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實習生 鄭久洲 馬麗

中國知網再度陷入輿論風波。

近日,一則“中科院因近千萬的續訂費用不堪重負,停用中國知網數據庫”的消息在網絡引發熱議。網傳郵件顯示,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文獻信息中心”發佈通告稱,“同方知網技術有限公司(CNKI數據庫出版商)暫停中科院對CNKI數據庫的使用權限,即日(注:4月8日)起,CNKI科技類期刊和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無法下載。”

通告還提到,“2021年,中科院集團CNKI數據庫訂購總費用已達到千萬級別,該數據庫高昂的訂購費用已成爲中科院集團資源引進中的‘巨無霸’。2022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就費用、訂購模式展開積極討論,但在多輪艱苦談判後,CNKI數據庫依然堅持接近千萬的續訂費用,其給出的集團組團方案在成員數量、單家價格方面條件相當苛刻。”

關於上述網傳信息的真實性,紅星新聞報道稱已有中科院內部人士予以確認。

據紅星新聞報道,4月17日,中科院圖書館處某位負責落實此事的老師證實,網傳的近“千萬級別”續訂費用和停用知網訪問一事屬實,中科院各大所正積極應對因停訂知網帶來的影響。“自2022年4月20日起,停用CNKI數據庫。以後會用萬方和維普替代,查不到的文獻可以用文獻傳遞等方式。”至於何時會恢復對知網的訪問,該老師表示,目前並不確定,“至少今年應該沒有這個計劃了”。

此外,另據紅星資本局4月17日報道稱,記者從多位中科院內部人士處證實了此事。

然而,當事另一方中國知網4月18日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卻稱該消息“不屬實”。

除了“不屬實”三字,中國知網再無更多信息對中新經緯披露。

此外,中新經緯分別致電中科院和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官網電話,其工作人員均表示對此事不清楚,不負責相關業務。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知網全稱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爲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於1999年6月。

天眼查信息顯示,中國知網隸屬於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同方股份”)。據同方股份年報,同方知網主要從事互聯網出版與服務業務,目前已經形成“中國知網”(CNKI)門戶網站,爲用戶提供《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國博碩士論文數據庫》《中國年鑑全文數據庫》《中國工具書網絡出版總庫》等一系列產品以及知識資源互聯網搜索、共享和網絡出版服務。

事實上,中科院並不是第一所因高昂費用問題宣佈暫停使用中國知網的學術研究機構。

據媒體公開報道,近年來,曾有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金陵科技學院、集美大學等多家高校公開表示過對知網的漲價行爲“不堪重負”。但由於中國知網在國內文獻檢索領域佔據很高的市場份額,對於中國知網提出的漲價要求,大部分高校最終只能被迫接受。

而學術界對於中國知網的批評不僅僅是學術研究機構遭遇的“續訂貴”, 其針對個人用戶的收費模式也多次受到質疑。

2021年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89歲退休教授、經濟史學家趙德馨因其狀告中國知網侵權並取得勝訴而受到輿論關注。此前,趙德馨因其百餘篇論文被知網擅自收錄,便以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爲由起訴。維權官司勝訴後,趙德馨累計獲賠70多萬元,與此同時,趙德馨的文章也被知網同步下架。

針對趙德馨起訴知網並獲賠一事,中國知網於2021年12月10日晚間發佈說明,“向趙德馨教授表示誠摯的歉意”,將妥當處理趙德馨作品繼續在知網平臺傳播的問題,“全面檢查在互聯網業態下的著作權保護與使用授權方式,認真分析著作權授權鏈各環節的工作不足和瑕疵漏洞。”

繼趙德馨狀告中國知網維權勝訴獲賠後,作家陳應鬆通過中國知網檢索發現,自己共有300多篇文章被中國知網收錄,且大部分都未經自己同意,部分文章的下載次數已達上百次。2021年12月,陳應松在接受長江日報採訪時表示,他已做好起訴中國知網的準備。

2022年2月22日上午,陳應松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中國知網運營方)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一案由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中國庭審公開網上信息顯示:陳應松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的相關庭審共有69場,具體開庭時間分別爲2月22日、2月23日、3月8日、3月11日、3月16日。

此外,中國庭審公開網發佈的近期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有關的庭審信息中,原告爲個人的還有作家竇應泰和作家王必勝,案由均爲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

半月談曾於2019年刊文稱,“國家力量成就了知網,是學者們的學術成果支撐了知網。但它(知網)在把持海量文獻數據之後,不僅對使用者規定了最低消費額度,更依靠自己的壟斷地位,對各高校連年漲價。以低廉的價格一次性買斷作者的學術成果,報酬方式卻成了面額不等的閱讀卡,真可謂肥水不流外人田。最尷尬的是,作者不僅沒拿到什麼錢 ,再去下載自己的文章時,竟然還要付費。”

“天下苦知網久矣。”文章點評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