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隋鑫 蕭達 柳直 任重】“拜登爲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貼上‘種族滅絕’標籤”“普京稱和平談判陷入死衚衕”……在烏東大戰陰雲密佈之際,美俄領導人分別作出重要表態。美國總統拜登12日首次使用“種族滅絕”一詞,對莫斯科的指控明顯“升級”。儘管有白宮官員迅速澄清說,美國不直接軍事介入烏克蘭危機的立場不變,但此類言論無疑會加劇美俄兩個大國之間的裂痕。與此同時,美國對烏軍事援助在不斷加碼並突破“限制”,華盛頓與倫敦還在討論加快對基輔的武器供應,這都讓外界看到衝突可能擴大的風險。據媒體報道,五角大樓13日將接待美國八大武器製造商的負責人,討論在烏克蘭的“長期戰爭計劃”。俄總統普京則在12日表示,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是“正確的一步,別無選擇,目標一定會實現”。這番話再次展現出俄羅斯的強硬立場,也進一步引發外界對俄將在近期發起“頓巴斯戰役”的猜想。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的總統13日一起訪問了烏克蘭。

“重大升級”

當地時間12日,拜登公開指責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是“種族滅絕”。“是的,我稱其爲‘種族滅絕’。越來越清楚的是,普京甚至試圖抹掉任何一個想成爲烏克蘭人的念頭。”

美國CNBC網站13日稱,就在拜登說這番話前幾小時,他首次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稱作“種族滅絕”,令世界震驚。在艾奧瓦州一個有關通脹的活動上,拜登對聽衆說,“你的家庭預算,你加滿油箱的能力,都不應取決於一個在半個地球之外宣戰及實施‘種族滅絕’的獨裁者。”拜登還將美國昂貴的油價稱作“普京價格飆升”。  

報道稱,一名白宮顧問很快在電視上澄清說,拜登的話並不意味着美國對烏克蘭政策改變。拜登承認,“種族滅絕”的法律定義與他對烏克蘭現狀的印象不同,但他沒有糾正自己的評價。“我們會讓律師們在國際(法庭)上決定它是否符合(種族滅絕)的條件。但在我看來,確實是這樣。”拜登說。

路透社評論說,拜登的最新言論是“重大升級”。CNN認爲,新說法似乎是拜登對俄烏戰爭感性觀點超前於美國官方定性的最新例證。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顧問馬修·米勒對美媒表示,美國正在與盟國合作調查俄羅斯的戰爭罪行,這是一個“長期過程”。

據俄《觀點報》13日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沒有追隨拜登的說法,他在接受法媒採訪時說:“我謹慎對待這樣的詞語,因爲這兩個民族(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兄弟。”馬克龍同時表示,不確定“言辭升級”是否有助於烏局勢正常化。

有分析稱,由於“種族滅絕”一詞嚴格的法律定義和這一指控所承載的沉重含義,美方此前一直沒有使用“種族滅絕”一詞。上週,拜登曾被直接問及是否認爲“布恰事件”是“種族滅絕”,當時他說:“不,我認爲這是戰爭罪。”

13日,俄總統新聞祕書佩斯科夫表示,“堅決不同意”拜登的話,“我們認爲這種扭曲局勢的企圖不可接受,更何況我們已經說過,這對現當代歷史上有着衆所周知行徑的美國總統而言未必是可接受的”。

此前一天,普京提到有觀點認爲美國準備與俄羅斯鬥爭到只剩下“最後一個烏克蘭人”,“那裏(美國)有人這麼說,我們也有人這麼說。實際上確實如此。”《華爾街日報》稱,普京還表示,烏克蘭談判人員偏離了在伊斯坦布爾達成的協議,雙方並未向停火邁進。“這是普京自上個月以來首次對在烏克蘭的戰爭進行更多評論,他說,和平談判已走進死衚衕,並承諾他的部隊將繼續戰鬥,直到完成任務。”

軍援“加碼”

對於拜登使用“種族滅絕”一詞,烏總統澤連斯基表示感謝。他同時稱,“我們迫切需要更多重型武器來防止俄羅斯進一步的暴行。”

據美媒報道,拜登政府已批准向烏克蘭轉移約7.5億美元的額外武器援助。美國官員透露,這筆資金走的是“動用資金總統令”程序,即繞過國會批准,調用儲備資源,以應對緊急情況。據統計,自拜登上任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24億美元軍事援助,絕大部分是在俄烏衝突爆發後提供的。俄外交部稱,最近一個半月,華盛頓向基輔提供了價值16.5億美元的武器。

12日,拜登同英國首相約翰遜通話,根據英國首相府發佈的聲明,雙方討論加快對烏援助的必要性,包括軍事和經濟支持,因爲烏軍正在準備應對俄軍在烏東的另一次進攻。約翰遜介紹了英國新的一攬子支持計劃情況,包括反艦導彈和軍用車輛,它們將在未來幾天或幾周抵達。

《華盛頓郵報》13日稱,美國高級國防官員說,美國及其盟友幾周來一直在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僅美國每天就有8到10架次軍事援助航班。這些武器隨後通過地面車隊運到烏克蘭。由於援助的物資有新型武器,拜登政府對提供武器使用培訓持開放態度。

據路透社報道,五角大樓13日將接待來自美國八大武器製造商的負責人,討論如果戰爭持續數年,製造商如何滿足烏克蘭的武器需求。爲加快美國政府對國防承包商生產的武器銷售和轉讓審批,五角大樓已重新組建一個團隊。

美國“Axios”網站稱,西方一度認爲,對一場俄羅斯有望在幾周內獲勝的戰爭來說,這種援助過於挑釁和麻煩。但現在,擔心激怒擁有核武器的普京或破壞與俄和平談判的情緒已經消退。大多數北約國家都在給予烏克蘭所需的一切,以便在“第二階段”獲勝。華盛頓最初謹慎區分所謂“進攻性”和“防禦性”武器,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上週日稱,鑑於“戰鬥性質”和俄軍犯下的“戰爭罪”,這個區分框架不再適用。轉變不僅發生在美國。上週,捷克成爲第一個援助基輔坦克的北約國家,斯洛伐克移交了一套S-300防空系統。

總統“羣訪”

除了武器援助,西方還通過政要實地訪問支持烏克蘭。13日,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四國總統一起訪問烏克蘭,與澤連斯基會面,討論向烏提供援助。這個“總統團”中原本有德國總統,但基輔稱他“不受歡迎”。

西方還不斷對俄發起新調查。烏“亞速營”12日指責俄軍使用無人機向烏港口城市馬裏烏波爾投放未知有毒物質後,美、英、澳表示正在調查相關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美國無法“證實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的任何事情”,但警告說,美國有可靠信息認爲俄軍可能使用化學毒劑。

俄駐美大使館對此回應稱,有關言論無證據支持,俄武裝力量沒有戰鬥毒劑,因爲俄羅斯已在2017年銷燬所有化學武器儲備。俄新社稱,俄國防部此前警告說,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可能會使用有毒物質進行挑釁,並將其歸咎於俄軍。

被圍困一個多月的馬裏烏波爾13日傳出各種消息。俄國防部當天通報說,烏海軍陸戰隊第36旅1026人投降,包括162名軍官。烏國防部發言人對俄方說法表示質疑,稱沒有任何相關訊息。澤連斯基的一名高級顧問稱,這支部隊已經突圍並與“亞速營”取得聯繫。

澤連斯基13日的一個動作也引起關注。他發佈視頻講話稱,烏克蘭親俄政黨領袖梅德韋丘克已被逮捕,他向俄羅斯建議用梅德韋丘克交換烏克蘭戰俘。前一天,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一張梅德韋丘克雙手被銬的照片。

梅德韋丘克被認爲是近年唯一能與普京定期見面的烏政治人物,他稱普京是他女兒的教父,否認自己涉及任何不當行爲。佩斯科夫13日表示,梅德韋丘克跟俄羅斯沒有任何後臺關係,對其展開的訴訟程序是在已經想好的藉口下進行的,梅德韋丘克不是俄羅斯公民,俄羅斯不知道他是否希望俄方參與進來。但俄羅斯與頓巴斯地區感謝梅德韋丘克這些年來爲組織被扣押人員的交換所做的工作。佩斯科夫還說,目前俄烏談判沒有任何結果,談判仍在緊張進行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