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清零和零感染的區別是什麼?現階段我們爲什麼要選擇動態清零?

4月19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發佈會,對於會上記者的提問,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動態清零與零感染有着本質的區別。動態清零是指對於發生的新冠疫情,發現一起、消滅一起,既不讓新冠病毒在疫情發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傳播擴散其他區域。動態清零不追求零感染,但要實現消滅一起疫情,又要求在疫情發生地及時阻斷傳播,沒有新的感染髮生。換句話說,不要求全國在某個時刻無新冠感染,但對於每一起發生的疫情,都要求在較短時間內將其控制。

吳尊友表示,一個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在經過1-2天的病毒複製增長後出現排毒(即核酸檢測陽性),並持續排毒約7-12天。新冠病毒只有不停地在人間傳播,才能維持其生存。如果感染者在超過其最長排毒時間,還不能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病毒就會被人體免疫功能消滅。把一起疫情中的所有感染者發現出來,採取物理隔離方式阻止其傳播,並保持一個最長排毒時間不傳染給其他人,病毒就在疫情所在地被消滅。因此,疫情發現的越早,疫情規模越小,就越容易做到動態清零。

吳尊友稱,在沒有本地的持續傳播新冠疫情、且本地新冠疫情主要來自境外傳入的情況下,動態清零策略是最佳選擇。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後,我國發生的新冠疫情本地傳播,主要都是由境外輸入引起。過去兩年多的防控實際證明,對於輸入性聚集性新冠疫情,我們能夠做到發現一起,消滅一起。“動態清零”就是以最小的社會成本投入,獲得最大的社會效果,符合我國的防控實際,是我國防控策略的最佳選擇。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