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馬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韻]據朝鮮《勞動新聞》17日報道,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觀摩新型戰術制導武器試射,試射活動取得圓滿成功。這一消息立即引起韓國方面的關注。韓聯社17日報道稱,考慮到韓美18日將啓動聯合指揮所演習,朝鮮此次或旨在抗議韓美聯合軍演。

《勞動新聞》17日報道稱,這一新型戰術制導武器系統在提高朝鮮前線遠程炮兵部隊的火力打擊能力、加強戰術核運用的效益和火力任務多樣化方面具有巨大意義。金正恩在視察時對國防科研部門在實現加強戰爭威懾力目標中接連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並就進一步加強國防力量和核武戰鬥力作了綱領性指示。

據韓國《韓民族日報》17日報道,這是朝鮮自3月24日成功進行“火星-17”型洲際彈道導彈試射後,時隔23天再次進行試射活動。韓國聯合參謀本部17日上午發佈消息稱,韓國軍方探測到,朝鮮16日下午6時許從咸興一帶向東海試射兩枚發射體,飛行高度約爲25千米,飛行距離約110公里,最高時速低於4馬赫。

韓聯社稱,韓國軍方通常在探測到朝方發射彈道導彈時及時發佈有關消息,此次在朝鮮宣佈試射成功後才公開“爲時過晚”。韓國《朝鮮日報》稱,對於韓國軍方遲緩發佈信息,有批評聲音指出,韓方是不是低估了朝鮮導彈威力,或者探測能力存在缺陷。《韓民族日報》提到,韓國聯合參謀本部未將朝鮮此次試射的武器描述爲“彈道導彈”,而是稱爲“發射體”,考慮到韓美日政府16日均未公佈朝鮮試射事宜或提及應對情況,朝鮮此次試射的武器可能不是聯合國禁止的彈道導彈系列。

朝鮮此次試射活動的時間點也引起關注。有分析認爲,在韓美聯合軍演兩天前,金正恩觀摩試射這一舉動對外再次確認針對韓美日等的“強對強”基調。《韓民族日報》稱,在朝鮮方面17日的報道中,“加強朝鮮戰術核運用的效益”這一表述尤其引人關注。金正恩在去年1月朝鮮勞動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表示,朝鮮將進一步開發威力更強的超大型核彈頭及各種小型化、戰術化核彈頭。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本月4日也警告說,如果韓國選擇同朝鮮軍事對抗,朝方“核戰鬥力量將不得不執行自己的任務”。報道稱,金正恩和金與正上述言論加上此次《勞動新聞》的報道,不難看出韓國可能是朝鮮“加強戰術核運用效益”的新型戰術制導武器的潛在打擊對象。此外,朝鮮此舉可能是對韓國當選總統尹錫悅對朝政策進行牽制。尹錫悅在大選期間曾主張對朝強硬。

韓美兩國將在18日到28日舉行2022年上半年聯合指揮所演習。據韓聯社報道,韓美從12日至15日已進行預演性質的危機管理參謀演習,檢查了戰爭爆發前的突發危機管控和化解能力。上半年聯合指揮所演習將假設戰爭爆發後的情況,分爲防禦(第一階段)和反擊(第二階段),主要以電腦模擬的指揮所演習方式進行。

報道稱,這是文在寅政府任內最後一次韓美聯合軍演。韓美防長去年曾就雙方今年檢驗未來聯合司令部全面作戰能力(FOC)達成協議,但上半年演練不會將協議內容納入。因此,預計韓美將在韓國新政府上臺後再次開會討論檢驗FOC的具體時間。此外,韓美此前多在演習開始前通過“聯合國軍司令部”和朝軍之間的直通電話通報演習日程和性質等,但韓國國防部在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曾表示,暫無向朝鮮通報聯演日程的計劃。

在韓美聯合軍演前,朝鮮媒體“我們民族之間”17日批評稱,“事實證明,和平破壞者就是南朝鮮軍隊的好戰狂們”, “喜歡玩火者必自焚”。另一家朝鮮媒體“Meari”當天也發文,將韓美聯合軍演稱爲“與外國勢力的軍事勾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