009年~2012年期間,曾任美國IBM公司位於紐約的全球研發中心顧問級工程師及研究科學家。

2012年,劉自鴻開始在多地同步創立跨國公司柔宇科技。僅僅兩年後,柔宇科技便發佈了全球最薄厚度僅有0.01毫米的全綵AMOLED柔性顯示屏,捲曲半徑小至1毫米。

憑藉柔性顯示屏嶄露頭角的柔宇科技迅速成爲投資圈的競逐對象,IDG、深創投、松禾資本等頭部機構紛紛下場。啓信寶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柔宇完成3億美元的F輪融資。

2017年3月,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攜可捲曲鍵盤等產品登上湖南衛視娛樂節目《天天向上》,一句“我的夢想是將世界掰彎”,收穫不少圈外粉絲。

然而,不斷融資的同時,柔宇科技卻始終難以實現盈利。創立9年以來,柔宇的屏幕並未出現在任何一家主流手機廠商的產品中,自有品牌在公開渠道難覓蹤影。其技術獨創性、量產能力以及獲客能力也開始遭到質疑。

目前,柔性屏幕主要有兩種技術路線,一是京東方TCL科技、三星等公司主要拓展的多晶硅(LTPS)技術,市面上主要的摺疊屏手機等產品幾乎都由這些公司供應;另一種則是柔宇自主研發的超低溫非硅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

據劉自鴻此前介紹,上述兩種技術有着本質的不同。“ULT-NSSP技術比LTPS在量產能力上更優秀,原因在於採用不同材料體系和不同製程工藝,整體生產流程大爲簡化,設備投資成本大幅降低,良率顯著提高,產品彎折可靠性極強。相比而言,LTPS技術需要的溫度比較高,工藝也比較複雜,導致全柔性屏可摺疊屏幕的良率和彎折可靠性非常低,而且之前基本上只能做曲面,可摺疊的次數很有限。”

由於採用自主研發的新技術路線,過去幾年,柔宇始終難以打開市場。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數據,2017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爲6472.67萬元、1.1億元、2.3億元和1.2億元,對應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6億元、﹣8億元、﹣10.7億元和﹣9.6億元。對於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柔宇解釋稱:“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銷售規模較小且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對於柔宇的量產能力,一位柔宇內部人士曾向記者介紹稱:“柔宇在深圳龍崗的產線一期建設已完成,大概是280萬片/年,尺寸爲7.8寸左右。公司會充分利用在龍崗的產線。”不過280萬片/年的規模放到業內仍屬於小規模(量產)。

目前,華爲、三星、小米等均未與柔宇達成合作,公開承認合作的只有中興,但後續動作至今沒有披露。除了手機之外,柔宇試圖將柔性屏應用於消費、體育賽事、會議等B端行業客戶中,但效果不太明顯。

記者|王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