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噸級導彈巡洋艦、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當地時間4月14日起火爆炸,艦體嚴重受損,在被拖曳至目的地港口過程中沉沒。

一艘經歷近40年風雲跌宕的傳奇軍艦,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使命。

對於造成災難的原因,俄方表示,火災引發了船上彈藥爆炸,烏方官員則稱,這艘旗艦是在敖德薩海岸被烏海軍導彈擊中的。俄烏各執一詞,事件再陷“羅生門”。

導彈攻擊?各執一詞

俄多家主流媒體此前援引俄國防部聲明稱,“莫斯科”號巡洋艦上發生火災,導致側舷儲存的彈藥爆炸,嚴重損壞了該艦。

好消息是,沒人死傷,船上全員已撤離。

14日,俄國防部證實,該艦艦體被拖曳至目的地克里米亞港口維修的過程中,失去穩定性,在風浪中沉沒。

正如路透社等指出的那樣,“莫斯科”號不一般,它是俄黑海艦隊的旗艦,一艘萬噸“斯拉瓦級”的“巨無霸”船,對俄軍的意義非同尋常。

這麼重要的一艘軍艦,說沒就沒了?俄國防部沒有細說,只指出“火災原因正在確定中”。

烏克蘭敖德薩州州長馬爾琴科立即表態:這船是被烏克蘭海軍發射的兩枚“海王星”反艦導彈擊中的。不過,這一說法沒得到其他信源證實。

“海王星”反艦導彈很厲害嗎?據介紹,這種導彈爲烏克蘭國產,曾計劃2021年底投入使用。

俄MASHNEWS新聞網則援引業內人士觀點稱,鑑於“莫斯科”號擁有強有力的防空系統,該艦“不太可能”被烏方導彈命中,不能排除人爲因素。

俄方失去“兩個傳奇”

“莫斯科”號成爲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方損失的第二艘主要軍艦。3月下旬,俄登陸艦“奧爾斯克”號在烏別爾江斯克亞速海港,被一枚烏克蘭導彈擊中。

一起看看“莫斯科”號的具體情況:

“莫斯科”號資料

類型:導彈巡洋艦

級別:“斯拉瓦”級

名稱:原名“光榮”號,1996年更名“莫斯科”號

開始服役時間:1983年

艦長:186米

航速:32節

排水量:11490噸

乘員:500人

裝備(不完全):

16座“寶石”巡航導彈發射裝置

AK-130火炮系統

20枚短程地對空導彈

64枚遠程S-30F“裏夫”導彈

533毫米魚雷

1架卡-27直升機

“莫斯科”號的軍旅生涯始於1983年,其在90年代經過改裝,於2015年下半年成爲俄海軍在地中海常設特遣部隊的旗艦,曾赴敘利亞執勤,爲打擊恐怖主義提供保障。其防空系統,可覆蓋俄設在敘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

2018年起,“莫斯科”號經歷大修,更換大發動機、無線電技術系統、電纜等。這次俄軍入烏行動,其參與了對黑海衝要蛇島的“奇襲”,提供後勤支援等。

沒想到,傳奇軍艦就這樣沉沙折戟。

實際上,俄烏衝突發生後,俄黑海艦隊還痛失一名大將。當地時間3月20日,俄黑海艦隊副司令、一級艦長安德烈·帕利被確認在馬裏烏波爾的戰鬥中陣亡。

帕利出生於烏克蘭基輔,1992年畢業於基輔海軍政治學院。不過,畢業後,他拒絕宣誓效忠烏克蘭,轉而前往俄北方艦隊服役。

烏方取得”重大勝利“?

路透社等西方媒體指出,如烏克蘭這次襲擊得到證實,可能是烏海防部隊迄今爲止最大膽的一次襲擊。同時,此舉將表明,烏反艦導彈庫存能夠穿透重型防空系統。這艘船的損失,“將是烏克蘭在戰術上的重大勝利和宣傳勝利”,評論認爲。

回溯歷史,黑海艦隊曾有過輝煌一頁。其曾屬蘇聯,在二戰中抗擊法西斯主義,立下威名。蘇聯解體後,黑海艦隊被分給俄烏兩國,對俄來說,這支艦隊是保衛外高加索沿海、黑海經濟區及威懾潛在敵人的重要軍事力量,價值非同尋常。

美國長期在黑海與俄“鬥法”。2021年,美國艦艇七度穿越黑海海域,俄方高度警惕,跟蹤監看。

在烏克蘭,隨着俄烏均把布兵重點轉向頓巴斯地區,美西方正加緊對烏供武。4月13日,美國宣佈對烏額外提供8億美元軍事援助,包括火炮系統、裝甲運兵車和直升機。這使美國的軍事援助總額超過25億美元。法、德、英國也做出更多承諾。

事件預示三個轉變?

根據種種跡象,這次事件可能預示着三個關鍵變化:

一、俄在烏行動的模式,或將轉變。

不管是導彈還是火災,俄羅斯這艘標誌性軍艦的“殉難”,已成事實,對俄軍士氣必然是一種挫敗,造成心理壓力。俄方在烏行動,可能被迫進一步調整,比如改變行動策略、縮短行動時長等,以避免未來類似的更多損耗。

同時,美國北約對俄刺激越來越大。按照俄副外長的表態,俄方也流露出升級報復,攻擊北約輕量級目標如運武器軍車的想法。

二、美國對俄烏衝突的策略,正在轉變。

從外媒解讀可以看出,美國和北約不再侷限於提供武器,而是開始和烏擴大共享情報,說明美西方正在躍躍欲試,試圖把手伸得更長一些,更深地介入局勢。這或許的確標誌着,拜登政府處理俄烏衝突的策略轉變。

三、烏克蘭的想法隨局勢變化,一變再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表態反覆多變,箇中考量,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當俄軍攻到基輔周邊,澤連斯基就表示願在中立地位、克里米亞及頓巴斯等問題上妥協;當俄軍如談判約定的撤離基輔,外媒炒作“布恰事件”,澤連斯基就推翻此前說法,不再承諾不加入北約。頓巴斯“決戰”一觸即發之際,俄總統普京認爲談判“進入死衚衕”,澤連斯基又表示除了談判,別無他法。

談判桌上的風向,果然由戰場形勢決定。這次俄軍遭遇損失,烏方又可能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