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上海报道

4月15日晚间,一个访谈陆家嘴一线跑腿小哥的电话会火了。

这份主题为《疫情下的零售供应链系列电话会(三)——上海疫情下的外卖跑腿小哥运转状态一线访谈》的线上会议 ,由东吴证券零售团队举办。

东吴证券零售首席吴劲草邀请了一位上海一线外卖跑腿小哥(陆家嘴区域),来分享疫情期间,外卖跑腿小哥的工作运转情况,包括:怎么跑单,货是否能买到,住在哪里,生鲜、母婴用品、香烟、包装食品(可乐、方便面等)、药品等相关物资的供应情况和价格情况,以从一线人员及微观的视角了解当前的零售供应链现状。

吴劲草称,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加理性地了解疫情之下的零售供应链情况,自己封控在家的时候,联系了8位一线外卖跑腿小哥进行电话调研,最终邀请到了其中一位来和投资者进行线上分享。本次疫情下的消费供应链系列共有三篇报告,除了外卖小哥还原一线“跑腿业务”外,还有通达系快递网点专家分享了物流的情况、生鲜超市资深专家分享了商超供应情况。

而在各方关注下,上海的物资供应链正在不断完善。

4月13日至14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主持疫情分析会、专题会时,就提到要全力抓好民生保障,优化完善供应体系,加大主副食品和生活物资的调运,打通物流配送的堵点,有力做好保供稳价,增强市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决心,形成攻坚克难、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

4月16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也表示,要下定决心打通堵点,政府、市场同向发力,把保供企业、平台企业的作用更好发挥出来,在提高运力、稳定物价上下更大功夫,把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托底服务做实做到位,更好保障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

外卖小哥:网传日收入与实际情况偏离较大

本次电话会访谈的外卖跑腿小哥主要活动区域在陆家嘴。最早是在三线城市跑网约车,2021年底开始在某外卖网站就业,目前疫情期间主要从事跑腿业务。

据外卖小哥称,目前不能从浦东去浦西,但浦东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是可以去的,不过跑腿费会稍微高一些,总体来说平均一单赚50-60元之间。此外,一天的工作时长是8-9小时,平均一天的收入是500-600元,并不存在网上说的日入1万。而之前没有疫情的时候,一天工作8小时能赚200-300元,的确比疫情前的收入高了。

“不过我觉得,现在在外面跑的同事,和平时比起来大概少了90%,整个陆家嘴区域可能只有100-200人左右在跑。一旦出现阳性马上就被隔离,能出来接单的人只会变少不会变多。”这位外卖小哥称。

“我是3月底-4月初的时候开始出来跑的,跑腿需要平台工作证、健康证、核酸、绿码这些。我们每天都要做核酸,有部分场所需要24小时的核酸证明,否则不让进。我每天工作完,晚上 9 点多去做核酸,第二天 6 点多开始工作(平时要在 9:30 之前去做,这样结果会比较快地在夜里出来)。因为每天早上都要有核酸,否则就没有办法跑单子。路边有时候会有一些免费核酸,但是要排队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我没有去那儿做过。平时会去仁济医院,那儿 24h 都能做,核酸的费用昨天是 28 元,之前是40 元。”外卖小哥称。

“我们买东西,以一些定点的超市为主,比如附近的家家乐、联华超市,农贸市场早就关掉了。超市门口有微信群的二维码,扫码进去之后排队接龙登记自己要什么东西,线上付款,里面有人会递东西出来。超市是不给进的,门也只开了一条缝。目前开的超市寥寥几个,所以排队时间是比较久的。”外卖小哥称。

“其实比较艰苦的是排队,也比较耗时间。正常前面都会有 8-10 个人在排队,快的话 1 个多小时,慢的有过3 个多小时。所以很多时间其实是在排队上消耗掉了,可能是因为陆家嘴商圈开着的超市不多。”该名外卖小哥称。

而目前就可买到的物资种类来说,外卖小哥称,基本物资都能买到,平时会帮买油盐酱醋、瓜果零食比较多。烟、方便面、纸巾等必选消费品都能够买到。

但是生鲜蔬菜不好买,因为很多超市里面还没有菜,只能从其他渠道买。此外,纸尿裤奶粉比较稀缺,因为母婴店没有开门,大一点的超市很多已经卖完了。药物则比纸尿裤容易一些,因为药品很多是平台众包来做,不通过跑腿渠道。

资深商超专家解答供应链情况

东吴证券零售团队在此前的电话会中,邀请了资深生鲜超市专家进行了交流,分享了近期商超供应链的一些情况。

这名商超专家称,平时上海供应链靠外省,上海本土供应链核心产地在崇明岛,有相关农垦基地。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很少发生供应链短路的问题。这波疫情因为突然性较强,导致出现现在的局面。

上海周边有一系列的城市(嘉兴、金华、杭州)有仓库专门供应上海地区的生鲜副食品,供应到农批市场来保障民生。但是疫情期间,农批市场关闭或迁移,传统供应链体系被打乱,导致大仓的货进不去,本土的一部分货物只能销毁。

等到政府去调整的时候,只能依靠一些社会力量,比如各大超市。而传统超市供应链分为自建供应和合作供应两种模式,虽然都是保供系体内的商超,但供应模式不同导致供应能力不同,所以有的超市供应量很少,有的供应比较多。

该名商超专家称,原来的农贸市场的小型批发商零售商,现在手上还有小部分货,是市场涨价的主要来源,因为政府要求保供企业不能涨价。但是小商贩之前不在体系内,不受约束且有货,所以就出现了涨价销售的行为。而经过一段时间后,目前这些小型零售商手上几乎没有货源了。

“现在的主要的货源是政府自己组织的大型供应渠道,市政府调拨了 140 辆大卡车去周边省份运蔬菜,所以说目前上海的蔬菜供应量可以保证,每天运的总量有 8000 吨,周转总量只有 6000 吨,2000 吨的差额源于物流供应链体系存在问题。” 该名商超专家称

商超专家介绍,正常来说,供应链流程应该是:远程运输大车 – 本地企业小车 – 仓库分拣 – 社区派发,但现在每个环节都有因为人力缺失问题出现损耗,此外也有线路中断的问题,所以流畅度不太够。

“人力现在是最大的障碍,供应链是比较缺人的,接货的人需要拿核酸证明,但有时候会被很快地隔离。比如盒马,3 月底上海总部隔离了很多人,没有被隔离的都上一线去支援分拣工作了,后来这批人又被隔离。现在总仓人手不足,还在高薪招聘临时工。还有永辉,目前是从福建、安徽仓库通过飞机调配 600 个人去上海接管总仓,永辉有货但是也缺人。”该名商超专家称。

该名商超专家称,供应端的企业也没有盈利,涨价是因为物流成本上涨。“目前上海大部分蔬菜的供应来自于山东、湖北、云南、江苏部分地区。比如以前山东一车白菜到上海 3000元,现在价格要翻倍,其实菜的成本没有上涨,但物流价格翻倍,导致终端价上涨。”

“另外,由于企业的车辆被政府征召,这批车辆不能在通行证之外行驶,因此企业也在总仓和前置仓配送过程中出现问题,目前保供体系的企业也在向社会征集金杯车等车辆。”该名商超专家称。

此外,在与通达系网点加盟商就物流情况进行交流的电话会中,加盟商称,目前上海基本快递物流都是停摆,通达系在上海只有一两个中心在运营。公司目前也在帮政府运送物资。

(作者:王媛媛 编辑:巫燕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