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選即將迎來第二輪角逐。當現任總統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勒龐爲競選做最後的努力時,勒龐突遭來自歐盟機構的指控,被指涉嫌欺詐和挪用歐盟資金。勒龐一方反斥歐盟試圖干涉法國大選。

與馬克龍作爲“親歐派”不同,勒龐被認爲是“疑歐派”甚至“脫歐派”。儘管勒龐近年放棄了“脫歐”主張,但她的許多政策主張與歐盟政策相悖。分析人士認爲,若勒龐當選,可能從內部摧毀歐盟。

歐盟被指試圖干涉法國大選

法國大選正在進行中。馬克龍和勒龐在4月10日的首輪投票中,分別以28.2%和23.4%的得票率進入第二輪角逐。

民調機構預測,在4月24日的第二輪投票中,馬克龍可能會以微弱優勢領先,但並不一定。勒龐4月11日對支持者表示,她從未如此接近勝利。

就在兩方角力的關鍵時刻,歐盟突然橫插一腳。法國檢方當地時間4月17日確認,正在審查一份來自歐洲反欺詐辦公室(OLAF)的報告,該報告指控勒龐及其政黨成員挪用歐盟資金。歐洲反欺詐辦公室是一個由歐盟委員會授權保護歐盟財政利益的機構。

據法國Mediapart新聞網披露,歐洲反欺詐辦公室在報告中指控“國民聯盟”挪用61.7萬歐元歐盟資金,其中,勒龐本人挪用14萬歐元。報告稱,這些挪用的資金被用於支付員工工資和活動經費。

此次與勒龐一同受到指控的還有她93歲的父親、“國民聯盟”創始人尚·馬裏·勒龐以及其他曾在歐洲議會任職的“國民聯盟”成員。歐洲反欺詐辦公室稱,他們使用“虛構的”事由支出了61.7萬歐元公共資金。

歐洲反欺詐辦公室稱,“國民聯盟”成員的挪用行爲是“嚴重違規”,危及歐盟的聲譽。歐洲反欺詐辦公室對此尋求賠償,並可能提起有關欺詐和挪用罪名訴訟。

對此,勒龐4月18日在參加一次競選活動時否認上述指控,稱目前距離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只有幾天,歐盟這樣做是“嚴重違規”。“我已經習慣了(這種做法),法國人絕不會上當。”她說。

在2017年法國大選之前,歐盟也披露了一項針對勒龐的欺詐調查。當時勒龐被指控挪用歐洲議會資金向兩名助手支付工資。隨後,法國檢方對勒龐提出初步指控。時至今日,該案件仍無定論。

歐洲反欺詐辦公室報告中指控的挪用資金行爲發生在勒龐擔任歐洲議會議員期間。勒龐於2004年至2017年擔任歐洲議會議員。勒龐的律師博塞呂特指責歐盟反欺詐辦公室是重提“十多年前的舊事”,且選擇在這個時機公佈消息,似乎帶有很深的政治色彩。

“國民聯盟”代理主席約旦·巴德拉在接受歐洲第一電臺採訪時表示,“歐盟和歐洲機構試圖干涉法國總統競選,傷害勒龐。”巴德拉是“國民聯盟”的二號人物,在勒龐參與競選期間,巴德拉擔任代理主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表示,候選人在選舉過程中受到道德和法規方面的指控,是法國大選中比較常見的現象。這種指控對候選人的信譽、支持率都可能產生不利影響。至於此次調查方的目的是否爲干預競選,只能說有“打擦邊球”的嫌疑,很難具體追究。

“從歐盟有關人士的種種表態來看,歐盟對勒龐是不歡迎的,勒龐以反對歐盟起家,雖然她的立場有所轉變,但她身上的‘反歐’標籤短時間內難以去掉。”崔洪建說。

勒龐與歐盟的“恩怨錄”

勒龐4月11日在參加一場競選活動時強調“脫歐”不是她的政治目標。勒龐在2012年參選時明確支持法國退出歐盟,當她2017年再次參選時轉而表示希望法國退出歐元區。2017年之後,勒龐扭轉了“脫歐”立場,不再呼籲法國脫離歐盟或歐元區。

儘管勒龐此次的競選綱領不再提及“脫歐”,但她提出的經濟、社會和移民等政策,被認爲處處與歐盟政策相悖。

勒龐希望在歐盟內部恢復國家邊境,以對移民和貨物進口進行控制;勒龐提出一項有關“公民身份和移民”的擬議法案,旨在讓法國公民在國內的就業、社會保障福利和公共住房方面享有優先權。這些做法與歐盟的“一體化”觀念和自由流動政策不相符。

在勒龐主打的“家庭購買力”政策方面,她希望降低燃油稅,這與歐盟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相悖。另外,勒龐還希望減少法國對歐盟預算的貢獻,並不再承認歐盟法律高於法國國內法。

勒龐4月12日在接受法國國際電臺採訪時表示,“大多數法國人不再希望歐盟繼續像今天這樣存在。”她指責歐盟以“完全反民主的方式”運行,並稱歐盟可以從內部改變。

勒龐的反對者和一些評論人士把她的策略稱爲“不叫‘脫歐’的‘脫歐’”——儘管不讓法國退出歐盟,但是讓法國與歐盟的關係陷入僵局。

美國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的分析人士穆傑塔巴•拉赫曼稱:“勒龐的政策是‘留在大巴上,但把這輛大巴駛下懸崖’,這將從內部摧毀歐盟。”英國《衛報》稱勒龐若當選,對歐盟將意味着一場災難。

歐盟委員會前貿易專員帕斯卡爾·拉米表示,如果勒龐勝選,將(給歐盟)帶來比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更大的衝擊。勒龐的“主權主義、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色彩將“完全違背法國對歐洲一體化的承諾”,並“完全違反法國所簽署的條約”。

崔洪建表示,如果勒龐當選,可能訴諸公投來反對歐盟或歐元區的政策。歐盟此前在英國“脫歐”公投上已經喫了虧,如果勒龐在法國發起公投,可能引發更多歐盟國家效仿,這讓歐盟非常緊張。

法國是歐盟目前的輪值主席國,也是歐盟的創始成員國、第二大經濟體。法國還是歐盟唯一的軍事大國,唯一的核武器擁有國,歐盟在聯合國安理會唯一的常任理事國。法國對歐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歐盟外,同樣對勒龐可能當選感到緊張的還有北約。勒龐在競選中呼籲法國退出北約軍事指揮體系,“我不會把我們的軍隊置於北約統一指揮之下,也不會置於未來的歐洲指揮之下”,“以便不再被捲入不屬於我們的衝突”。

法國有脫離北約指揮體系的傳統。1966年,法國退出北約一體化軍事指揮體系,但繼續保持北約成員國身份,直到2009年,法國才重新加入北約軍事指揮體系。

對於仍在持續的俄烏衝突,勒龐表示:“一旦俄烏衝突結束並簽署和平條約,我將呼籲北約與俄羅斯實現戰略和解。”

勒龐此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係密切。在2017年競選之前,勒龐與普京會面,並接受了俄羅斯爲她的政黨提供的貸款。勒龐還對俄羅斯此前在克里米亞地區的行動表示支持,她因此被烏克蘭禁止入境。勒龐近日表示“不後悔”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對俄羅斯的支持。

美國諮詢機構大西洋理事會4月10日在其官網刊文指出,考慮到勒龐可能當選的情形,以及她與普京的關係,“如果法國退出制裁俄羅斯的行動,那將是對西方的沉重打擊。”

記者 | 陳奕凱 

相關文章