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範芊芊    每經實習編輯 楊夏    

4月18日晚間,振芯科技(300101.SZ)發佈2021年報,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4億元,同比增加37.48%,歸母淨利潤1.51億元,同比增加87.9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年振芯科技集成電路業務營收增長明顯,同比增長超60%,產品應用於導航、通信、計算機、汽車電子、視頻圖像等領域。雖然下游市場需求旺盛,但振芯科技也面臨成本、產能等多方面的壓力,2021年公司集成電路業務外協加工費用同比增長超150%。

此外,截至2021年末,振芯科技控股股東成都國騰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騰電子集團)因股東分歧發生的訴訟中,仍有訴訟未決,這可能對公司未來重大經營決策產生一定的不確定性。

集成電路業務營收增長明顯

振芯科技的主營業務包括集成電路、北斗導航綜合應用、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服務三個板塊,其中北斗相關業務是其傳統優勢業務,集成電路業務營收則在近些年增長明顯。

在集成電路業務方面,2021年振芯科技實現營收3.41億元,同比增長63.66%,而其他兩大業務板塊的增速僅略超過20%。在業務模式方面,振芯科技採用無晶圓廠Fabless經營模式,即公司承擔集成電路設計、部分測試和銷售,其他晶圓製造、封裝等生產環節以外包代工方式完成。

公司集成電路產品屬於數模混合電路,主要以處理模擬和數字信號的數模混合集成電路爲主,形成了北斗關鍵器件、轉換器、軟件無線電(SDR)、頻率合成器、視頻接口、硅基多功能MMIC等六大重點系列數百種產品,應用於導航、通信、計算機、汽車電子、視頻圖像等領域。

其中北斗關鍵器件包括基帶、射頻及組件、模塊等。相較於2020年,去年振芯科技的北斗三號基帶芯片、通用模塊從研製完成到可以實現廣泛應用。

轉化器則被振芯科技稱爲是其拳頭產品,公司產品主要是將信息轉換成便於傳輸和處理的形式,用於射頻電路和FPGA之間的數模和模數轉換,主要應用於通信行業。

此外,振芯科技還在年報中透露,2021年,公司軟件無線電產品突破了多項核心關鍵技術,併成功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頻率合成器、視頻接口產品則應市場需求研發或推出多款新產品。

面臨成本、產能等壓力,控股股東糾紛仍未決

雖然集成電路業務營收增長明顯,公司產品下游需求旺盛,但振芯科技也面臨不少壓力。

振芯科技在年報中表示,在集成電路領域,受益於國產化、5G、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廣泛興起,集成電路市場需求激增,公司所在產品市場雖存在較大的替代更新需求,但行業均面臨成本上行、產能緊張等多重壓力。

2021年振芯科技在集成電路業務的營業成本增長明顯,同比增長43.03%。振芯科技在年報中透露,主要是由於集成電路產品收入增長,以及流片產能緊張導致流片等外協加工成本上漲所致。2021年振芯科技集成電路業務外協加工費用同比增長156.05%。

爲應對成本和產能的壓力,公司採取的應對舉措包括對成本相關的設計、加工、檢測等環節進行優化,完善原材料集中議價、多家供方供貨/備貨、與客戶積極溝通供貨週期等。

此外,截至2021年末,國騰電子集團因股東分歧發生的多起訴訟中,仍有訴訟處於未決狀態。同時國騰電子集團股東糾紛也導致自2020年起振芯科技持續處於有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

振芯科技在年報中表示,國騰電子集團因股東之間矛盾尖銳導致的治理僵局問題仍將在較長時期內繼續存在。目前尚未影響公司現有法人治理機制下的規範運作,但可能會對公司未來的戰略、財務、發展等重大經營決策產生一定的不確定性。

而就在2021年,振芯科技曾有一則定增交易受國騰電子集團相關訴訟判決結果影響而被終止。2021年12月,振芯科技稱,鑑於國騰電子集團解散訴訟重審一審判決結果,同時因無法履行必要的盡調程序,保薦機構暫停推進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宜。鑑於此次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事項實施的時限性,發行事項的進展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董事會決定終止此次定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