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理财也“亏”钱?

最近几天,一家国有大行北京某支行的理财经理孙硕终于舒了口气。

进入4月,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数量回落至2000只以下,且多日没有新增“破净”产品,因“破净”而引发的大量投诉随之减少。

就在之前一两个月里,一向被认为安全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大量出现“破净”。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28日,累计有3835款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发生过单位净值“破净”,较去年增长391.04%。

银行理财产品也能大面积“亏损”?这让投资者难免困惑。有着多年理财产品投资经历,现在仍持有多只理财产品的李萌有些不解:“这样的话,理财产品和股票、基金有什么区别?”

客户不痛快,理财经理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上个月每天都像打仗一样,不断有客户来问我,为什么他的理财产品亏了?甚至还有客户投诉,说我们是骗子。”孙硕很是无奈。

理财产品“亏”了

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跌破净值,一度频频登上热搜,与其“保本保息”的“人设”关系密切。

长期以来,理财产品扮演着“保本保息的高息存款”的角色。但从法律层面看,它与存款有本质区别。存款属于债权债务关系,所以保本;理财产品的本质是资产管理产品,所以收益会随着其投资的底层资产的变化而变化。

理财产品投资的主要方向是低风险的债权类资产,比例通常会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此外还会根据投资团队风格、风险等级等配置一些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有时还会投资一些衍生品等。

年初以来,多因素影响下,各类投资品普遍下跌,理财产品也未能独善其身。

一些投资者疑惑,为啥以前没见过如此大规模的理财产品“破净”?事实上,以前也有过。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之前一时一地的得失银行可以不告诉你,现在投资者能看见了。

具体来说,由于此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很多时候银行的理财产品都会有一个资金池,通过不同产品间的调剂,银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收益率给投资者兑付本金和收益,就是人们常说的刚兑。

2018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出于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发展考量,银行理财开始向净值化转型,严格按照市场现行价格来确定资产价值,于是市场一旦发生剧烈波动,产品净值就会出现波动。

2022年开年,随着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多重影响之下,大量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让不少投资者因此“浮亏”。

“破净”并不等于一定亏损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理财产品的浮亏是资管新规和国际局势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属于短期波动,投资者其实无需过于恐慌。

值得一提的是,引发理财产品破净的债市波动已经出现回稳趋势,从3月底开始,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数量由持续一个多月的一路向上开始小幅回调。

Wind数据显示,3月1日至27日,浮亏数量一路上扬,每日新增“破净”数十至几百只。3月11日“破净”数量正式突破2000只;3月21日,“破净”的理财产品增至2245只,占比8.13%;3月28日,直线恶化的情况得到扭转,“破净”产品数量退回2000只水平线下。

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数量下探后企稳迹象明显。拉长观察区间,自3月28日银行理财破净“数量”首次下探后,清明节后连续三个交易日稳定在1897只,单日未见新增,“破净”产品比例也从之前一度超过理财产品总量的8%下调到4月11日的6.71%。

从单只理财产品来看,虽然此轮理财产品“破净”中出现了大幅浮亏的产品,如兴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兴业银行全明星1号净值下跌到0.7822,但大部分产品的浮亏额并不高。

招商银行理财子公司这款近三月年化收益率为-11.43%的产品为例,其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01%,实际浮亏并没有乍一看上去那么高。

从普益标准的统计来看,整个市场跌破净值占总产品数量的8.13%。无论是浮亏比例还是浮亏幅度,理财产品的此轮所谓的“破净”都算不上巨亏。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认为,“破净”之所以受到关注,源于同之前安全无风险的固有形象相悖,但就市场整体来讲,“破净”比重并不高。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今年3月份“破净”产品数量达到2000只,约占全部存续产品数量的5%,规模占2.4%。

在她看来,目前理财产品回撤幅度总体相对稳定,从投资者角度而言,银行理财产品仍然是相对稳健的投资选择。而“破净”并非意味理财产品存在亏损。由于理财产品期限相对较长,在产品到期之前,净值变化只具备参考意义,并不表明实际亏损。未来,倘若市场好转,部分理财产品仍有望到期之后实现正收益。

不过她同时提醒,在打破刚性兑付模式后,理财产品的风险确实有所提升,也存在亏损的可能性,不应将理财产品的过往表现视为未来业绩。

投资者要关注银行理财风险

当然,投资都有风险,银行理财也不例外。

基于理财产品的特性,投资者不需要紧盯机构每天发布的理财产品净值,但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结合投资目标选择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之内的理财产品。

分析此次“破净”的理财产品也可以发现,出现较大比例浮亏的,其实大多是处于R3至R5风险等级较高的产品。比如,招银理财浮亏比例较高的产品,大多是收益进阶类产品。这就告诉投资者,“投资有风险,高收益对应高风险”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对的。

事实上,我国的理财产品客户大都从银行存款客户转化而来,风险偏好低而且对理财产品存在稳赚不赔、低风险高收益等固有认知。在短时间内,此类客户的风险偏好较难改变。

“破净”之下,习惯不了净值浮亏的保守投资者难免会有情绪。在孙硕看来,此次理财产品“破净”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投资者教育。“最近我不断告诉投资人,销售合同里写的不保本就是不保本,不管之前怎样,资管新规之后理财产品真会亏。”她说。

王静文则提醒,银行要基于客户风险偏好,设计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产品,并在加强风险测评的基础上,为不同投资者提供相应风险等级和期限的理财产品,以体现“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特别是对风险偏好相对保守的投资者,要在销售过程中明确告知,使其明白产品风险可能会超过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进而就产品类型选择给出适度的合理化建议。

银行也在积极行动。就在近期,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最近一段时间理财子公司产品出现跌破净值,主要原因是与资本市场波动有关,当前招银理财有几十只产品出现了“破净”现象,这与行业其他公司状况一致。目前招银理财也在研究措施,结合银行客户低风险的配置,加大债券等固收类产品的投入;对权益类产品的配置,加大投研能力,延长理财产品封闭期;加强资产配置,减少回撤,同时也要加大投资者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