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板球明星”伊姆蘭·汗的突然崛起,夏巴茲·謝里夫很可能在2018年就成爲繼他哥哥納瓦茲·謝里夫——巴基斯坦第12、14、20任總理後,巴基斯坦又一位謝里夫總理。

三年半之後,夏巴茲·謝里夫還是實現了他的夢想。今年4月,夏巴茲領導的反對黨聯盟成功將伊姆蘭·汗彈劾下臺,之後,他順利當選巴基斯坦第23任總理。

當地時間4月11日,70歲的夏巴茲在當選後的首次演講中稱,今天對於整個巴基斯坦來說都是個“大日子”。他指出,巴基斯坦歷史上首次,一項針對總理的不信任動議通過了。他稱過去幾周的亂局爲一場“大戲”,伊姆蘭·汗提出的“外國陰謀論”是謊言、欺詐。

然而,“大戲”的背後,是巴基斯坦持續的危機。經濟危機惡化、政治動亂持續、朝野矛盾激化,夏巴茲顯然也明白前方挑戰重重。4月12日上臺第一天,夏巴茲早晨7點就抵達了總理辦公室。

“第23任總理”

“夏巴茲·謝里夫獲得174票……他被選舉爲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總理。”當地時間4月11日,負責主持國民議會總理選舉的議員阿亞茲·薩迪克宣佈。

據巴基斯坦《黎明報》報道,當天晚上,夏巴茲在伊斯蘭堡總統府宣誓就職,正式成爲巴基斯坦第23任總理。巴總統阿爾維以身體不適爲由缺席儀式,儀式由巴參議院主席桑吉拉尼主持。

夏巴茲的當選一定程度上終結了巴基斯坦持續數週的政治動盪。

3月下旬,夏巴茲領導的反對黨聯盟就對時任總理伊姆蘭·汗發起了不信任動議。伊姆蘭·汗稱這是“外國陰謀”,暗指美國和反對黨勾結試圖推翻他的政府。他呼籲支持者走上街頭抗議,並試圖通過解散議會、提前大選來避開不信任投票。

然而,巴基斯坦最高法院裁定伊姆蘭·汗這一做法違憲,要求巴國民議會繼續推進不信任投票。4月10日凌晨,在174名議員的支持下,巴國民議會通過了對伊姆蘭·汗的不信任動議,伊姆蘭·汗成爲巴基斯坦歷史上首位遭國民議會罷免的總理。

伊姆蘭·汗被罷免之後,作爲反對黨聯盟聯合推舉的總理候選人——夏巴茲·謝里夫的當選幾乎順理成章。但在夏巴茲當選前,巴國民議會出現了意外一幕。

據《黎明報》報道,在4月11日國民議會舉行新總理選舉前,伊姆蘭·汗領導的正義運動黨(PTI)總理候選人、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退出選舉,並宣佈抵制此次投票。之後,PTI議員離開投票現場,表示將集體從國民議會辭職。

庫雷希和國民議會副議長卡西姆·蘇里當天表示,推翻伊姆蘭·汗政府的行動是“外國陰謀”的一部分,而他們不會成爲這個“陰謀”的一部分。

美國方面此前否認干預巴基斯坦內政,稱這些指控“不實”。夏巴茲也否認不信任動議存在任何陰謀。他在4月11日當選後的演講中表示,若是調查顯示針對伊姆蘭·汗的不信任動議背後存在任何“外國陰謀”,他將辭去總理之位。

“納瓦茲的弟弟”

很長一段時期內,夏巴茲·謝里夫最爲人所知的一個身份大概是“納瓦茲的弟弟”。

1951年9月23日,夏巴茲出生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的一箇中上階層家庭。他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哥哥是曾三度當選巴基斯坦總理的納瓦茲·謝里夫,弟弟是曾當選巴基斯坦國民議會議員、後來早逝的阿巴斯·謝里夫。

紮根於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旁遮普省的謝里夫家族原是一個商人家庭。夏巴茲的父親米安·謝里夫是一名企業家,他創立的伊塔法集團(Ittefaq Group)是巴基斯坦鋼鐵業巨頭,對巴經濟影響深遠。納瓦茲和夏巴茲早期都曾幫助父親經營鋼鐵廠,成爲頗具名望的企業家。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納瓦茲首先步入政壇,一步步從旁遮普省議員、財政部長兼體育部長走向該省首席部長之位。之後,納瓦茲走向全國政治舞臺,於1990年、1997年、2007年三度當選巴基斯坦總理。在他的帶領之下,謝里夫家族也逐漸成爲巴基斯坦舉足輕重的政治世家。

作爲納瓦茲的弟弟,夏巴茲的從政之路基本沿襲了哥哥納瓦茲走過的道路。

1988年,夏巴茲當選旁遮普省議員;1990年,當選巴基斯坦國民議會議員;1997年,夏巴茲首次當選旁遮普省首席部長,此後於2008年、2013年連續兩次當選。值得一提的是,夏巴茲的兒子哈姆扎·夏巴茲·沙利夫目前是旁遮普省下一任首席部長的有力候選人。

當然,兄弟倆的從政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1999年,時任巴基斯坦總理的納瓦茲和軍方發生衝突,陸軍參謀長穆沙拉夫隨後發動軍事政變,解散納瓦茲·謝里夫政府。之後,納瓦茲和夏巴茲開始了長達近8年的海外流亡生活。直至2007年,兩人返回巴基斯坦,並再次活躍在巴政治舞臺上。

2017年,在納瓦茲第三個總理任期內,巴最高法院以涉嫌貪腐爲由取消他的總理任職資格。2018年4月,巴最高法院裁定納瓦茲終身不得出任公職。12月,納瓦茲因腐敗指控獲刑7年。

納瓦茲政治生涯終結並未影響到夏巴茲。2018年3月,夏巴茲接任哥哥納瓦茲,當選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PML-N)主席。不過,他領導的PML-N在2018年國民議會選舉中不敵伊姆蘭·汗領導的PTI,夏巴茲由此錯失總理之位。之後,夏巴茲成爲國民議會反對黨領袖,並最終於2022年4月當選巴基斯坦新一任總理。

事實上,夏巴茲本人也曾面臨腐敗、洗錢等指控。2020年9月,夏巴茲被巴基斯坦國家問責局以涉嫌參與洗錢罪拘捕。PML-N指責稱對夏巴茲的逮捕是出於政治動機。

“謝里夫兩兄弟都是工商企業家出身,屬於商而優則仕的成功代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所副所長王世達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相比之下,納瓦茲作爲長子在全國層面擔任過更多的重要角色、執政經驗更豐富一些,而夏巴茲前期的仕途主要是在旁遮普省,全國層面的執政經驗相對較少。

“此外夏巴茲和納瓦茲的一個明顯不同在於,納瓦茲上世紀90年代執政時和軍方的關係非常糟糕,此後和軍方的關係也一直非常緊張。而夏巴茲和軍方維持着相對良好的關係,沒有出現過重大的分歧,這某種程度上也是他能夠上臺執政的一個優勢所在。”王世達稱。

《黎明報》也指出,雖然夏巴茲一直忠於哥哥納瓦茲,但相比於納瓦茲對軍方強硬的立場,夏巴茲在軍政關係上持更緩和的態度。他2018年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政軍雙方必須攜手,共同應對巴基斯坦面臨的挑戰”。

“工作狂”

4月12日是夏巴茲當選總理後的第一天。這天早晨7點,夏巴茲就抵達總理辦公室。

據《國際新聞報》報道,夏巴茲的早到引發一陣忙亂,總理辦公室的其他官員和工作人員匆忙趕往辦公室。

當選後的第一天,夏巴茲就展現出其“工作狂”特質。據報道,夏巴茲要求所有政府部門須於早8點開始上班,同時取消政府部門雙休制,未來僅休週日一天。

“夏巴茲被認爲是一個強勢、堅定的人,同時也是一個稱職的行政官員。”《黎明報》如此評價他。

據報道,許多人稱夏巴茲爲“工作狂”,因其在旁遮普省擔任首席部長的十餘年間總是充滿幹勁,同時推出了許多大型基建項目,被稱爲“基建狂魔”。

旁遮普省的地鐵項目,同時也是巴基斯坦的第一個地鐵項目,被認爲是夏巴茲在擔任旁遮普省首席部長期間最大的成就之一。這個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穫項目之一,由中方承建。項目於2015年動工,2020年正式開通運營。巴基斯坦由此正式步入“地鐵時代”。

“夏巴茲從政經驗豐富,執政能力是得到廣泛認可的。”王世達指出,夏巴茲在旁遮普省執政期間,積極推動中巴合作項目,包括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的一系列大型能源和基建項目。“整體來說,他收穫的執政評價還是比較高的”。

巴基斯坦前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他擔任駐華大使期間,夏巴茲曾多次訪華。在他看來,夏巴茲是一個有着豐富的從政經驗和政府管理經驗的政治家,“他工作非常努力,總是精力充沛,並以完成既定目標的‘旁遮普速度’而聞名”。

事實上,相比於首席部長,夏巴茲更喜歡稱自己爲“首席公僕”(Khadim-i-Aala)。《紐約時報》報道稱,夏巴茲經常出人意料地“突擊視察”醫院、學校以及旁遮普省的一些小城鎮。他的助手曾透露,他非常喜歡早晨7點開員工會議。

巴基斯坦政治分析師法赫德·胡賽因(Fahd Husain)對《衛報》表示,夏巴茲的執政風格迥異於伊姆蘭·汗。伊姆蘭·汗以個人魅力聞名,喜歡搞“對抗性”和民粹政治,但夏巴茲將成爲一個“說得少、做得多”的總理。

“夏巴茲習慣於捲起袖子投入到具體工作之中,”胡賽因稱,“我們將見證一個工作狂總理——沉迷於績效、治理和解決問題”。

夏巴茲的執行力在當選總理的當天就可見一斑。

據巴基斯坦《國際新聞報》報道,4月11日,夏巴茲在當選後的講話中宣佈了一系列紓困措施,包括自4月1日起將最低工資標準從2.1萬盧比提高至2.5萬盧比、養老金上調10%、小麥粉以齋月包的形式降價出售等。

此外,他還承諾讓巴基斯坦成爲“吸引投資的天堂”,解決高電價問題,爲欠發達省份的青年人提供更多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等。他表示,作爲“巴基斯坦公僕”,他將盡全力帶領這個國家走出危機,和所有省份一起推進國家進步。

“成爲總理、證明他的行政管理和政治能力一直是夏巴茲·謝里夫的夢想,”巴基斯坦政治分析師西里爾·阿爾梅達(Cyril Almeida)對《衛報》表示,“早在2013年他就想競選總理,但他的哥哥納瓦茲讓他留在旁遮普”。

難題多多的新總理

若是一切順利,夏巴茲的總理任期將持續至2023年8月——屆時,巴基斯坦將舉行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

但《黎明報》評論稱,雖然新總理宣誓就職似乎意味着政治亂局暫時終結,但巴基斯坦面臨的政治危機還遠未結束。

“夏巴茲上臺後面臨的首要挑戰就是,能否建立一個穩定的新政府。”王世達指出,伊姆蘭·汗雖然被罷免,但這並不意味着他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相反,他和他的支持者可能會繼續通過多種形式展開鬥爭,由此對夏巴茲的執政帶來掣肘。

正義運動黨(PTI)是巴國民議會第一大黨,佔據着155個議席。分析認爲,PTI雖然表態要集體辭職,但最後到底如何收場尚且難說,因爲爲150餘個議席開展補選是不大可行的。由此,巴基斯坦可能會被迫提前大選。但巴選舉委員會此前表示,該國最早要到10月份才能舉行新一輪大選。

而伊姆蘭·汗顯然也不會輕易退場。當地時間4月10日,伊姆蘭·汗在社交媒體上稱,今天標誌着“一個反對外國陰謀的自由鬥爭”的開始,號召其支持者舉行抗議示威。之後,巴基斯坦多個城市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抗議伊姆蘭·汗被罷免。

當地時間4月10日,巴基斯坦拉合爾,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的支持者舉行集會,抗議伊姆蘭·汗被國民議會通過的不信任動議免職。圖/IC photo

除此之外,夏巴茲領導的執政聯盟內部的矛盾也不容忽視。王世達指出,在面對統一的“對手”伊姆蘭·汗時,巴基斯坦反對黨聯合了起來。但當“對手”消失,反對黨聯盟面臨着意識形態各異、政治訴求不一的問題,各大政黨之間能否相互妥協、步調一致往前走,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夏巴茲能否堅持到明年8月的大選前,目前還不好說。若是伊姆蘭·汗及其支持者施加的壓力過大,或是夏巴茲領導的執政聯盟本身出現分化,那麼不排除提前大選的可能性。”王世達說,“短期內來看,巴基斯坦的政治危機還將持續。”

據《國際新聞報》4月12日報道,夏巴茲宣誓就職後就開始和各黨派領導人舉行會談,以組建新的內閣。他表示將以團結、合作、互信的精神前進,共同解決巴基斯坦面臨的問題。

而除了政治上面臨的困境外,擺在新總理夏巴茲面前的,是巴基斯坦愈發嚴峻的經濟危機。《金融時報》報道指出,巴基斯坦正面臨着嚴重的通脹危機,3月中旬的燃油、食品價格比去年上漲了15.1%。與此同時,盧比持續貶值,與美元的匯率已跌至歷史新低。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巴基斯坦民衆認爲通貨膨脹是巴基斯坦面臨的最嚴重問題。

夏巴茲本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4月11日的講話中稱,巴基斯坦人民因爲高通脹率和高失業率而痛苦不堪。據他介紹,在伊姆蘭·汗執政期間,600萬人失業、2000萬人陷入貧困,政府債務增加了20萬億盧比。

“我說過很多次,負債的生活不是生活。”夏巴茲稱。他呼籲團結起來推動經濟發展,通過對話彌合分歧。“如果我們想拯救這艘沉船,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努力工作。”

北京大學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唐孟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從夏巴茲的講話中可以看到,他明確不搞“復仇政治”,同時將把重心放在恢復民生經濟、推動巴基斯坦的發展建設上,因此他提出了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同時承諾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將巴基斯坦建設成爲投資者最嚮往的地方等。

“夏巴茲是一個非常具有經濟頭腦的政治家,他明白一點——只有經濟發展,國家才能夠發展、社會才能夠穩定。因此他會將重心放在民生經濟上。”唐孟生表示。

“中國人的老熟人”

《衛報》指出,夏巴茲上臺後,或將對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做出一些調整,尤其是在對美歐等西方國家方面。

在4月11日當選後的講話中,夏巴茲初步展現了他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基本態度。他表示,將繼續加強和中國、沙特、阿聯酋、英國、伊朗等國的關係。

對於印度,夏巴茲稱巴方希望和印度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但前提是公正地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對於美國,夏巴茲稱希望和美方建立基於平等的雙邊關係,同時強調和美方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

王世達表示,可以預見的是,夏巴茲上臺後將調整對美政策。“伊姆蘭·汗在任期間,巴美關係比較緊張,他曾公開指責美國。夏巴茲上臺後表達出改善巴美關係的意願,但也強調發展平等的關係”。

對於未來的中巴關係,多方認爲在夏巴茲執政期間,中巴關係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會進一步加強。

夏巴茲11日在談到和中國的關係時,就曾強調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並表示未來將繼續全力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4月12日下午,夏巴茲在總理府會見中國駐巴使館臨時代辦龐春雪時還表示,巴基斯坦視中國爲最好的朋友,珍視與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巴新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願進一步加強兩國在農業、科技、教育、扶貧等各領域合作,以更大魄力、更高效率推動走廊建設,打造“巴基斯坦速度”,更好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據巴基斯坦《論壇快報》(Express Tribune)12日報道,夏巴茲上臺後首次外訪預計將前往沙特和中國。

王世達指出,巴基斯坦朝野各界在對華問題上沒有本質性的區別,中巴兩國關係輕易不會受到影響。“事實上,夏巴茲可以說是中國人的老熟人,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基於此,中方和巴基斯坦新政府的磨合期可能會更短一些。”

唐孟生也表示,過去70餘年以來,中巴關係一直非常穩固,基本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夏巴茲本人對中國比較友好,在擔任旁遮普省首席部長期間就積極推動中巴合作,並且從一開始就參與到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中,相信未來也會進一步推動中巴關係發展。

在4月1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談及未來的中巴關係。他表示,中巴是全天候戰略伙伴,兩國關係堅如磐石,牢不可破。中方期待同巴方攜手努力,賡續傳統友誼,堅定相互支持,深化全方位合作。高質量共建中巴經濟走廊,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